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绚丽(xuàn) 诬蔑 襁褓(qiánɡ) 出类拔萃
B. 缅怀(miàn) 荣誉 剥削(xuē) 不知所错
C. 拙劣(zhuō) 枯燥 萦绕(yín) 不修边幅
D. 埋没(mò) 关键 挚爱(zhì) 相辅相成
4、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至2021年3月22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046.3万剂次,接种人数稳步增大。修改:把“增大”改为“增强”。
B.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修改:将“水平”改为“能力”。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修改:将“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D.随着互联网医疗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使医药电商、医疗信息化等多个区域成为资本热捧的“新宠”。修改:删去“随着”或“使”。
5、阅读《卖炭翁》,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刻画,表现了卖炭翁吃苦耐劳的精神。
B. “把”“称”“叱”“牵”四个动词,描绘出宦官的蛮横。
C. “惜不得”写出了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D. 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换一车炭,揭露了当时宫市掠夺的本质。
【2】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积累与应用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5)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6)《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 , 。
(7)《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勾画出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句子是:
, 。
(8)《无题》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情思缠绵沉痛,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千古绝唱的句子是: , 。
(9)《水调歌头》中用反诘语气、埋怨口吻向月亮发问,体现“月圆人不圆是憾事,怨月引起人的离愁”的句子是: , ?
(10)《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作者从反面证明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语句是:
, ,国恒亡。
7、根据要求填空。
(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______》 、《尚书》《________》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2)《经典常谈》通过《说文解字》给我们介绍了古人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即"六书”。“六书”是指象形、_______、指事、假借、________、转注等。
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二十四节气简介
①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②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标准,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③“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逢。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④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链接材料一】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春”,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
“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立春”之日,冬奥会开幕,也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
开幕式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灵感,倒计时短片中,精美多样的视频内容,配合隽永优美的古诗词,从雨水(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开始,到立春结束,每一帧都是电影大片级。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令人震撼之美!
【链接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宋英杰是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他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早已浸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近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应用与传播,积极促进气候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1】选文中第①段加点字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在【链接材料一】提到的冬奥倒计时短片中,你认为下面哪句诗句适合用在二十四节气中“雨水”这一节气中?(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B.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二首·其一》)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将“二十四节气”申遗。(写两点即可)
9、假如要你向外地的游客介绍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请你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