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一)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5 min 后测得c(D)=0.5 mol·L-1,c(A)∶c(B)=1∶2,C的反应速率是 0.15 mol·L-1·min-1。
(1)B的反应速率v(B)=_______,x=_______。
(2)A在5 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
(3)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开始时之比为_______。
(二)计算下列化学反应的速率:
(4)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
(5)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 =_______ mol·L-1·s-1。
(6)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3、I、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
II、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 KMnO4+ HCl(浓) → KCl+ MnCl2+ Cl2↑+ H2O(未配平)
请配平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KMnO4+__HCl(浓)=__ KCl+__MnCl2+__Cl2↑+__H2O
III、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1)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硝酸没有全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_______。
4、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1)请利用反应“”设制一个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当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24L时,电路中电子转移了_______。
(2)已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电池中有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①这个电极是燃料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另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碱性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利用CO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已知
①
②
③
则CO催化还原NO生成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1)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3的质量比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在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在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_。电离时生成的_____离子全部是___的化合物叫做酸;生成的______离子全部是_____的化合物叫做碱。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现有下列状态的物质: ①干冰 ②NaHCO3晶体 ③氨水 ④纯醋酸 ⑤FeCl3溶液 ⑥铜 ⑦熔融的KOH ⑧蔗糖。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l)写出FeCl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H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今有6.02×1024个CO2,这些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这些分子的质量是_______g,这些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_升,其中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个(NA可取6.02×1023mol-1)。
9、(一)现有以下物质:①碳棒 ②盐酸 ③H2SO4 ④氨水 ⑤熔融KOH ⑥NH3 ⑦CCl4 ⑧CO2 ⑨CH3 COOH ⑩NaHSO4固体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③、⑩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③: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
(二)向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4)则加入盐酸的体积25mL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产生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 mL,混合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2CO3)∶n(NaHCO3)=___________。
10、在下列物质中选择溶于水后可以电离的物质,并写出相应的电离方程式(有几个写几个):①硝酸铵(NH4NO3) ②葡萄糖[C6H12O6] ③氢氧化钡[Ba(OH)2] ④硫酸(H2SO4) ⑤四氯化碳(CCl4)________。
11、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2)我国古代曾采用“湿法炼铜”,并将其反应原理表述为“曾青(天然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印刷电路板是由塑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 “腐蚀液”溶解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根据(2) ,(3)离子反应判断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用醋酸除去水垢(碳酸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II.钢铁等铁制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元素化合物世界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打磨过的细铁丝可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最终生成黑色固体: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也可生成该黑色固体,
(5)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将该黑色固体溶于盐酸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
I.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
,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实验出现蓝
实验序号 | 0.01 | 0.01 | 水的体积/mL | 实验温度/℃ | 出现蓝色的时间/s |
① | 5 | 5 | 0 |
| |
② | 5 | 5 | 40 | 25 |
|
③ | 5 | 35 | 25 |
|
(1)则_______mL,
_______mL。
Ⅱ.实验二:探究KI和混合时生成KCl、I2和
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向5mL 0.1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三等份。
(2)向甲中滴加,充分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出现紫红色,说明有
生成;向乙中滴加试剂_______,若现象为_______,则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Ⅲ.800℃时A、B、C三种气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化如图,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2min内,用C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5)在其他条件下,测得A的反应速率为0.05,此时的反应与800℃时相比,_______(填字母)。
A.比800℃时快B.比800℃时慢C.和800℃时速率一样
13、1 mol CO(NH2)2中含________mol碳原子,________mol氮原子,________mol氢原子,________mol氧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________mol H2O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14、某学习小组将氯气和空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含水的碳酸钠中制备
,然后用水吸收
制备次氯酸溶液。
ⅰ.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能与含水
的碳酸钠反应生成
。
ⅱ.极易溶于水生成
;
的沸点为
,
以上分解为
和
。
(1)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中须控制与空气(不参与反应)的体积比为
,装置
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3)装置中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将制得的溶液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个:①
与
发生中和反应,②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装置D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取
溶液,加入足量
溶液,再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则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
可被
还原成
)。
15、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D中放入浓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G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使用,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