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滨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诗歌,所以李白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B.当奥运圣火在深圳传递时,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画面。

    C.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时时刻刻关注着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D.为了防止震后灾区不会发生疫情,卫生部调集了大批专家赶赴灾区,指导防疫工作。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鼓噪 殉职 举世闻名 凶神恶煞

    B.肺俯 腻烦 逝者如斯 挖心搜胆

    C.侥幸 诮骂 悲天鸣人 严阵以待

    D.涵养 拘泥 孤注一掷 鸿遍巨制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A.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B.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

    C.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打了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D.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80%左右。

    B.人与人的不同的相逢,才让彼此的生活轨迹相交,编织成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C.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每个课外成功的学子必须具备。

    D.在激烈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自觉性不够,二是意志力不够。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分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如何描写诗人形象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20分每空0.5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

    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或名言警句两句。

    (1)  

    (2)  

    (3)《桃花源记》作者是_____代_______(名),自号_______。

    课文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淀》是__________派创始人__________写的,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另一篇小说《__________》。

    (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三年》等

    (6)《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课文中点明作者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交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家,作品_《________》,

    课文中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9)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有时离我家很远的地方,……”选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选自其唯一一部散文集《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一篇文章《__________》也选自该散文集。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前,编辑科洛索夫曾想把书名改为《保尔·柯察金》,遭到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激烈反对,他认为“英勇的性格在斗争中培养起来,正如钢铁‘在猛火和暴冷中’炼成起来一样”,坚决维护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观——“炼”。请结合保尔的具体经历,围绕“矛盾”或“斗争”说说你对书名中“炼”字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说明文,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导“约之以礼”,墨家倡导“节用”,法家倡导“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直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综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文章以___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唐朝前期:①___________ 宋朝:②___________   明朝:③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④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请以“__________的味道”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如“幸福”、“怅惘”、“家乡”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2)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自然的音籁,丝竹的旋律,歌手的演唱,是美的;父母关爱的唠叨,老师温柔的叮嘱,朋友关心的问候,也是美的……

    请以“最美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