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针对表中10种元素及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用元素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以下空格。
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2 |
|
|
| ① | ② |
| ③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 ⑧ | ⑨ |
4 | ⑩ |
|
|
|
|
|
|
(1)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其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_。
(2)碱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_______,酸性最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_______,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
(3)能够比较⑧与⑨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
a.氢化物酸性⑨强于⑧
b.⑨单质能与⑧氢化物反应得到⑧单质
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⑨强于⑧
d.单质与反应⑨比⑧更容易
(4)某兴趣小组甲同学尝试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以比较①⑦⑨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甲同学使用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乙同学认为以上设计存在错误,请分析乙同学的理由_______。
3、下列物质:①Cu②NaCl晶体③NaHSO4④CO2⑤水⑥HCl⑦H2SO4⑧Ba(OH)2⑨C2H5OH⑩NaCl溶液。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的是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①NaHSO4___。②NaHCO3___。
(3)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写出NaHSO4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反应:___。
②写出Fe2O3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___。
③写出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___。
4、标准状况下,现有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a.体积:②>③>①
b.物质的量:②>③>④
c.质量: ②>③>①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
5、根据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确定元素的种类。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5)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6)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是__________。
(7)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8)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9)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10)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6、有下列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④饱和食盐水 ⑤HCl
⑥Na2CO3.10H2O ⑦酒精 ⑧熔融的KCl ⑨明矾 ⑩液氨
(1)可导电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属于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硫酸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图中甲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性质为_______。
(2)当铜片与浓硫酸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并未出现蓝色溶液,而是看到白色固体,请写出检验白色固体的方法_______
8、(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化学方程式中a:b:_______。
②1~3min内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
B.P的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2)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①经5min后A的浓度为_______。
②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③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④x的值为_______。
9、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50 mg·kg-1。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 000 kg,若庄KI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10、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
硫酸: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铵: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亚铁: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
11、I、下列七种有机物中:
①CH4
②CH2=CH2
③
④CH3COOH
⑤HOCH2CHO
⑥CH3CH2CH2CH3
⑦葡萄糖
⑧蛋白质
⑨淀粉
(1)可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同系物的是 。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4)易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II、在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 和2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A(g)+5B(g)4C(g)+6D(g),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
(5)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6)A的转化率为 。
(7) 不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的同时生成2n mol D的状态
B .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E.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F .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的状态
1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
(2)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
(4)利用Fe(OH)3胶体进行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若向其中加入浓盐酸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用必要的文字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解释此现象_____。
13、取镁铝合金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和NaOH溶液,合金全部溶解并得到标准状况下H2分别为5.6L和3.36L。试计算:
(1)每份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
(2)该合金中镁铝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
14、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基本工业产品,工业上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
I.路布兰法——其生产原理:用硫酸将食盐转化为硫酸钠,将硫酸钠与木炭、石灰石一起加热,得到产品和硫化钙。
(1)请写出上述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
II.索尔维制碱法(又名氨碱法):以食盐、氨气(来自炼焦副产品)和二氧化碳(来自石灰石)为原料,首先得到小苏打,再加热分解小苏打,获得纯碱。
侯德榜制碱法(又名联碱法)——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2)两种方法的沉淀池中均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X是____,Y是____(填化学式)。
(4)Z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排出液W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
(5)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氨要循环使用,但不需要补充,在母液中加生石灰前先要加热的原因是____。
(6)根据联碱法中从滤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得结论正确是___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加入食盐细粉,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Na+的浓度,使NaHCO3结晶析出
(7)联碱法相比于氨碱法,氯化钠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
15、锌锰废电池中的黑色粉末包含碳粉、Fe、Cu、Ag和等物质,从中回收、精制
的工艺流程如图。
(1)的电子式为_______。
(2)“灼烧”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
(3)“酸浸”过程中,Fe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NO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浸取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4)“还原”过程中,溶解生成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溶解一定量的
,
的实际消耗量比理论值高的原因是_______。
(5)若将收集到的NO和混合,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若此混合气体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则收集到的NO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