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专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也令人体会到化学方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作用。某博物馆修复出土铁器的过程如下:
(1)检测锈蚀产物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
Fe3O4 | Fe2O3·H2O | FeO(OH) | FeOCl |
铁器在具有O2、________等环境中容易被腐蚀。
(2)分析腐蚀原理:一般认为,铁经过了如下腐蚀循环。
①Fe转化为Fe2+。
②Fe2+在自然环境中形成FeO(OH),该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③FeO(OH)和Fe2+反应形成致密的Fe3O4保护层,Fe2+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3、7.8gNa2O2中含Na+物质的量是____,O的个数是_____。
4、(1)把0.2mol X气体和0.4mol 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min末生成0.3mol W。若测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计算:
①2min内用Y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mol/(L·min)
②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将4mol SO2与2mol O2放入4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O22SO3。10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减少20%,计算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3)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C 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l)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 的A的同时生成4nmol 的C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5、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如图所示为乙酸的_______(“比例”或“球棍”)模型,乙酸中所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6、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I是氨的催化氧化,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过程IV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过程V可对NO2进行尾气处理,产物除NaNO2外,还有两种常见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N2和H2合成NH3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H2表示0~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
②第2min末,N2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b.体系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c.N2和H2的浓度比为1:3
d.H2的体积百分数保持恒定
7、完成下列计算
(1)23gNa含有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
(2)9.03×1023个H2分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_______L。
(3)同温同压下,34gNH3和32gO2的体积比为_______。
(4)同温同体积时,容器甲装有4gH2乙容器装有14gN2,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压强比为_______。
(5)同温同压下,32gSO2与44gCO2的密度比为_______。
(6)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密度为1.19g/cm3,该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7)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8)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9)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
8、又称磁性氧化铁,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黑色)可以写成
,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得到棕黄色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化学反应类型)。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后,向沸水中滴亼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___色,即可制得
胶体。
(4)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①写出仪器C、E的名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分离以下混合物应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
a.粗盐和泥沙___________b.花生油和水___________
(2)以下过程主要表现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①热的浓硫酸和铜片等金属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纸张、布片、蔗糖等遇浓硫酸会慢慢变黑________
③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______
10、Ⅰ、从金属锌、氢气、氧气、水、一氧化碳、氧化铜、盐酸中任挑选作为反应物,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
、
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是气体发生剂,是___________(用“电解质”或者“非电解质”填空),其中N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受热分解产生
和Na,则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则在常温常压下,反应
能产生__________L的
。
(2)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若已知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3)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
,请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方法制Fe(OH)2,但一般看不到白色的Fe(OH)2沉淀,原因是Fe(OH)2不稳定,极易被O2氧化生成Fe(OH)3.请回答:
(1)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现象是_______
(2)Fe(OH)2被O2 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欲用同样的装置制得存在较长的时间Fe(OH)2白色沉淀,请设计两种改良方案,减少O2对生成Fe(OH)2的氧化。
①_______②_______
12、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70%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用铜片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SO2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
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3)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的装置是_______,现象为_______。
(4)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能验证SO2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填“I”、“II”或“III”);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可以将试管D中的新制氯水改为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
13、现用Zn与实验室中的盐酸反应制取4.48L H2(标准状况)。
(1)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2.0mol·L-1的盐酸,至少需该盐酸多少毫升?
(2)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7%(密度为1.043g·mL-1)的盐酸,至少需该盐酸多少毫升?
14、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为三种电池的示意图:
图1中碱性锌锰电池正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是未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2Li2O2。探究H2O对放电的影响: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水,放电后检测A、B电极上的固体物质:A极产物:LiOH;B极产物:Li2O2、LiOH,B电极产生LiOH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2Li2O2+2H2O=4LiOH+O2↑或_____。
结论:H2O降低锂-空气电池放电、充电循环性能。
(3)铝离子电池高效耐用、超快充电、高安全性、可折叠、材料成本低等优势。已知图3的正极反应物为CnAlCl4,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4)图4所示装置为电化学气敏传感器,通过电压表示数可测量环境中NH3的含量。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15、S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Ⅰ.探究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a.Na2S2O3易溶于水,能与硫酸发生反应:Na2S2O3+H2SO4= Na2SO4+S↓+SO2↑+H2O
b.浊度计用于测量浑浊度的变化。产生的沉淀越多,浑浊度(单位为NTU)值越大。
【实验过程】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混合后溶液达到相同浑浊度的过程中,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①~⑤所得数据如图2曲线①~⑤所示。
实验编号 | Na2S2O3溶液 | H2SO4溶液 | 蒸馏水 |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V/mL | |
① | 0.1 | 1.5 | 0.1 | 3.5 | 10 |
② | 0.1 | 2.5 | 0.1 | 3.5 | 9 |
③ | 0.1 | 3.5 | 0.1 | 3.5 | x |
④ | 0.1 | 3.5 | 0.1 | 2.5 | 9 |
⑤ | 0.1 | 3.5 | 0.1 | 1.5 | 10 |
实验数据:
【分析与解释】
(1)选用浊度计进行测量,原因是Na2S2O3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生成了_______。
(2)实验③中,x=_______。
(3)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
(4)通过比较①、②、③与③、④、⑤两组实验,可推断: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Na2S2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Na2S2O3溶液浓度的改变影响更大。该推断的证据是_______。
Ⅱ.目前,NaClO溶液广泛地应用于脱硫脱硝。
(5)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喷淋吸收塔装置(如图3),设计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6)如图4为NaClO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η/%)的影响。当温度为50℃,溶液的pH=10,c(SO2)=c(NO)=300 mg·m-3,SO2的脱除效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而NO脱除效率相对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
Ⅲ.研究表明,ZnO水悬浊液能有效地吸收SO2,然后再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
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SO
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
×100%)随pH的分布如图5所示。
(7)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 min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如图6)。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