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百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

    B. 《桃花源记》描绘的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C. 《大雁归来》选自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代表作《沙乡年鉴》。

    D. 《卖炭翁》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航天员之所以圆满完成任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执行航天任务前接受了科学有效的训练。

    B.不管研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C.经营者要明白,只有充分尊重用户的合法权益并提供良好服务,企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空间。

    D.回首这不平凡的几年,全面深化改革的走势图清晰呈现,一张亮丽的改革成绩单不负众望。

  •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B.线上教学高质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改进教学方法。

    C.“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D.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加强国民的生活质量。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传承戏曲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呐喊》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小说集。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船来到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三、四句以移动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由蜀地到荆州,两岸的地势由平原过渡到山地。

    C.七、八句采用拟人手法,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D.这首诗明丽流畅,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呈现的画面。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给下列古诗文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东皋薄暮望, (《野望》王绩)

    (2)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   ,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黔娄之妻有言:     (《五先生传》陶渊明)

    (6)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刘桢)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虽有惜别之意,但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尤其是     成为千古名句。

    (8)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而且还有,我的天,还悬赏五万元要他的头啊!

    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快乐得跳起舞来。他被这有趣的局面所鼓舞,就无法压制他的兴奋;他,这著名的“共匪”,现在是生活在敌人的营幕之中,拿他的鼻子碰着到处密布的侦探呢。

    (2)不过我急于把它找回来的直觉,是绝对正确的。因为第二天蒋委员长突然到西安来了。这天的早晨街上完全断绝了交通。通到城里去的所有道路,都排列着宪兵和军队,沿路的农民都被从家里赶了出去,有几家看不上眼的小屋也完全被拆毁。那时候我们的汽车要通过那条路到渭水,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条路接近高度警戒着的飞机场。

    委员长的到临与仍旧新鲜地留在我的脑子里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等在红色中国的街道上闲庭信步,形成了一种不易忘掉的对照。委员长并没有被悬赏通鲜,这生动地表明谁怕百姓,谁相信百姓。但是即使在西安为了保护委员长的生命而布置的一切,仍被证明并不充分,因为在保卫他的这一军队内部,也已有他的很多敌人。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选文A中的邓发见“我”的任务是什么?

    【2】原著具有鲜明的态度,请从选文(1)和选文(2)中各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3】《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A、B两项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要介绍,60字左右。

    [示例]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

    A周恩来 B.彭德怀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唾在办公室。许是忘记了,他竟没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了,也不再逃课了,甚至开始亲近潘老师。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1】阅读文章,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被抓住后罚写检查:_____________潘老师;

    ②潘老师放学给“我”补课,看“我”吃泡面,“我”看他批改作业:_____________潘老师;

    ③潘老师冒雨来上课,“我”盼望快点下课:_____________潘老师;

    ④潘老师去世后,“我”想起许多往事,夜晚梦到了潘老师:感念潘老师。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面的句子。

    (1)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4】阅读文章,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有什么好处?

    【5】文章以梦境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一:

    一个班级、一个小组、一个运动队,都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或一起学习,或一起活动,或一起生活,共享欢乐,分担忧愁。

    请以“我的好集体”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