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
C.
D.CH4+2O2CO2+2H2O
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1 mol·L-1·min-1
D.10~12 min,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生成的速率和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相等
C. 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苯中的少量苯酚可先加适量的浓溴水,再过滤而除去
B. 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时全部溶解,冷却到50℃形成悬浊液
C. 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NaHCO3反应放出CO2
D. 苯酚有毒,不慎沾在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
5、能与氨水反应的弱电解质是 ( )
A. 醋酸溶液 B. 硫化氢 C. 二氧化硫 D. 硫酸铜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作膨松剂,使制作的食品松软酥脆
B.、
、
、
等均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C.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因为常温下Al与它们不反应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
具有漂白性
7、在25℃时,向50.0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pH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中和滴定过程,最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图中点②所示溶液中一定存在c(CH3COO-)=c(Na+)
C.图中点②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可能会有c(Na+)>c(CH3COO-)>c(H+)>c(OH-)的关系存在
8、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已知反应: 下列条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选项 | 温度 | 0.1 | 0.1 | 蒸馏水 |
A | 15℃ | 5mL | 5mL | 5mL |
B | 15℃ | 5mL | 5mL | 10mL |
C | 35℃ | 5mL | 5mL | 5mL |
D | 35℃ | 5mL | 5mL | 0 |
A. A B. B C. C D. D
9、已知反应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进行下述操作:
I、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培表指针偏转;
II、若改往(B)烧杯中滴加40% NaOH溶液,发现微安培表指针向前述相反方向偏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I中,C1为电池正极
B.操作I中,B烧杯的电极反应式为:
C.盐桥中应充入饱和KNO3溶液和琼脂
D.操作II中,平衡逆向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B烧杯
10、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
B.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KOH的电子式:
D.基态电子排布式: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 用饱和硫酸铜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C.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质量相同
D. 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12、已知在温度T1和T2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矩形OMAP的面积可以表示T2时水的离子积的值
B.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为:C > A
C.升高温度可实现由C点到A点
D.T1时,pH=4的硫酸与pH=l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13、乙烯与乙烷的混合气体共a mol,与b mol氧气共存于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后充分反应,乙烯和乙烷全部消耗完,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和45g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a=1时,乙烯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当a=1时,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2/3时,则b=3
C.当a=1时,且反应后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反应前氧气的2/3时,则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a的取值范围为5/6<a<5/4
14、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A. 第ⅡA族元素的化合物 B. 第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
C. 第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 D. 第ⅤA族元素的化合物
15、下列与熵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粒子无规则排列程度越大,体系的熵越大
B.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熵增的过程
C.绝热状态下体系会自发趋向混乱度增大方向进行
D.
16、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不一定是活化分子
B.对于可逆反应,减小生成物浓度,会使其活化分子的百分数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C.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可能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受影响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沸点比H2S高,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这种化学键
B.晶体氩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属于原子晶体
C.K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K2CO3、CO2和H2O,既破坏了离子键,也破坏了共价键
D.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说明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1弱
18、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与Mg(OH)2]。能用来清除水垢的是
A. 食醋 B. 白酒 C. 纯碱 D. 食盐水
19、热水瓶胆镀银常用的还原剂是
A.福尔马林
B.银氨溶液
C.葡萄糖
D.蔗糖
20、常温下,某研究小组用数字传感器探究的沉淀溶解平衡。实验测得悬浊液中氯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点表示
溶于
溶液形成的悬浊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点可能是滴加溶液
B.图中c点后无黄色沉淀生成
C.图中d点
D.由图可知:
21、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NO(g)+NO2(g)+CO(NH2)2(s)⇌2N2(g)+CO2(g)+2H2O(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仅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刻,改变的某一条件可能是充入少量的N2
B.t4时刻,改变的某一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C.t6时刻,改变的某一条件可能是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反应达到平衡的各时间段内,t1~t2时间段内CO2的含量最低
2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1mL pH=2某一元酸溶液加水稀释时,pH随溶液总体积的变化曲线,说明该酸是强酸
B.图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温度,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中n(CH3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反应平衡常数KⅠ>KⅡ
C.图丙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lgc(H+)、-lgc(OH-)变化曲线,说明T1<T2
D.图丁表示1mol H2和0.5mol O2反应生成1mol H2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说明H2的燃烧热是241.8kJ·mol-1
23、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肉桂硫胺对新冠病毒水解酶有抑制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肉桂硫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分子中N、O、S的质量比为7:4:8
B.该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通常情况下1mol该物质可与8mol H2加成
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2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大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读取数值偏小
D.用沾有水珠的锥形瓶盛装待测液进行滴定,测定浓度偏小
25、现有NaCl、Na2O2、NaHCO3和Na2SiO3等多种重要的化合物。请用化学式填空:
(1) 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 ;
(2) 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
(3) 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是 。
26、测得某温度下0.5mol·L-1 HNO2(亚硝酸)溶液的pH约为2。
(1)写出HNO2的电离方程式___。
(2)将溶液加水稀释至10倍后,c(NO2-)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H+)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区间范围是___。
A.1~2 B.2~3 C.3~4 D.4~5
(3)分别取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与亚硝酸,以同样的操作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得反应溶液的最高温度盐酸要高于亚硝酸,说明可能的原因___。
