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

    B.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与硫酸反应的速率

    C.用图3表示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固体,浓度的变化曲线

    D.用图4所示装置利用装有的混合气体的烧瓶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 (“→”表示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OH

    HNO3

    HCl

    S

    b

    Na2CO3

    NO

    Cl2

    SO3

    c

    NaCl

    NO2

    HClO

    H2SO4

     

     

    A. A   B. B   C. C   D. D

     

  • 3、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A.苯和水

    B.苯和溴苯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 4、下列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u和稀HNO3反应   B. Fe的导电

    C.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D. CaCO3高温分解

     

  • 5、已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K增大

    B.恒温恒容充入一定量的氮气,不变

    C.更换高效催化剂,转化率增大

    D.减小压强,增加

  • 6、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    B. 金刚石

    C. 石墨    D. CaCO3

  • 7、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有三个能层,能量最高的能层上有7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7

    B.9

    C.15

    D.17

  • 8、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 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Z>Y>X

    B. 氢化物的稳定性:Z>X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漂白

    D. 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 9、常温下,向100mL0.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MOH溶液,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K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M+)>c(A-)>c(OH-)>c(H+)

    C.根据N点可以计算MOH的电离常数

    D.实验测得K点溶液的pH=9,则c(MOH)+c(OH-)=0.01mol/L

  • 10、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AB间任一点(不含AB),溶液中可能有c(Na+)>c(CH3COO)>c(OH)>c(H+)

    B.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C点,c(CH3COO)>c(Na+)>c(OH)>c(H+)

    D.D点,c(CH3COO)+c(CH3COOH)=c(Na+)

  • 11、已知:常温下邻苯二甲酸H2A的。用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其中N点为反应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离子浓度:

    B.N点溶液中存在:

    C.P点溶液中一定存在:

    D.从M到P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 12、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元素周期表中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②d区元素最后一个核外电子一定填充在s能级上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1表示H2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3表示某吸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D.4表示某可逆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t0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 14、下列过程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 2Al+Fe2O32Fe +Al2O3   B. CaO+H2O=Ca(OH)2

    C. 2Na + 2H2O =2NaOH+H2   D. H—Br → H + Br

  • 1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 + HI(g),2HI(g) H2(g) + 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 ,c(HI)=4mol·L-1 NH3(g)的浓度是( )mol·L-1

    A. 5 B.4 C.4.5 D.3.5

     

  • 16、对可逆反应A(g)+3B(g) 2C(g) △H0,下列图像正确(

    A. B. C. D.

  •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分子获得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B.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C.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 1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全部转化为时,反应才达到最大限度

    C. 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一定为

    D. 分别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数值大小相同

     

  • 1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增加了美丽一词,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A.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效降低PM2.5对环境的污染

    B. 对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净化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 加强煤和石油的开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 实施矿物燃烧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 20、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KCl   BBa (OH)2 CNH3·H2O DBaSO4

     

二、多选题 (共4题,共 20分)
  • 21、已知有机物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11O4

    B.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D.是乙酸的同系物,能和碳酸钠反应

  •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8H10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B.苯乙烯()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的一氯代物有4种

    D.分子式为C5H11Cl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 2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

    C.47Ag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4d95s2

    D.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N<O<F

  • 24、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  

    A.硫酸铝 B.碳酸钠 C.硝酸银 D.氯化钠

三、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kJ/mol

    ③C(s)+O2(g)=CO(g) ΔH=-110.4kJ/mol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

    (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26、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海水提取溴流程:

    ①该流程中涉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 ___

    ②该流程中溴元素被氧化又被还原又被氧化的目的是:___

    ③从最终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液溴,应采取的操作是__

  • 27、XYZR四种短周期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X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若低温蒸发液态空气,因其沸点较低可先获得 X 的单质

     

    Y

     

    Y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Z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R

     

    R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1Z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化合物乙(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元素X与氢可形成分子式为X2H4的燃料,X2H4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X2(g)2O2(g)=2XO2(g) △H=+68kJ·mol1

    X2H4(g)O2(g)=X2(g)2H2O(g) △H=-534kJ·mol1

    写出气态 X2H4XO2反应生成 X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28、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3C(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mol•L-1,则2min末B的浓度为 ______ ,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2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将 ______ ,若通入0.5L氩气,平衡将 ______ 。(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不移动”)

  • 2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的有多个官能团:

    (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填入编号,下同)                 

    (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                    

    (3)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                 

    (4)可以看作酯类的是                   

  • 3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A(g)+2B(g)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 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A和8 mol 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C______mol。

  • 31、俄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Zn-PbO2电池,电解质为K2SO4、H2SO4和KOH,由a和b两种离子交换膜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结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中,Zn为_______极,B区域的电解质为_______(填“K2SO4”“H2SO4”或“KOH”)。

    (2)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阳离子交换膜为图中的_______膜(填“a”或“b”)。

    (4)此电池中,消耗6.5gZn,理论上可产生的容量(电量)为_______C(1mol电子的电量为1F,F=96500C/mol,结果保留整数)。

  • 32、按要求填空:

    (1)甲基的电子式_______

    (2)写出合成该高聚物的单体的名称为_______

    (3)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

    (4)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

    (5)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

    (6)某烃B分子式为,被酸性溶液氧化后得到:。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7)由甲苯制备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8)2-甲基-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是由碳酸钠、过氧化氢和水三组分体系利用氢键所形成的不稳定的复合物,高温下容易分解,易溶于水。可以替代过氧化钙作为水产养殖业的供氧剂,给在贮运过程中的鱼、虾等生物供氧保鲜,放氧速率高于过氧化钙。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生产过碳酸钠,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按图连接好装置后,先将饱和溶液和稳定剂在三颈烧瓶中混合均匀,再从仪器B中缓慢滴入溶液,在磁力搅拌下充分反应。下列物质中,可作为稳定剂使用的是_______。

    A.

    B.

    C.

    D.

    (3)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________

    (4)反应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固体,搅拌、静置、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过碳酸钠固体。加入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

    (5)过碳酸钠样品纯度的测定。

    配成溶液,取溶液于锥形瓶,加入足量稀硫酸,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已知:)

    ①实验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②该过氧碳酸钠的产品纯度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③滴定时间过长,测得过碳酸钠产品纯度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五、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34、某同学为探究浅黄色液体X(仅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

    请回答如下问题:

    (1)X所含三种元素是_________

    (2)X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溶液C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显蓝色,写出该变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

六、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5、工业上将石灰石和含硫煤混合使用,称之为“固硫”,其反应原理: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用含x、y、z的式子表示)。

    (2)℃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足量CaO发生反应: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0~8min,用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

    (3)℃时,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40%,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4)已知:常温下,亚硫酸()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通过计算得出亚硫酸根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_______

  • 3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碳酸:H2CO3,Ka1=4.5×10-7,Ka2=4.7×10-11,草酸:H2C2O4,Ka1=5.6×10-2,Ka2=1.5×10-4

    ①0.1mol·L-1Na2CO3溶液的p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mol·L-1Na2C2O4溶液的pH。

    ②等浓度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

    ③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H)>c()>c()>c()

    b.c()>c()>c()>c()

    c.c(H)>c()>c()>c()

    d.c(H2CO3)>c()>c()>c()

    (2)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SO2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方法1(双碱法):用NaOH溶液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Na2SO3溶液

    ①写出过程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l)=Ca(OH)2(s)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ⅱ中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

    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③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4×10-2,Ka2=6.0×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溶液中的c(OH-)=_______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L-1时,溶液中的=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80
题数 36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计算题
六、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