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
B.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与硫酸反应的速率
C.用图3表示向平衡体系中加入
固体,
浓度的变化曲线
D.用图4所示装置利用装有和
的混合气体的烧瓶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 (“→”表示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a | NaOH | HNO3 | HCl | S |
b | Na2CO3 | NO | Cl2 | SO3 |
c | NaCl | NO2 | HClO | H2SO4 |
A. A B. B C. C D. D
3、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A.苯和水
B.苯和溴苯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4、下列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u和稀HNO3反应 B. Fe的导电
C. 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D. CaCO3高温分解
5、已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K增大
B.恒温恒容充入一定量的氮气,不变
C.更换高效催化剂,转化率增大
D.减小压强,增加
6、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 B. 金刚石
C. 石墨 D. CaCO3
7、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有三个能层,能量最高的能层上有7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7
B.9
C.15
D.17
8、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 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Z>Y>X
B. 氢化物的稳定性:Z>X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漂白
D. 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9、常温下,向100mL0.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MOH溶液,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K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M+)>c(A-)>c(OH-)>c(H+)
C.根据N点可以计算MOH的电离常数
D.实验测得K点溶液的pH=9,则c(MOH)+c(OH-)=0.01mol/L
10、在25mL 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点),溶液中可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OH-)>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11、已知:常温下邻苯二甲酸H2A的,
。用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其中N点为反应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离子浓度:
B.N点溶液中存在:
C.P点溶液中一定存在:
D.从M到P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12、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元素周期表中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②d区元素最后一个核外电子一定填充在s能级上
③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④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图3表示某吸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t0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14、下列过程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 2Al+Fe2O32Fe +Al2O3 B. CaO+H2O=Ca(OH)2
C. 2Na + 2H2O =2NaOH+H2↑ D. H—Br → H + Br
1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 + HI(g),2HI(g)
H2(g) + 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 ,c(HI)=4mol·L-1 ,则NH3(g)的浓度是( )mol·L-1 。
A. 5 B.4 C.4.5 D.3.5
16、对可逆反应A(g)+3B(g) 2C(g) △H>0,下列图像正确( )
A. B.
C.
D.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分子获得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B.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C.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1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当和
全部转化为
时,反应才达到最大限度
C. 达到平衡时,和
的浓度比一定为
D. 分别用和
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数值大小相同
1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增加了“美丽”一词,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A.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效降低PM2.5对环境的污染
B. 对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净化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 加强煤和石油的开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 实施矿物燃烧“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20、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KCl B.Ba (OH)2 C.NH3·H2O D.BaSO4
21、已知有机物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6H11O4
B.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D.是乙酸的同系物,能和碳酸钠反应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8H10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B.苯乙烯()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的一氯代物有4种
D.分子式为C5H11Cl的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2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
C.47Ag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4d95s2
D.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N<O<F
24、下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硫酸铝 B.碳酸钠 C.硝酸银 D.氯化钠
2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l) ΔH=-285kJ/mol
②H2(g)+O2(g)=H2O(g) ΔH=-241.8kJ/mol
③C(s)+O2(g)=CO(g) ΔH=-110.4kJ/mol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
(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6、从海水中可以获得淡水、食盐,并可提取镁和溴等物质。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海水提取溴流程:
①该流程中涉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 ___;
②该流程中溴元素被氧化又被还原又被氧化的目的是:___;
③从最终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液溴,应采取的操作是__。
27、有X、Y、Z、R四种短周期元素,Y、Z、R同周期。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若低温蒸发液态空气,因其沸点较低可先获得 X 的单质
|
Y
| 含 Y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
Z
|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
R
| R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
|
