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表面丰富多彩的形态,即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貌,主要由流水向下强烈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江苏长江边的河漫滩
B.上海的横沙岛
C.云南金沙江的虎跳峡
D.湖北荆江的曲流
【2】被今人称为“旷世游圣”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广西、云南、贵州的石灰岩地区考察时详细记录了这里的( )
A.黄土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冰川地貌
D.风成地貌
【3】在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里,能见到千姿百态的( )
①石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石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图所示,黄土地貌中长条形的高地是( )
A.黄土塬
B.黄土墚
C.黄土峁
D.黄土沟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其形成主要受到(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2、探空气球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气象要素测量并实时传回气象数据的工具,下左图示意一个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8千米处,右图为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
A.体积不断缩小
B.测定的气温一直在下降
C.体积不断膨胀
D.测定的紫外线先增后减
【2】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海口
B.杭州
C.武汉
D.漠河
【3】在大气中,右图所示大气成分( )
A.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
B.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北京市2023年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 )
A.①为太阳辐射
B.②为大气吸收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地面辐射
【2】右图中25日比24日温差小,是因为左图中的(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4、图示意不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盐度①②③曲线所代表的海域,表层海水水温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③曲线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区温度低
B.海域封闭
C.大量地表径流汇入
D.全年多雨
5、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见甲图),约10分钟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约6.5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见乙图)对接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国空间站—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相似的是( )
A.金星—太阳
B.月球—太阳
C.月球—地球
D.金星—地球
【2】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大气层( )
A.空气密度大
B.臭氧含量最大
C.氧气比重最多
D.存在电离层
【3】可能威胁空间站及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是( )
A.舱地距离
B.太阳辐射
C.地球自转
D.太阳活动
6、位于山东半岛的成山头自古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成山头有很多典型的地质自然遗迹,下图所示的地貌形态属于( )
A.流水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
D.海岸地貌
7、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丙、丁
D.乙、丙
【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c点外,其余三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C.在a、c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处的物体向右偏,c处的物体向左偏
D.图中四点角速度相同
8、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运行的载人航天器。2022年10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参与组建“天宫号”空间站。完成下面小题。
【1】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的天体级别类似于( )
A.月球
B.火星
C.彗星
D.小行星
【2】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天气变化
C.极光现象
D.太阳活动
9、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相互转化的,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水汽输送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城市建设中不透水地面建设会导致( )
A.⑤减少
B.⑥增多
C.⑦减少
D.⑧增多
【3】图中③①④⑤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称为(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气间循环
D.海陆间循环
10、同学们,天冷了!你注意到了吗?教室门一开,前排的同学先感觉到腿冷,看到进来的老师眼镜上起了一层白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压:②>③>④>①
B.②地晴朗天气,③地阴雨天气
C.气温:②>③>①>④
D.②地垂直方向大气下沉
【2】教室的门刚打开时,空气流动的情况是( )
A.
B.
C.
D.
11、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俄罗斯著名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归纳为五大成土因素,该学说是如今人们理解土壤形成过程的重要依据。下图为“土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成土母质由以下哪种物质发育而来( )
A.基岩
B.腐殖质
C.动植物残体
D.枯枝落叶
【2】图示形成过程反映了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时间
C.气候
D.生物
【3】下列因素与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生物-决定发育速度
B.气候-决定土壤质地
C.地形-影响土壤厚度
D.成土母质-影响有机质含量
12、读某大气层顶部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最可能表示( )
A.高层大气顶部
B.对流层顶部
C.平流层顶部
D.电离层顶部
【2】对图中甲、乙所处大气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短波辐射
B.乙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
C.甲层的大气密度、水汽含量高于乙层
D.甲、乙两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相同
13、冰雾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即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某地设计了日光温室,保障喜温作物越冬。该温室前屋面上覆盖了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下面图甲为新疆某地冰雾出现的概率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日光温室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天中,该地上午9时前后最易出现冰雾,其原因是此时( )
①空气湿度大②降温最快③风速较强④气温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若某日出现冰雾,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下列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合理的是( )
A.20时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
B.正午前后掀起、日落前后盖上
C.日出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
D.10时前后掀起、12时前后盖上
14、某剧组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 拍摄节目。下面左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右图为月牙泉地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剧组成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较大,按左图解释合理的是( )
A.①强、③弱
B.②弱、③强
C.②强、④强
D.②强、④弱
【2】这里深秋夜间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
A.①的减弱
B.③的增强
C.④的减弱
D.②的减弱
15、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2023年10月10日清晨,沈阳市被一场大雾笼罩,高楼大厦在浓雾之中若隐若现,此次大雾的形成与地表辐射冷却相关。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雾天气出现前,沈阳的天气可能是( )
A.8日阴雨,9日多云
B.8日晴朗,9日晴朗
C.8日阴雨,9日晴朗
D.8日晴朗,9日多云
【2】沈阳市10月9日夜晚( )
A.②减弱
B.③减弱
C.①增强
D.④增强
16、下面图1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图2为某监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中监测站位于图1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2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 )
A.由表层向深层递减
B.1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由表层向深层递增
