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的各种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下列有关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C.幼年时期的骨髓呈黄色,具有造血功能
D.骨松质较骨密质有较强的抗压力
2、下列关于地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衣是细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B.地衣中的真菌为藻类提供有机物
C.地衣中的藻类供给真菌水和无机盐
D.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彼此有利
3、我国的“四大家鱼”是( )
A.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鲢鱼、鳙鱼、鲤鱼、鲫鱼
D.鲤鱼、草鱼、鲢鱼、鲫鱼
4、2023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A.加大规模开采生态林促进经济发展
B.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围湖造田
C.为保护野生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性
5、下列食品中,适合用巴氏消毒法进行保鲜的是( )
A.香菇
B.香肠
C.鸡蛋
D.牛奶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7、种子销售中心新进了一批玉米种子,测定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时,随机取了600粒玉米种子进行实验,有30粒没有发芽。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以及能否用来播种( )
A.50%,不能
B.92%,能
C.95%,能
D.70%,能
8、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人类有害无益
B.有些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
C.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D.多数种类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9、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
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
C.缢蛭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
D.蜥蜴生活在陆地上,卵具有坚韧的卵壳
10、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两个不同蚁穴各捕10只蚂蚁做实验
B.实验前最好让蚂蚁都处于饥饿状态
C.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D.“AB”和“BC”两木条的粗细长短应一样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的是( )
A.扭角羚
B.褐马鸡
C.袋鼠
D.扬子鳄
12、某同学因课间追逐打闹,不慎摔倒,头枕部遭到重击,出现心跳和呼吸减弱的症状,危及生命。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是损伤了下图中的( )
A.a
B.b
C.c
D.a和b
13、如图为观察发酵现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装置中添加的酵母属于真菌
B.气球的膨胀是因为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C.实验中使用沸水发酵速度更快
D.发酵一段时间后可在瓶口闻到一定的酒味
14、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绵羊的卷毛与白毛
B.番茄的红果与豌豆的圆粒
C.水稻的高茎和矮茎
D.猫的蓝眼睛与兔的红眼睛
16、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
A.哥伦比亚
B.俄罗斯
C.中国
D.巴西
17、如图是探究“七步洗手法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洗手前洗手后
B.步骤②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接种
C.由③可得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
D.该实验证明洗手可以避免病菌感染
18、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C.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9、“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是对今天西沙和南沙群岛景观的描述。“石塘”即“环礁”,它是由珊瑚虫构建而成,但形状是环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的身体只有两层细胞
B.珊瑚虫可通过刺细胞捕食和防御
C.珊瑚礁的形成受环境影响较小
D.珊瑚礁为海底的鱼类提供了栖息场所
20、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的病。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病毒个体微小,所以及有生长现象
C.可自由生活,能独立完成生殖过程
D.毒株的分离有助于疫苗的快速研发
21、人体关节一般由关节面、____和____三部分组成。
22、填空题
(1)昆虫的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______,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体内__________的作用。
(2)骨骼肌的收缩受__________的调节。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作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___。
(3)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和繁衍。所有动物可以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椎骨组成的______,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分别是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
(4)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______和_______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5)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6)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
23、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一些内在条件,主要是种子本身要发育完全、 ,已经度过 ,且在种子的 之内。外在条件是 、
24、在一次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组织学生探究“如何防止食物的腐败”,小组成员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A组 | B组 | C组 |
取三个大小相同的碗,分别标上A、B、C三种标签,往三个碗中倒入等量的肉汤,B碗的碗口用保鲜膜盖紧,然后后将三碗肉汤高温蒸30分钟。 | ||
冷却后放入冰箱中 | 放在常温环境中 | 放在常温环境中 |
根据上面的方案回答下面问题:
(1)方案中“高温煮沸30分钟”的目的是 。
(2)根据生活经验你能判断 组的肉汤最先腐败。导致肉汤腐败的原因是 在肉汤中大量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3)如果选择B组和C组作为对照实验,则控制的变量是 ,B碗的碗口用保鲜膜盖紧的目的是 。
(4)如果要探究温度与肉汤腐败的关系,应该选择 组和 组作为对照实验。
(5)除上面的三种保存方法外,请你再说出一种生活中常用来保存食物的方法: 。
25、一些微生物(如蘑菇)以 的营养方式生活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以 的营养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一些微生物(如硝化细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 。
2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有:动物在维持___中起重要作用,动物能促进___,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2)动物的___、动作和___,都可以传递信息。
27、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____,[2]端是蚯蚓的____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__构成,这样的动物叫_______。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____,具有辅助_____的作用。
(4)在观察中,要用_________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保证蚯蚓的__________。
(5)实验完毕我们应将蚯蚓___。
28、_______和_______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29、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适应者____,不适者________,这就是自然选择。有些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叫做________。
30、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三部分。
(2)蝗虫的头部有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其中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而[ ]______________仅能辨别明暗。
(3)蝗虫体表用于呼吸的结构是__________,位于蝗虫的________________。
(4)蝗虫共有________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跳跃足。
(5)蝗虫的翅共____________对,适于飞行。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种类相匹配
32、我国饲养金鱼已经有900多年历史,现在已有两千多个品种。金鱼品种多种多样是金鱼适应多种不同环境的结果。(_____)
33、请你把下列生物尝试着进行分类(填字母):
A.乳酸菌 B.金针菇 C.蝗虫 D.葡萄 E.水杉 F.企鹅 G.乌鸦 H.蜜蜂 I.小麦 J.银杏
(1)鸟类____。
(2)昆虫____。
(3)真菌和细菌____。
(4)被子植物_____。
(5)裸子植物____。
34、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和蟋蟀、螳螂一样,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上述类群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填字母)
(3)B在水中生活,靠______呼吸,运动器官是________。C同样在水中生活,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D有一种独特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
(5)E属于植食性动物,它的牙齿与狐狸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