(1)Z 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甲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且分子里X、Z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甲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3)化合物乙(Y2R)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Y2R2,其溶液显黄色。则Y2R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元素X与氢可形成分子式为X2H4的燃料,X2H4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X2(g)+2O2(g)=2XO2(g) △H=+68kJ·mol-1
X2H4(g)+O2(g)=X2(g)+2H2O(g) △H=-534kJ·mol-1
写出气态 X2H4和 XO2反应生成 X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8、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3C(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mol•L-1,则2min末B的浓度为 ______ ,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2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平衡将 ______ ,若通入0.5L氩气,平衡将 ______ 。(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不移动”)
29、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的有多个官能团:
(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填入编号,下同) 。
(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 。
(3)可以看作羧酸类的是 。
(4)可以看作酯类的是 。
3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A(g)+2B(g)⇌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 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A和8 mol 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C______mol。
31、俄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Zn-PbO2电池,电解质为K2SO4、H2SO4和KOH,由a和b两种离子交换膜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结构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中,Zn为_______极,B区域的电解质为_______(填“K2SO4”“H2SO4”或“KOH”)。
(2)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阳离子交换膜为图中的_______膜(填“a”或“b”)。
(4)此电池中,消耗6.5gZn,理论上可产生的容量(电量)为_______C(1mol电子的电量为1F,F=96500C/mol,结果保留整数)。
32、按要求填空:
(1)甲基的电子式_______
(2)写出合成该高聚物的单体的名称为_______。
(3)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
(4)的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
(5)系统命名法为_______
(6)某烃B分子式为,被酸性
溶液氧化后得到:
、
、
。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7)由甲苯制备TNT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8)2-甲基-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是由碳酸钠、过氧化氢和水三组分体系利用氢键所形成的不稳定的复合物,高温下容易分解,易溶于水。可以替代过氧化钙作为水产养殖业的供氧剂,给在贮运过程中的鱼、虾等生物供氧保鲜,放氧速率高于过氧化钙。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生产过碳酸钠,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按图连接好装置后,先将饱和溶液和稳定剂在三颈烧瓶中混合均匀,再从仪器B中缓慢滴入
溶液,在磁力搅拌下充分反应。下列物质中,可作为稳定剂使用的是_______。
A.
B.
C.
D.
(3)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________
(4)反应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固体,搅拌、静置、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过碳酸钠固体。加入
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
(5)过碳酸钠样品纯度的测定。
取配成
溶液,取
溶液于锥形瓶,加入足量稀硫酸,用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
(已知:
)
①实验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②该过氧碳酸钠的产品纯度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③滴定时间过长,测得过碳酸钠产品纯度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4、某同学为探究浅黄色液体X(仅含三种常见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
请回答如下问题:
(1)X所含三种元素是_________。
(2)X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溶液C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显蓝色,写出该变化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5、工业上将石灰石和含硫煤混合使用,称之为“固硫”,其反应原理:
。
已知:
;
。
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
(用含x、y、z的式子表示)。
(2)℃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和足量CaO发生反应:
,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0~8min,用表示该反应速率为
_______。
(3)℃时,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和
发生反应:
,达平衡时
的体积分数为40%,则
的转化率为_______,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
(4)已知:常温下,亚硫酸()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通过计算得出亚硫酸根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
_______。
36、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碳酸:H2CO3,Ka1=4.5×10-7,Ka2=4.7×10-11,草酸:H2C2O4,Ka1=5.6×10-2,Ka2=1.5×10-4。
①0.1mol·L-1Na2CO3溶液的pH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mol·L-1Na2C2O4溶液的pH。
②等浓度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
③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c(H+)>c()>c(
)>c(
)
b.c()>c(
)>c(
)>c(
)
c.c(H+)>c()>c(
)>c(
)
d.c(H2CO3)>c()>c(
)>c(
)
(2)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SO2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方法1(双碱法):用NaOH溶液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Na2SO3溶液
①写出过程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l)=Ca(OH)2(s)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ⅱ中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
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③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4×10-2,Ka2=6.0×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L-1,溶液中的c(OH-)=_______mo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ol·L-1时,溶液中的=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