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古兰经》为经典,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西部种植业为主,东部畜牧业为主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D、耕地西多东少
3、下图是某校学生绘制的一幅校园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校大门的朝向是( )
A.正东
B.西北
C.正南
D.西南
【2】若量得校门到教学楼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而实地距离是250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0000
B.1:1000
C.1:1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米
4、23.5°N是( )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 西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东南部沿海地区 D. 西北部地区
6、玲玲和明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40°E和20°W线向北行进,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他们会在北极相遇
B.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两人行进路线平行
D.两人行进方向相背
7、下图中③是( )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雷州半岛
8、关于我国地势特点叙述正确是 ( )
A. 东高西低,呈直线倾斜
B. 中间高,四周低
C. 东高西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D.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9、如果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一样,则地图内容表现得最简略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广东省地图
D.韶关市地图
10、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纬线
B.180°经线
C.0°经线
D.20°经线
11、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D.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
12、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B.北部沿海
C.日本海沿岸
D.内陆地区
13、为培养核心素养,提高地理实践力,某中学进行了一次户外研学活动。读相关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小溪流过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峰
C.山脊
D.陡崖
【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溪大致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B.②地可以开发攀岩旅游项目
C.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D.①地为图中海拔最高点
14、下列关于欧洲西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密集,工业水平高
B.以白种人为主
C.人口稠密
D.多数国家农业以小麦种植为主
15、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玛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草原上
16、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
A. 集中在东亚 B. 绝大部分注入北冰洋
C. 大河呈放射状分布 D. 绝大部分由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17、本初子午线是
A. 0°经线;
B. 180°经线;
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8、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地方是
A.赤道
B.回归线附近
C.南、北极点
D.两极附近
19、亚洲河流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的原因是( )
A.三面濒临海样
B.面积大,长河多
C.受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影响
D.受复杂多样的地形影响
20、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B.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________>>中。
22、填表:(6分)
| 两侧的大洲 | 沟通的 海洋 |
巴拿马运河 |
|
|
土耳其海峡 |
|
|
苏伊士运河 |
|
|
23、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中,通常采用“_________”的规则判定方向。
24、读下图,了解世界人种的分布: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白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黑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
25、完成表格
| 表示范围大小 | 表示内容详略 |
比例尺较大 | ____ | ____ |
比例尺较小 | ____ | ____ |
26、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27、”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是指( )
A.东南亚
B.东亚
C.西亚
D.南亚
28、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29、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_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_。
30、(2011成都)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纬线方向指示____方向;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____。
31、读图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地。
(3)图中,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_______方向。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千米。周庄的海拔高度约为______米,若周庄气温为10℃,则C地的气温约为________℃。(提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
32、读中东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中东地处 之地。
(2)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①_____ 湾及其沿岸地区运输石油必经海峡③____________。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日本和 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区匮乏的资源是 资源。
(3)本区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大多数信仰的宗教是 。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
A: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2)A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
(3)A点位于_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4)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方向。
34、【案例分析】
主题:《欧洲的地理特征》
说明:李强学习地理的能力越来越强了,现在他不仅能从字里行间和各种地图符号中铺捉到地理知识,而且还能推知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最近他阅读了有关欧洲西部方面的地理文章,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感悟到很多深刻的道理。下面是他获取的部分知识和学习时使用的地图,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知识一:本区约位于36°N—71°N,北、西、南三面环海,东部与俄罗斯为邻。
知识二: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因此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知识三:本区海岸线十分曲折,深受暖流影响,气候类型以海洋性气候为主。
地图:《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图》《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
案例思考:
(1)本区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从范围看全部位于____(东、西、南、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西临____、南临____、北临北冰洋。
(2)中部地形区名称为____平原,南部有欧洲著名的山脉____,它是亚欧板块和____发生碰撞,隆起抬升形成的。欧洲的特色地貌为____地貌。
(3)本区气候的特点是:____。
(4)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和华沙纬度大致相同,但年降水量依次减少,气温年较差依次增大,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
(5)欧洲经济发达,发展水平居各州之首。欧洲联盟共同使用的货币是____。
(6)欧洲西部是世界人口____(填“稠密”或“稀疏”)地区之一。
35、读下面中东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中A是______海,甲是______运河。
(2)该地区______(能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3)中东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______(平/斜)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主要是应对当地的______气候。(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