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1mol乙二醇分子中含有0.6NAC-H键
B.标准状况下,4.48L苯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
C.16g 氨基(-NH2)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D.14g 乙烯和环丙烷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为NA
2、物质M的组成为CoCl3•4NH3,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向1molM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1mol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配合物的配体是Cl-和NH3
B.该配合物可表示为[Co(NH3)4Cl2]Cl
C.M中的配离子可能是平面正方形
D.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为3,配位数为6
3、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的是( )
A.K2SO3溶液中c(K+)与c(SO32-)之比
B.0.2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1的盐酸中c(H+)之比
C.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D.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4、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
B.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电
C.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升高温度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
5、25℃0.1mol•L-1的BA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A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B.25℃时,BA的溶液pH=7
C.pH由7到14,水解程度A->B+
D.该体系中c(HA)+c(A-)=c(BOH)+c(B+)
6、5.6g铁粉投入到盛有100mL 2mol•L-1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溶解(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
A. v(H2SO4)=0.5mol• (L•min)-1 B. v(H2SO4)=1 mol• (L•min)-1
C. v(Fe)=0.5mol• (L•min)-1 D. v(FeSO4)=1mol• (L•min)-1
7、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NaHSO3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说明酸性:H2SO3>H2CO3
B.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HSO3是否被氧化
8、利用下列化学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B.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C.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D.Zn + H2SO4 = ZnSO4 + H2↑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三种官能团 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10、钛(22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有46Ti、47Ti、48Ti、49Ti、50Ti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上五种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
C.钛的不同同位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D.钛元素是属于d区的过渡元素
11、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在含铬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是利用生物质气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分子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
B.电负性:O>N>H>C
C.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D.基态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44s2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B.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强电解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电离平衡
D.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平衡常数)越大
13、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1-,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OH- B. Ba2+ C. NH4+ D. Ag+
14、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436.4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kJ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H-O键能够释放462.8kJ能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H=-480.4kJ/mol
B.H2(g)+O2(g)=H2O(l)△H=-240.2kJ/mol
C.2H2(g)+O2(g)=2H2O(g)△H=+480.4kJ/mol
D.H2(g)+O2(g)=H2O(l)△H=-480.4kJ/mol
15、烷烃C7H16所有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表示反应2SO2 (g)+O2(g)2SO3 (g) ΔH<0不同温度(T1<T2)时平衡常数K随压强的变化关系图
B.图曲线表示电解精炼铜过程中电极质量的变化
C.图曲线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在t1时刻增大压强后v(正)、v(逆)随时间的变化
D.图曲线表示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pH=1的CH3CO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
17、燃煤脱硫可减少SO2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某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为CaO(s)+3CO(g)+SO2(g) ⇌CaS(s)+3CO2(g) ΔH=-394.0 kJ·mol-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随起始CO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T1时,b点对应状态的SO2转化率最高
C.T1时,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为CO质量分数升高
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
18、对于基态Cr原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r在周期表中属于d区元素
B.轨道处于半充满时体系总能量低,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
C.4s电子的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D.电负性比钾高,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比钾大
19、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
A. 淀粉 B. 纤维素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20、反应N2O4(g)⇌2NO2(g) 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C两点一样颜色
C.由状态A到状态B,可以用降温的方法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21、木糖醇可作口香糖中的甜味剂,可以防止龋齿,其结构简式为如图。下列有关木糖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木糖醇是和乙醇互为同系物
B.1 mol木糖醇与钠反应,至多生成56 L(标准状况)气体
C.木糖醇能发生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
D.木糖醇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2、一定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且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B.增大气体压强
C.升温 D.使用催化剂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1,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 ΔH1;H2(g)+Br2(g)=2HBr(g) ΔH2,则ΔH1<ΔH2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已知:①反应H2(g)+Cl2(g)=2HCl(g) ΔH=-a kJ·mol-1,②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
24、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
A.可用FeCl3溶液检验此反应中是否有Z生成
B.X和Y生成Z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1molZ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D.X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
25、有下列三种有机物:甲,乙
,丙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能鉴别上述三种有机物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溴水 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碳酸氢钠溶液
(3)甲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_____种。
(4)丙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共面。丙与足量H2加成所得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26、研究有机物的官能团,完成下列对比实验。
| 实验I | 实验II |
实验方案 | | |
实验现象 | 左侧烧杯内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右侧烧杯内无明显现象 | 左侧烧杯内有无色气泡产生;右侧烧杯内无明显现象 |
(1)由实验I可知,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的官能团是_________。
(2)由实验II可知,CH3CH2OH与金属钠反应时______键断裂,判断依据是_______。
(3)设计并完成实验III,比较CH3CH2OH中的O-H键与CH3CH2COOH中的O-H键的活性。请将试剂a和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 实验III |
实验方案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已知水在25 ℃和95 ℃时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__ (填“A”或“B”)。
(2)95 ℃时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__,c(H+)=__________
(3)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
(4)95 ℃时,若100 mL 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 mL 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8、一定条件下,乙苯催化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反应如下:
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催化剂的作用下,乙苯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甲催化剂的作用下,图中N点处(对应温度为320℃)乙苯的转化率_______(“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该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
(3)高于320℃时,乙苯的转化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29、以NO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和不完全燃烧的CO,汽车三元催化器可以实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两种无污染的气体。如,
反应Ⅰ:2CO(g)+2NO(g)⇌N2(g)+2CO2(g) ΔH1<0;
反应Ⅱ:4CO(g)+2NO2(g)⇌N2(g)+4CO2(g) ΔH2<0;
(1)若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1molNO,发生反应Ⅰ,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CO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v(N2)正=2v(CO)逆
(2)若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1molNO2,发生上述反应Ⅱ,如图为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则温度:T1_______T2(填“<”或“>”);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_______点。
(3)某研究小组对反应NO2(g)+SO2(g)⇌SO3(g)+NO(g)ΔH<0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0(NO2)∶n0(SO2)]进行多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NO2的平衡转化率[α(NO2)]。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
②如果将图中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③图中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C和TD,通过计算判断:TC_______TD(填“>”“<”或“=”)。
(4)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2转化的影响。将NO2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2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2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若高于450℃,图中曲线中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a点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说明理由_______。
30、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高温超导材料钇钡铜氧的化学式为,其中
的Cu以罕见的
形式存在。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把元素周期表划分成5个区,则O在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区,基态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
A.
