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现有10种物质:①稀硝酸;②CO2;③NH3∙H2O;④熔融 NaHCO3;⑤CaO固体⑥Cu;⑦蔗糖;⑧ Fe2(SO4)3固体;⑨酒精; ⑩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填序号,下同),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⑧的电离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
3、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2)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产生0.1molCl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下列图像中,纵坐标为沉淀物的量,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试按题意将相应图示的字母填入下列空格。
(1)表示饱和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的是_________
(2)表示饱和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的是_________
(3)表示饱和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的是_________
(4)表示向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的是_________
5、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______。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______。
(3)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______。
(4)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5)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NaHCO3溶液。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6、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完成转化Ⅲ需要 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F﹣F、H﹣H、H﹣F,稳定性强的是 ___________;计算可得:H2(g)+F2(g)=2HF(g)△H=___________;
(2)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1mol白磷(P4,s)和4mol红磷(P,s)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E表示能量)。
P4(白磷,s)=4P(红磷,s)△H ___________0(填“>”或“<”),物质的稳定性:白磷 ___________红磷(填“>”或“<”),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P(红磷,s)+5O2(g)=P4O10(s)△H=___________kJ•mol﹣1
(3)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kPa时:
Ⅰ.2Na(s)+ O2(g)=Na2O(s)△H=﹣412kJ•mol﹣1
Ⅱ.2Na(s)+O2(g)=Na2O2(s)△H=﹣511kJ•mol﹣1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7、0.5mol H2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O原子__________个,与__________g CO2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8、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
(1)常温下,可用铁或者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硝酸,说明浓硝酸具有________性。
A.酸性 B.强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2)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硫酸铜。下列制备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Cu+H2SO4(浓)→CuSO4 ②CuCuO
CuSO4
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反应:2Al+6HCl=2AlCl3+3H2↑,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当有10.8克铝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10、已知氯化钠是海水中含量较多的物质,试回答: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钠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氯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11、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有三个电子层,其中最外层电子数占总电子数的1/6;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请填写下列空格:
(1)请写出A的元素符号______;
(2)C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3)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元素相比较,A元素的活泼性较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
A.将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冷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试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5)写出D的氢化物与C的单质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1)FeCl3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2)为探究在
制取
反应中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向试管中加入
溶液,静置几分钟,无明显现象;滴加2滴
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加
溶液反应
后,
的浓度变为
,则20min内H2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H2O2是实验室常见的强氧化剂,在医疗上可用作消毒剂等。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表所示实验。填写表中空白内容:
试管编号 | 实验目的 |
| 温度 | 水的体积/mL |
| |
质量分数 | 体积/mL | |||||
I | 为编号Ⅱ实验的参照 | 12% | 5.0 | 常温 | 0 | 0 |
Ⅱ |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2% | 5.0 | 60℃ | 0 | 0 |
Ⅲ | 为编号Ⅳ实验的参照 | 4.0% | 5.0 | 常温 | ①____ | 0 |
Ⅳ | ②___ | 4.0% | 5.0 | 常温 | 0 | 1.0 |
(4)如图装置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
①该电池的正极是电极___________(填“a”或“b”),负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时,当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时,消耗的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__。
13、用20gNaOH配成250mL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取出5mL该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其中含NaOH的质量为 ______
该100mL溶液可以跟
的硫酸溶液 ______ mL完全中和生成
.
气态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已知同温同压下10mLA受热完全分解生成
和10mL
,则A的化学式为 ______ .
14、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
(1)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通常要采用稀硫酸来进行溶解,若实验室需要配制2.0mol/L的稀硫酸500mL,则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_____mL。
②浓硫酸用于配制稀硫酸时,需先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
③在配制上述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填标号)。
A.该学生在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C.稀释浓硫酸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立即完成后面的配制操作
D.在烧杯中稀释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2)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
等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完善并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
□_____
□
□
□_____
(4)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和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
溶液反应从而被吸收,则
、
、
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在20.00mLmol/L的溶液中,加入0.195g锌粉,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B.
C.V
15、氯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B、C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Ⅱ:利用实验Ⅰ制得的氯气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的性质探究。
已知:G中为干燥的有色布条、H中为紫色石蕊试液、I中为淀粉碘化钾溶液(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3)G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___________。
(4)H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5)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