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铝②蔗糖③SiO2④H2SO4⑤NaOH⑥FeSO4溶液⑦Ba(OH)2⑧氢氧化铁胶体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2)向⑥中加入少量⑤的溶液,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若在⑧中缓慢加入⑤,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③和⑤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③与⑥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3、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铝,②纯醋酸,③CO2,④H2SO4,⑤NaOH,⑥硫酸铜溶液,⑦熔融的NaCl,⑧NaHSO4,⑨硝酸钾晶体,⑩乙醇。
(1)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
(2)向⑥中加入⑤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 (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3)②与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可用离子反应H++OH-=H2O表示,请写出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
4、(1)向Ba(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钡离子沉淀完全,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
(2)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2KClO3+4HCl═2ClO2↑+2KCl+Cl2↑+2H2O
(3)配平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___
Mn2++ ClO+ H2O═ MnO2↓+ Cl2↑+ 。
5、有X、Y、Z三种元素,X、Z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X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生成XZ,XZ极易溶于水,在水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Y是一种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加热时,Y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淡黄色固体M。
(1)试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Z______。在实验室,少量Y通常保存在______里。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室制Z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M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Z的单质时,为了防止其污染空气,通常用____(填化学式)溶液吸收尾气。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是城市的污染源之一,其主要成分为NO、CO、SO2等,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CO与NO均转化为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填化学式)。
(2)排放到空气中的SO2在氧气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降落,形成硫酸性酸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采用石灰石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其主要原理为CaCO3吸收SO2,同时与空气作用生成石膏(CaSO4),写出此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研究氮的循环对生产、生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氮的循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化石燃料的燃烧通常不释放氮氧化物
C.植物秸秆的燃烧会释放氮氧化物,参与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4)通常市售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70%,密度为1.42g·cm-3,则c(HNO3)=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mol·L-1,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的做法是_______。
7、在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现象是:___________;从碘水中萃取出碘单质,能否用酒精做萃取剂,并做出解释:___________;萃取过程是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萃取操作所用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设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
试回答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生产一系列物质(见图)。
(1)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___________(填“大”、“小”或“不能确定”,下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碱性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用氯气生产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氯气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0、把Cl2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Cl2 +8NH3=6NH4Cl +N2
(1)用双线桥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
(2)发生化学反应的Cl2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Cl2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
(3)若反应中有6.8克氨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中有生成氮气的质量为_______。
11、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①氧化钙与水反应;②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发生的反应;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发生的反应;⑥与
的反应;⑦干冰汽化。
(2)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M溶于水___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是放热反应。
(3)2022年2月18日,“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发展碳捕集与利用的技术,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实现CO2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碳减排技术。CO2加氢(RWGS)制合成气(CO)
RWGS反应:
反应ⅰ
副反应:
反应ⅱ
①已知:
则___________。
②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燃料之一是乙醇,l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30.0kJ热量,写出乙醇燃烧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2、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
A B
C
D
利用以上装置,可以按以下实验方案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已知甲苯和甲醇均为有机溶剂,有机物大多能互溶)
(1)装置A中仪器①的作用是_____,流程中使用装置A的是操作___(填“a”、“b”、“c”或“d”,下同)。
(2)流程中使用装置B的是操作____,在该操作中,震荡仪器时,为了避免因液体挥发而导致内部气压过大,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填写具体的操作方法)。
(3)流程中使用装置C的操作是___,若所得沉淀不溶于水且需要洗涤,则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_。
(4)流程中使用装置D的操作是_____。
13、(1)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Na2Sx与 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100 mL 1.7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后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c(OH-)=0.1mol/L (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ClO-和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请回答:
①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___mol。
②若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氯气,制备尾气中的氯气所消耗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14、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63%的浓(密度为
),配制480mL0.50mol/L稀
,并探究稀
与下列部分物质的反应。①石灰石 ②氧化铜 ③二氧化硫 ④NaOH溶液 ⑤铁丝 ⑥碳酸氢钠 ⑦氯化银 ⑧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2)用该浓配制480mL0.50mol/L稀
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应量取浓硝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图为溶液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若进行操作a时俯视刻度,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4)物质①~⑧中,常温下可导电的物质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为________。
(5)基于的类别推测,其能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写出稀硝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6)该小组同学推测稀可与物质③反应,其将一定量的物质③通入3mL稀
中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检出了
,查阅资料知稀硝酸被还原为NO,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5、现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相应的实验流程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实验流程中①②③步骤均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C是____________。
(5)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填化学式),并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