1、有两粒玉米种子已经度过了休眠期,但是,A种子被虫咬坏了胚,B种子被虫咬坏了一部分胚乳。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这两粒种子的萌发情况是( )
A.A、B两粒种子都会萌发
B.A种子会萌发,B种子不萌发
C.A种子不会萌发,B种子会萌发
D.A、B种子都不会萌发
2、下列对一些生物知识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水绵、墙藓——苔藓类植物
B.收获的马铃薯、红薯——根
C.铁线蕨、贯众——蕨类植物
D.槐花、柳树花——虫媒花
3、洋葱根尖细胞和兔子体内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
A.染色体、 染色体
B.线粒体、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线粒体
D.叶绿体、线粒体
4、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数目及每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个,4对
B.2个,4条
C.4个,4对
D.4个,4条
5、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自食物,食品安全是健康的保证。下列关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观点和做法,正确的是( )
A.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应是奶豆类食物
B.以零食饱腹,口渴时只喝可乐、奶茶、果汁等饮料
C.青少年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肥肉和荤油要适量
D.购买包装食品时不需要注意是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6、苗苗想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小白菜,可是她不会配制培养液。请帮她在下列4种液体中进行抉择,最适合无土栽培培养液替代品的是
A.自来水
B.纯净水
C.矿泉水
D.土壤浸出液
7、潮湿的墙壁上,生活着一种只有茎、叶,对有毒气体非常敏感的植物,该植物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己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下层
B.地球的每个空间都有生物生存
C.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D.生物圈具备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9、某生态系统中有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牧民在草上喷洒了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来防止鼠对草的侵害。图中丁是草、兔、蛇和鹰中的一种生物,请问丁是?( )
A.草
B.兔
C.鹰
D.蛇
10、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位诗人描述的“绿”是自然界中某些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它们分别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D.苔藓植物和被子植物
11、以下有关“人”的几种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人的骨头
B.粉面佳人
C.机器人
D.人头马面
12、为了助推乡村振兴,让蔬菜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某县不断探索大棚生产新模式。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C.合理密植
D.全程做好大棚的密封处理
13、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容易患上近视。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所用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中相同的是( )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
C.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D.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14、某同学菠菜叶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图中④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C.多数植物的叶片上表皮气孔更多
D.植物通过③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15、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使乙中的幼苗长时间成活,必须适时补充营养
B.甲试管中根毛细胞失水,乙试管根毛细胞吸水
C.乙中的幼苗主要靠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
D.通过该实验可以初步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16、大千世界因缤纷的生物而变得多彩,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
B.能杀死细菌的青霉素
C.溶洞中不断生长的石笋
D.引起新型冠状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
17、观察写有字母“E”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
A.
B.
C.E
D.
18、“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描述了春天岸边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色,下列有关桃花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朵花中的最重要的结构是③
B.由图分析,可以通过放飞蜜蜂帮助桃花传粉
C.花粉中的精子沿着花粉管向下移动,最终进入④中
D.受精完成后甲图④发育成乙图中⑧
19、为了促进种子萌发,农民在“点种”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做法。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播种前要疏松土壤,促进土壤中的水分快速散失
B.播种前覆盖地膜,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C.种子在播种前用水浸种,为种子萌发提供一定水分
D.播种前适当施一些化肥,给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20、在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过程中,操作转动转换器的目的是:( )
A.调节亮度
B.调换放大倍数
C.调节视野的清晰程度
D.移动血细胞在视野中的位置
21、为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某小组同学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管(其内的物质已进行充分的搅拌)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大约10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2号试管内的物质A为__________________。
(2)滴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他们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为:
1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该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若要继续探究舌的搅拌及牙齿的咀嚼作用,需增加3号试管与_____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3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另一组同学按同样的步骤操作,却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两个试管内物质均呈现出了与本组2号试管内物质相同的颜色。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7)根据“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这个探究实验,分析馒头在口腔中长时间咀嚼会变甜的原因是什么?
22、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消费者是 ,而不是野生动物。
23、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提出问题、________、制定计划、实施计划、_____、表达和交流。
24、无脊椎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
(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入一滴_____________ 。
(2)在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放下,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 浓度和周围水溶液浓度,当前者大于后者时细胞吸水,当前者小于后者时细胞失水。
27、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换气。其中,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_________ 、合理_________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29、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
30、被子植物产生后代要经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系列过程。
31、诸将下列动物与所属类群连线。
A.蚯蚓 a.节肢动物
B.蝗虫 b.环节动物
C.蟾蜍 c.爬行动物
D.蛇 d.哺乳动物
E.老虎 e.两栖动物
32、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______)
33、下图依次为动植物细胞、细菌、酵母菌及艾滋病毒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
(2)上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填序号),观察它需借助______。
(3)丙与丁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前者______。
(4)丁与乙所示细胞相比,丁所示生物不含有的结构是[____]_____,所以丁只能利用外界现成的有机物______生活。
(5)制作馒头、面包离不开[____]_____的参与。
34、下图所示是几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加染”,春天湖水变绿是水中的_____植物(填名称)大量繁殖的结果,这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与图中_____属于同一类植物。(填字母代号)
(2)安源市曾被称为“煤城”,与煤的形成有关,它具有真正的根、茎、叶;是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3)B和F这两类植物的最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_____包被。
(4)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C、D、F同属_____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