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为某地区甲、乙、丙三个地层的位置示意图,科学家在甲、乙、丙地层中分别发现了爬行类、哺乳类和鱼类等生物化石。该地区的地层( )
A.岩石类型最可能是沉积岩
B.甲地层形成的年代最晚
C.乙地层形成于中生代
D.该地区的地层未受干扰
2、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1】图示该地在地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侵蚀的次数共(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M、N两地岩石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沉积物来源差异
B.沉积环境差异
C.侵蚀程度差异
D.垂直运动差异
【3】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页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
B.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砂岩
C.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砂岩
D.砂岩、花岗岩、石灰岩、页岩
3、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该地年降水量接近1000mm。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上部裸岩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性坚硬
B.物理风化
C.流水侵蚀
D.化学溶蚀
【2】该山地200~400m南北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大气环流
D.热量
【3】该山地出现裸岩荒漠的现象属于(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4、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是山西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吕梁市煤炭资源优势尤为突出,全市一半以上区域含煤,且煤层较浅,地质结构简单。“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以"调结构、控增量、减存量"为基本原则,推动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吕梁市采取了降低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发展新兴产业等措施。下图示意吕梁市交通和景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十三五”期间,吕梁市降低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发展,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阶段
B.人口增长趋缓,劳动力出现短缺
C.矿产资源枯竭,煤炭地位下降
D.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
【2】吕梁市重点新发展的产业可能是( )
A.中小型煤炭加工业
B.航空航天业
C.旅游业
D.优质水稻种植业
5、面对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图示反映该地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6、巴塔哥尼亚荒漠位于阿根廷南部,但内流区范围极小。目前我国负责在甲河上建设的水电站,是该国最大的能源项目。读“巴塔哥尼亚荒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荒漠广布的原因,主要是( )
A.盛行风背风地区,空气下沉
B.受沿岸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沙质土壤广布,水分下渗严重
D.植被稀少,气候干旱
【2】甲河流上进行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
A.地形起伏大,施工困难
B.风力强劲,沙尘肆虐
C.暴雨倾盆,洪涝频发
D.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广布
【3】对甲河流与水中生物情况的合理推测有( )
A.7、8月份水量丰沛,鱼类众多
B.河流平缓,水中生物丰富
C.河流水量丰富,藻类繁盛
D.河水清澈,水中生物量较少
7、2022年1月15日,汤加爆发了30年来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岩浆来源地位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8、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9、2021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人员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武夷山山麓地带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研究人员发现,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三个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有明显不同,这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3】造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景观产生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10、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数和风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2】18世纪末,荷兰国内约有1.2万架风车,其在当时最主要的功能是( )
A.排出低地积水
B.碾磨谷物
C.压滚毛毡、造纸
D.发电供能
1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覆盖率(%) | 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30~20 |
40 | 30 | 80~50~40 |
60 | 60~50~30 | 95~85~T0 |
80 | 75~60~50 | 98~89 |
≥90 | 70 | 100~95~90 |
【1】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2】下表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的获得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数字地球
12、登曲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为澜沧江一级支流,海拔高度为2600-5500米,山地植被带垂直带谱复杂。下图示意登曲流域山地植被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川滇高山栎林多呈矮林或灌丛状,可能是因为( )
A.热量充足
B.光照不足
C.土壤湿度小
D.大风日数少
【2】与川滇高山栎林相比,川西云杉林( )
A.喜温耐旱
B.喜湿耐阴
C.喜光怕寒
D.喜湿耐涝
13、下图是世界某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2】该自然带的名称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14、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5、读“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①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与南京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③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终年西风带控制
C.常年赤道低压带控制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6、江苏省丹阳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B.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
C.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
D.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
【2】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
D.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明显
17、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2】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18、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下题。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9、内蒙古赤峰的乌兰布统草原波状起伏,自然景观以草原、湖泊、沙地、湿地、林地为主,白桦林多生长在山丘阴坡,河流沿岸常见一些白桦树,有些长势良好,有些已经干枯倾斜,甚至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兰布统草原白桦林多生长在山丘阴坡,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风力
C.光照
D.水分
【2】有些白桦树位于河流凹岸,推测这里经历了( )
A.流水侵蚀,河岸变化