(4)0.1mol·L-1 NaNO2溶液pH___7(填“>”、“<”或“=”),溶液中含有___种分子,溶液中c(Na+)___c(NO2-)(填“>”、“<”或“=”),下列措施能提高溶液中c(OH-)的是___。
A.适当升高温度 B.增加压强 C.加水 D.加入NH4Cl固体 E.加入Na2CO3固体
27、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101kPa时,H2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 放出571.6kJ的热量表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101kPa下,1g甲醇液体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s)+O2(g)=CO2(g) ΔH=-437.3 kJ·mol一1
H2(g)+ O2(g)=H2O(g) ΔH=-285.8 kJ·mol一1
CO(g)+ O2(g)=CO2(g) ΔH=-283.0 kJ·mol一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8、【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空间构型是V形的是 (填写序号)。
a.H3O+ b.H2O c.NO2+ d.NO2-
(2)已知FeCl3的沸点:319℃,熔点:306℃,则FeCl3的晶体类型为 。P可形成H3PO4、HPO3、H3PO3等多种酸,则这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填写)
(3)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T比Q多2。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Q2+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
(4)右图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NaCl品体结构的图象是 。
(5)[Cu(NH3)4]2+配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①配位键 ②金属键 ③极性共价键 ④非极性共价键 ⑤离子键 ⑥氢键
若[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 (填序号)。
①平面正方形 ②正四面体 ③三角锥形 ④V形
(6)X与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X离子的配位数为 ,若该晶体的密度为pg·cm3, X和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和b,则晶胞中距离最近的X、Y之间的核间距离是 cm(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含p、a、b、
的代数式表达)。
29、溶液中的离子有很多变化,合适的化学用语是表达这些变化的重要工具。
(1)写出石灰乳中的溶解平衡表达式:____
(2)写出CuSO4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写出K2S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写出泡沫灭火器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内液:Al2(SO4)3外液:NaHCO3]:____。
30、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05mol/L的四种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③HCl ④NH3·H2O,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_________(序号)。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2SO4溶液反应的溶液是________(化学式)。
(3)向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此时的值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_________④的体积(“大于”、“小于”或“等于” )。
31、有6种有机物①乙二醇、②醋酸、③乙炔、④乙烯、⑤三硝基甲苯、⑥甲醛,按其用途填空:能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用作汽车防冻液的是___________;其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的是___________;能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___________;是一种烈性炸药,用于国防、开矿、筑路、兴修水利的是___________;在氧气中燃烧时放热较多,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的是___________。
32、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2022年北京冬奧会首次大规模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倾力呈现“更快、更美、更环保的冰”。
(1)二氧化碳易升华,其分子堆积方式为___,可以像氟利昂或_____(10电子微粒,写名称)一样作为制冷剂。
(2)研究发现,在40GPa的高压下,用激光加热到1800K,会得到二氧化碳的立体网状结构,硬度大、熔沸点高,即该条件下变成____(晶体类型)。
(3)CO2作制冷剂,能将液态水转化为固态冰,请解释这一变化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小的原因____。
(4)已知H2O、H2S、NH3、CH4的VSEPR模型相同,其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___,影响该条件下键角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___、___。
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草酸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假设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加和)
实验序号 | 实验 温度(K) | 酸性KMnO4溶液 | 草酸溶液 | 水 | 溶液褪色时间 | ||
c(mol/L) | V(mL) | c(mol/L) | V(mL) | V(mL) | t(s) | ||
① | 298 | 0.02 | 3.0 | 0.10 | 3.0 | 0 | t1 |
② | T | 0.02 | 3.0 | 0.10 | 2.0 | a | 8.0 |
③ | 348 | 0.02 | 3.0 | 0.10 | 2.0 | a | t2 |
④ | 378 | 0.02 | 3.0 | 0.10 | 3.0 | 0 | t3 |
(1)乙同学欲通过实验①、②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_______,T=______。若t1<8.0s,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在实验②的条件下,可以计算,从反应开始到结束,KMnO4消耗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mol/(L·s)。
(3)通过比较实验②、③的结果,可以探究_______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丙同学在实验④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结果却发现反应产生了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溶液完全褪色后发现体系中残余的草酸浓度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实验。丙同学猜测在实验④中出现了草酸分解的副反应。试写出实验④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4、(1)有pH均为2的a盐酸、b醋酸两瓶溶液,与足量锌反应放出等体积H2所需时间的长短顺序是a____b(用“>”、“<”、“=”表示,下同);完全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两种酸的体积大小顺序是a____b。
(2)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填“A”或“B”)。
②95℃时水的离子积KW=___________________。
③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④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5、I.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可知:
(1)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有____组。
(2)试预测N的空间构型为____。
II.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见图)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
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表:
| I1 | I2 | I3 | I4 | I5 |
电离能/kJ·mol-1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13630 |
(3)M是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____,配位数为____。
(4)基态Ti3+中未成对电子数有____个;与Ti同族相邻的元素Zr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钛元素最高化合价为____。
(5)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数为____,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6)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
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____个。
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表:
离子晶体 | NaCl | KCl | CaO |
晶格能/kJ·mol-1 | 786 | 715 | 3401 |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
36、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元素⑩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
(2)表中所给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⑥、⑦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更小的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下列关于元素③、④分别与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B.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
C.分子的VSEPR模型相同,空间结构也相同
D.④与①形成的分子的键角比③与①形成的分子的键角更大
(4)元素④、⑤的第一电离更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元素②与元素⑦形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