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六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B.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因为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

  •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阳光明媚”“暴风骤雨”“鉴赏水平”“拨动心弦”是四个常用短语。(分析: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 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分析:“扬州是名城”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 2018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分析:这一句的宾语是“一带一路”。)

    D. 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分析:这句话标点使用错误。)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diàn)农 教huì息(zhì ) 深)痛疾

    B.juān)刻 胆quèkuì)退 jīn)疲力尽

    C.pín)临   tuí)唐 婆suō)   一丝不gǒu

    D.juè)强   遏制() 鲜) 自出心cái

  • 4、下列说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优美散文。

    B. 《纪念白求恩》阐述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C. 《邹忌讽齐王纳谏》运用讽喻的写法。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 《想和做》的中心论点是从实际出发,是想和做联系起来的一条路。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有景,有人,有村落,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

    B.颔联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的寻常事物,写出了不寻常的意境。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村人农事的繁忙,展现了农村丰收的盛景。

    D.诗歌构思奇巧,围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诗人在村里村外的见闻。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借景抒情是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诗人们也喜欢用“美景”来渲染“思乡”这个永恒的主题。如崔颢在《黄鹤楼》中以登楼所见的明丽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再如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摹的江上月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若仙境,却又平添了几分乡愁。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傳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深厚的爱,既有为人处世的教导,又有艺术修养方面的指点。以下是摘自《傅雷家书》的。哪一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鸣?请你以你的生活体验或审美体验为例,来印证这一句话。

    ①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②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③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

    ④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⑤自己没有强烈的感情,如何教看的人被你的作品引起强烈的感情?自己胸中的境界倘若不美,人家看了你作品怎么会觉得美?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百科知识》201503.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2】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3】文章第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在课文中,我们读到过花朵芬芳的缅桂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生活中,处处都有树的存在。栽在客厅大花盆里的发财树,长在校园里的玉兰树,立在路边的梧桐树……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棵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

    请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