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将“手艺”改为“风味食物”)

    B.如今,我们的个人信息无时无刻在被收集,这些数据被屯集在银行、学校、航空公司、电商平台,甚至快递公司。(在“无时无刻”后加“不”)

    C.由市政府参与打造的第一首我国“家庭与健康”公益歌曲《我们一起回家》已经面世。(删去“由”》)

    D.高邮咸鸭蛋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城市精神和形象带来了新机遇。(删去“和形象”)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江广场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少,喜笑欢颜。

    B.长宁竹海因地制宜,开发出了很多有趣的景点,让人点赞。

    C.李庄古镇文物丰富,那里的木雕塑像做工精细、惟妙惟肖

    D.兴文石海奇峰异秀,怪石嶙峋,形态万千,真是别具匠心

  •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尾去零   灰上瓦   拐弯角   一笔

    B. 失魂魄   笔生花   丢三四   拓不羁

    C. 堂大笑   一而散   闹事起   抬物价

    D. 一呼百   付自如   得心手   运而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请赏析它的妙处。

    【2】重章叠句是本诗的一个重要写作特色,请简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李清照《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他是个面容瘦弱、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片段二】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片段三】他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分析鉴赏】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文段选自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小说,它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不能凭空虚构。

    B.片段一是对中国红军领导人周恩来的外貌描写。周恩来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是斯诺笔下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C.片段二是对彭德怀的描写。他是土匪出身,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D.片段三写的是中国红军领导人朱德。他是一位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的红军将领。

    【2】【分析探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发扬“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请从以上三个片段所描述的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阐述他的身上体现了哪些“牛”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荒漠中的漫游者——生石花

    ①你有见过两块石头中间生长盛放的鲜花吗?生长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中,好似在狂风与滚沙中,缓缓前行的漫游者。这种神奇的植物,名叫生石花。

    ②朵朵如雏菊般黄色或白色的花朵在石头堆上格外耀眼。从地面拾起,这看似是一颗奇怪的卵石,实际却是一种植物,它正在生长。

    ③生石花是石竹目,品种繁多,约有40种,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怕低温,忌强光暴晒,该属植物生长适温为10~30℃,冬季温度不低于12℃。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中性沙壤土中。繁殖方法有播种和分株。

    ④生石花并不是真的生长在两块石头中间。长的像石头一般的是生石花的两片对生联结的肉质叶,通常呈倒圆锥体,叶色白、浅灰、棕、蓝灰、灰绿、红、紫红等;叶楔形、半圆形、椭圆形或球形,对称或不对称;几乎无茎;球状叶表皮较硬,色彩多变,顶部具有深色树枝状凹陷纹路,或花纹斑点,称作“视窗”。植株顶部有一裂缝,裂缝中开花,雏菊状,花白或黄色,花期盛夏至中秋。由肉质叶和花组成的地上部分,从远看就如同两块石头中开放的花朵,所以得来“生石花”一名。

    ⑤为什么生石花不怕干旱,可以在大漠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生长呢?

    ⑥因为生石花宽大的肉质叶储存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在经历干旱时期时,肉质叶就是储仓,土壤干燥时,肉质叶的水分会反哺根系,以保持根系活力。此时生石花的肉质叶会逐渐干瘪,外表布满了褶皱。一旦遇到了雨水,宽大的肉质叶就会迅速吸收水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旱了很久的干瘪生石花遇到了雨水,可以很快饱满起来的原因。

    ⑦在蜕皮期,老皮不是晒干的,而是水分和营养在完成从老叶到新叶的转移,植物开花后直接进入休眠期,新叶在老叶内部发育,随后老叶枯萎,蜕去,并提供营养给新叶。蜕皮末期,老叶完全干枯,新叶则进入生长期。所以这个时候不可以撕皮,撕皮就会导致新叶长不大或长得慢。如果此时处于干旱的状态,那么会更快促进和强化这个转移过程。

    ⑧生石花形态别致,株型小巧,一枚枚如纽扣一般镶在土壤之中。叶形、叶色及花色都富于变化,而栽培又有一定难度。显得既可爱又神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因此成为多肉植物爱好者的收集热点。又因其形如彩石,色彩丰富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

    (选文有删改)

    【1】结合全文,概括生石花的特点。

    【2】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结合第④段内容进行赏析。

    【3】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补全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