B.人工采砂,河岸崩塌
C.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D.树木“逐”水源生长
【3】有些河流沿岸的白桦树树干干枯倾斜,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生态恶化
B.潜水位高,没泡根部
C.冻土广布,难以扎根
D.蒸发加剧,土壤变干
2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加利福尼亚州( )
A.山地众多,地势起伏大
B.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水热条件好,土壤肥力高
【2】影响加利福尼亚州北部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②纬度位置③地形分布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读下图,回答各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22、下表为“2023年重庆市黔江区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 ① | ② | ③ | ④ |
日出时刻 | 6:21 | 5:54 | 7:26 | 7:19 |
日落时刻 | 19:36 | 19:57 | 17:55 | 18:53 |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北回归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其他日期相比,④日期该地( )
A.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B.正值雨季防洪压力巨大
C.日出方位东南方
D.处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
23、如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四地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
A.甲地沙尘飞扬
B.乙地晴空万里
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雪交加
24、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气体、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如图)。导致“榕不过吉”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
25、2018年12月14-15日适逢双子座流星雨,北京某校天文社团成员赴图示华北某山区进行天文观测和地理考察活动,当晚入住图中农家院。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图示山区进行观测活动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B. 海拔较高,日落时间早
C. 远离市区,城市光污染小 D. 海拔较高,距离天空近
(2) 郭社长培训时讲到天文观测地的选择应考虑大气透明度(光透过大气的程度)、四周有无地形或高大建筑物遮挡等因素。请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一个最佳观测地,写出其地形部位的名称,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第二日清晨,彻夜未眠的郭社长站在农家院中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拍摄时间约为______(选择填空)。照片中大安岭位于拍摄地的______。
A. 4:45 B. 5:45 C. 6:15 D. 7:15
(4)上午同学们从住宿地乘车到③地进行地理考察。写出车辆行驶的方向,估算车辆行驶的距离。
26、读“世界地图”,回答下面问题。
(1)若AB为昏线,则0时经线的经度为____,此时全球昼长的变化规律为____。与北京同处一天的经度范围_____。
(2)若DF为晨线,则赤道上既属于夜半球又属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可能是______。
(3)一条流经丁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为_____。
2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ABCD处气压高低排序是 。
(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B是亚欧大陆,C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
风。此季节东亚各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圈,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
(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28、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其作用主要包括:____、航运、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
29、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不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0 2005年苏州和淮安两市粮食产量变化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和2000 2010年人口迁入地区差异示意图”。
(1)与淮安相比,苏州2000 2005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苏北相比,苏南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苏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苏南与苏北应如何相互协作,共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______.______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______现象。
32、读亚洲气候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A___ _ C E__ _。
(2)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有____ ____气候和______ __气候。
(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半岛名称:①__ ④__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试分析等降水量线在甲处弯曲的原因。
(2)乙地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水资源短缺,试推测乙地水资源最短缺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甲附近)修建水电站,说明理由。
34、下图示意北欧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受太阳风影响,北欧地区常出现的天文现象是___,该现象一般出现在___地区。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岸线上深入陆地内部的狭长水域,其地貌名称是___,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___。
(3)波罗的海的海水含盐度仅有7‰~8‰,远低于世界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5‰,分析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___。
35、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②海域的海底地形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2)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原因。
36、下图中最外圈表示赤道,弧线AB表示晨昏线,它与70°N纬线相切。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弧线AB与70°N纬线相切,且上海昼短夜长。回答问题。
(1)图中OP所在经线的经度为 ,其地方时为 。此时北京时间为 。
(2)图中C点昼长 小时,P点在C点 方向。
(3)当天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这一天出现极昼的地区范围是 。若极地附近的极昼扩大,则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为 。
(4)画出此时光照侧视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晨昏圈及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并标注相应纬度。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半岛中南部是森林区,广布以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树及桦树、白杨等;北部为森林苔原和苔原。虽然这里的火山活动频繁,但这里却生长着颇为丰富的生物物种。有800多种植物,山间植物一直分布到海边。
材料二:半岛居民约30余万,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经济以海洋渔业及捕猎海兽、鱼类加工、木材加工为主。交通以海运、航空和公路为主,没有铁路。
材料三:下图示意某半岛附近区域地形图。
(1)描述半岛地形特征。
(2)说明半岛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3)分析渔业是半岛经济基础行业的原因。
(4)分析半岛没有铁路交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