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下列3种物质: ① 乙烯 ②苯 ③乙酸中,请回答:
(1)②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③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与CH3CH=CH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铝电极在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
1 | Mg、Al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C(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Mg、Al | 氢氧化钠溶液 | 偏向Mg |
5 | Al、Zn | 浓硝酸 | 偏向Al |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②石墨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_______,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4、(1)有以下6个反应(反应条件略):
A.2Na+2H2O ═2NaOH+H2↑ B.CH4+2O2 CO2+2H2O
C.KClO3 2KCl+3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E.Na2O+CO2 ═Na2CO3 F.CO2+C2CO
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
(2)根据反应: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Fe3++2Br-,③ Br2+2I-===I2+2Br-,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②某溶液中含有Br-、Fe2+、I-,为了氧化I-而不影响Br-和Fe2+,选用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③I2与Br-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
A.能 B.不能
5、实验室中的氢氢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因密封不好会变质,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为了检测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可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____,若有_____现象发生,则说明烧碱溶液已经变质。
6、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和
气体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两种气体等体积混合后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7、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CO2 ④H2SO4 ⑤NaOH溶液、 ⑥盐酸、 ⑦K2SO4溶液、⑧酒精、⑨熔融状态的KNO3 ⑩BaSO4
(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③各代表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Fe2O3与物质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 FeCl3溶液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 FeCl2溶液→Fe(OH)3浊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关于科普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①硬水”,是指水中所溶的矿物质成分较多,尤其是钙和镁。硬水中钙镁离子的一种存在形式是②、
,它们往往是溶解于水中的③
与岩石中的相关物质作用形成的,加热时形成
、④
、就是通常所说的“水垢”。水壶、暖瓶中的水垢可以用少量食醋(有效成份⑤
)浸泡后除去。
已知:i.(醋酸)是一种一元弱酸;ii.硬水中含盐量通常以硬度表示:硬度单位是度,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毫克的氧化钙。
(1)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用食醋除水垢时④与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某水样经测定其硬度为5.6,其浓度相当于___________
的溶液。(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指明应加入的试剂,写出有关方程式。
(1)Fe粉(Al粉):试剂___离子方程式___;
(2)FeCl2溶液(FeCl3):试剂___离子方程式___;
(3)Na2CO3固体(NaHCO3):化学方程式___。
11、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实验室采用“固固加热”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亚硝酸钠(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误食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写元素名称)
(3)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NO和CO反应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请完成一定条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制备硝酸主要有三步转化过程如下:
反应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每生成1mol HNO3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NA。
12、溴、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Ⅰ.实验室按如下实验流程提取海带中的碘。
海带→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的
溶液
(1)上述实验流程中灼烧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下同),萃取分液在_______中进行。
(2)“氧化”时加入和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检验氧化后的溶液中存在碘单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填名称)溶液。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上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流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4)A装置中通入a气体通常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入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6)B装置的作用是收集并还原溴,则气体b为_______。
(7)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13、(1)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_____ ,质量是____,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
(2)含有0.4 mol Al3+的Al2(SO4)3溶液中所含SO4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3)等质量的SO2和SO3中, 硫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
(4)配制100 mL 0.2 mol/L CuSO4溶液,需要CuSO4·5H2O质量为__________ ;0.5L0.5mol/L FeCl3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14、某学习小组用铁泥(主要成分为、FeO和少量Fe)制备
纳米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步骤⑤中,相同条件下测得的产率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发生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向滤液A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否证明滤液A中一定含有Fc²⁺,并说明理由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完成后需再加热一段时间除去剩余,目的是________。
(4)浊液D中铁元素以FeOOH形式存在,写出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设浊液D中FeOOH的物质的量为amol,滤液B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bmol。为使的产率最高,则
_______(填数值,精确至0.001)。
15、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改铁片为铁粉 B.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C.滴加少量 D.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2)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石墨棒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石墨棒为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石墨棒上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移向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若反应产生
气体(已换算成标况下),则理论上消耗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
。
(3)实验后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符合某些要求的化学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以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所选反应中选择其中某个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