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往复循环,总量不变
B.双向流动,逐级损耗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往复循环,逐级递减
2、如图,甲、乙两瓶内分别装入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将其同时放在同一温暖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点燃的蜡烛,则甲、乙两瓶中蜡烛的燃烧情况是( )
A.都继续燃烧
B.都熄灭
C.甲熄灭,乙继续燃烧
D.甲继续燃烧,乙熄灭
3、鸡蛋的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肠液
C.唾液、肠液、胰液
D.胃液、肠液、胰液
4、王萍同学要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她应该检查该细胞有无(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壁
5、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其身体颜色是( )
A.白色
B.黑色
C.灰色
D.黑白相间
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植被的植物种类数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在这些植被类型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植被类型 | 植物种类数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草原 | 34 | 0 | 0 |
针叶林 | 52 | 12 | 1 |
针、阔叶混交林 | 68 | 26 | 17 |
常绿阔叶林 | 107 | 35 | 16 |
A.草原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阔叶混交林
7、下列有关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成熟的植物体,都由六种器官构成
B.脑、心脏、血液等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
C.构成动植物的每一个器官是互不联系的
D.成熟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种器官构成的
8、如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关于草履虫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不能够自由运动
D.有细胞壁结构
9、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光时,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视野内光线较强时,使用反光镜的平面或较小的光圈
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D.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10、小明发现妈妈在家洗红苋菜时水没有变色,用热水烫几分钟后,水就变成红色,原因是热水损坏了细胞的某结构,使细胞中色素流到水中造成的。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11、深秋初冬之际,鹏城异木棉、三角梅花竞相开放,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
B.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13、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不断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
B.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C.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都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D.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比植物体多了系统
14、小红帮奶奶种菜,不小心浇肥太多,造成烧苗,她最应该做的补救措施是( )
A.移植菜苗
B.松土
C.立刻浇适量的水
D.摘除部分叶片
15、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在胚状体外包裹一层能提供养分的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其中胶体相当于玉米种子的哪一结构( )
A.种皮
B.子叶
C.胚乳
D.受精卵
16、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独自一人去池塘边观察水生生物
B.记录的生物太多,可以删掉一部分
C.看到美丽的花朵,摘几朵带回家
D.发现一只自己不喜欢的毛毛虫,但还是要把它记录下来
17、下列是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物像太小﹣转动遮光器
B.视野太暗﹣换用凹面镜或大光圈
C.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D.高倍镜下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18、如图为一个常见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其中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水稻→牛→人
C.粪便中的有机物通过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被农作物利用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都能循环利用
19、下列植物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A.大豆
B.玉米
C.小麦
D.油松
20、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某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①--④代表有关的物质,其中能代表氧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和__________,不能提供能量的是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以及膳食纤维。
2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两种,其中_________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__________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可以利用的能量。
23、细胞和细菌两个词都用到“细“字,细就是小的意思。体积小的细胞相比体积大的细胞有更大的_____,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细胞的结构中,_____具有选择透过性,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作用,_____是许多生命活动完成的场所。
24、人的眼球的前后径______,或者________ 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_______ ,矫正应配戴______透镜。
25、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对__________________ (填“较大”或“较小”),____________(填“易于”或“难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6、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
2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植物细胞的结构,[1]__ __的主要功能是__ _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 ,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__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 ]__ 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___ _结构中。
28、关注食品安全,包括不食用_____________和不滥用__________________等。
29、地球上所有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
30、小强利用显微镜观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
(2)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__________、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
(3)若小强想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__________准焦螺旋。
(4)小强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倍。
31、有一同学进行了下列“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活动。请你把科学探究过程的相应步骤与他这些活动用线条连起来。
A.提出问题 ①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B.作出假设 ②向全班同学汇报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C.制定计划 ③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
D.实施计划 ④按实验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E.得出结论 ⑤设计对照实验:将10只鼠妇依次放到解剖盘的中央,统计鼠妇在有无冰块的一侧的数目,统计10次。
F.表达交流 ⑥发现解剖盘无冰块的一侧鼠妇数目多,支持了假设。
32、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_____)
33、称取具有萌发能力的大豆种子500克,加水浸泡24h,取出置于28℃环境中,放置12h,然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煮熟。将这两份种子分别置于两个保温瓶中(见下图),12h后,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数据1:甲中二氧化碳浓度为18%,乙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 03%。
数据2:甲瓶内温度为28℃,乙瓶内温度为24℃。
(1)综合数据1和2,可知萌发的种子是装在__________装置中。
(2)哪个装置中的氧气将显著减少?__________。
(3)甲装置中温度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24h后,将两个装置中的种子倒出,烘干称重,发现乙装置中的种子质量大于甲。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为植物组织的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④表示细胞的_____过程。
(2)图中D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
(4)细胞在分裂之前,首先要完成_____的复制,然后再平均分配,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
(5)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