B.
C.
D.
(3)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1、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1.2L(标准状况)在足量
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已知:
,请写出
分解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92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在0.1 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A2-)+c(HA-)+c(H2A)=0.1 mol·L-1
B.c(OH-)=c(H+)+c(HA-)+2c(H2A)
C.c(Na+)+c(H+)=c(OH-)+c(HA-)+2c(A2-)
D.c(Na+)>c(A2-)>c(HA-)>c(OH-)>c(H+)
(3)常温下,已知0.1 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 mol·L-1H2A溶液中c(H+)可能___________(填“>”、“<”或“=”)0.11 mol·L-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①0.1 mol·L-1 Na2A溶液 ②0.1 mol·L-1 Na2SO4溶液,两种溶液中阴离子总浓度的大小①________②(填“>”、“<”或“=”)。
(5)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______________(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③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 L和y L气体(标准状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忽略O3的分解)。
33、SnCl4可用于染色时的媒染剂、润滑油添加剂、玻璃表面处理剂等。实验室可以通过如下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夹持装置略)。
已知:①锡的熔点232℃、沸点2 260℃;②SnCl2的熔点246.8℃、沸点623℃;③SnCl4的熔点-33℃、沸点114℃,SnCl4极易水解。通常将SnCl4晶体加入浓盐酸中,以配制无色的SnCl4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该仪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如果去掉装置Ⅱ,从实验安全的角度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3)装置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下图中可替代装置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4)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改进方法为在装置Ⅵ后连接上图中的_________。
(5)若反应中消耗17.85 g锡粉可得到37.2 gSnCl4,则SnCl4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作为变价金属的高价离子,Sn4+和Fe3+均有氧化性。请设计实验验证Sn4+和Fe3+的氧化性强弱_________。
3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N2与O2生成NO的过程如下:
则:N2(g)+O2(g)=2NO(g) ΔH=______________kJ/mol
(2) 已知:甲烷的燃烧热ΔH=-890 kJ/mol,则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1 mol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热44 kJ,结合本题(1)、(2)信息,推知: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________ kJ/mol
35、环境科学研究发现,N2O也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与CO2相比,虽然N2O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298倍,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1)用CO还原N2O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写出1mol CO还原1mol N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为___________。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 N2O和1mol CO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 温度/℃ | 催化剂 | N2O转化率/% |
实验1 | 400 | 催化剂1 | 9.5 |
400 | 催化剂2 | 10.6 | |
实验2 | 500 | 催化剂1 | 12.3 |
500 | 催化剂2 | 13.5 |
试分析在相同温度时,催化剂2催化下N2O的转化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A(起始500℃,恒温)、B(起始500℃,绝热)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 N2O、0.4mol CO和相同催化剂。实验测得A、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___________曲线(填“a”或“b”)。
②要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N2O的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③50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最简分数表示)。
④实验测定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正=k正·c(N2O)·c(CO),v逆=k逆·c(N2)·c(CO2),k正、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c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M处的=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6、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1)常温下,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溶液的pH _______1(填“>”、“<”或“=”,下同)。
②b点溶液中,c(Na+)_______c(CH3COO-)。
③c点溶液中,c(Na+)_______[c(CH3COO-)+c(CH3COOH)]。
④比较a、c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_______c。
(2)已知:25 ℃时CH3COOH、H2CO3和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电离平衡常数(Ka) | 1.75×10-5 | Ka1=4.5×10-7 Ka2=4.7×10-11 | 4.0×10-8 |
①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_______。
②25 ℃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关系为:pH(NaClO)_______pH(CH3COONa) (填“>”、“<”或“=”)。
③25℃时,若初始时醋酸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c(H+)=_______mol/L。(已知=4.2)
④下列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_______。
A.HClO +CH3COONa=CH3COOH+NaClO
B.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
C.CO2 +H2O+2NaClO=Na2CO3 +2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