D.1000米以上相对稳定
【3】经过图1中乙地的洋流是( )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17、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坡度最缓的路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位于阴坡的路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该考察路线经过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
A.715m
B.725m
C.735m
D.745m
18、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通透性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地区的肥沃黑土相比,此地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是( )
A.落叶阔叶林,枯枝落叶多
B.气温高造成有机质分解慢
C.树木常绿,全年不落叶
D.降水多造成淋溶作用强烈
【2】为了改良此次的土壤可以采用的措施有( )
①增施有机化肥②秸秆还田③向土壤中掺沙④增施熟石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下左图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下右图为理想模式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上图左所示,判断该区域所在半球及甲气压带的名称分别为(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2】据左图所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干燥
B.温和少雨
C.温和多雨
D.高温多雨
20、2023年12月1日19点57分,有市民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百花山拍摄到了极光现象。极光现象和太阳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北京能够拍摄到极光现象非常难得。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此次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和所在太阳大气层可能是( )
A.日珥、光球层
B.太阳风、日冕层
C.黑子、色球层
D.大耀斑、光球层
【2】剧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引发地震、海啸等灾害
B.沿海地区受风暴潮侵袭
C.无线电长波通信会中断
D.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
21、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图为“某地区典型的草本植物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生长的地区,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A.炎热
B.湿润
C.干旱
D.寒冷
【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B.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C.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D.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22、2022年7月14日凌晨,本年度“最大满月”亮相夜空,这是今年最大的“超级月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间的气体
C.发射成功的人造卫星
D.超级月亮
【2】“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3】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公转速度快
B.离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
23、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
A.D层
B.E层
C.F层
D.G层
【2】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B.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
C.C圈层由各类气体组成,干燥洁净
D.活跃的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2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 )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春季的太阳辐射高于秋季
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
【2】该地区8月与12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
25、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6、读下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天体系统:
③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在图④中,G表示_________
(2)小图④中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______(填字母),离地球最远的巨行星是_____(填字母)。小行星带主要位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填字母)。
(3)八大行星运行轨道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该图反映有利于地球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27、读“12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从气流状况看,乙为________。
(2)此时北京的风向为_____,北京与东京相比____的风力较大,原因是______。
(3)即将影响郑州的天气系统是___,预测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郑州天气的变化是___。
28、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示意图,完成表格。
| 甲 | 乙 |
地形区 | ____ | ____ |
气候 | ____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耕地类型 | 旱地 | ____ |
熟制 | ____ | 一年两熟到三熟 |
农业地域类型 | 商品谷物农业 | ____ |
29、从洋流流向来讲,____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它会使流经地区____。
30、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浅层地下水。
31、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震波E表示________波,F表示________波,在界面B处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为________
(2)图中界面A是________面,B是________面。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D层物质呈液态或________状态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20日,印度新德里当地空气状况恶劣,城市被霾笼罩。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_____,煤炭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_____ 的特点。
(2)P城沿岸流经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_____。
(3)孟买自然带类型是_____,此季节,其降水特点是_____。新德里的霾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_____。图中高气压是_____(填气压系统名称)。
(4)说明Q处风向的成因。
33、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34、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S为________波,P为_________波。
(2)图中各圈层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_。
(3)P、S两种地震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_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______不连续面。
(4)在2900千米深处,S波________,P波波速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E_______不连续面。
(5)M层和N层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汇报》8月6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012~2013年我国北方大风天数较往年减少9%左右。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在下图中的________(时段)。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②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和集热棚两部分组成。导流塔内直径长达10米,有4个洞口设立在塔体5.5米以下位置;集热棚位于塔体底部,主要作用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可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和各种污染物等,地面铺有鹅卵石。左图为除霾塔示意图,右图为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式图。
(1)在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热力环流模式图上画出空气运动的方向。
(2)对右侧模式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值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
(3)结合材料并利用所学知识说明除霾塔的工作原理。
(4)推测棚内地面铺鹅卵石的作用。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2)B地是美国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结合表中该地的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