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消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
B.作为一篇微型小说,如果在情节上不能做到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不足以吸引读者。
C.极端势力接二连三制造恐怖袭击,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深恶痛疾。
D.近年来,日本政府屡屡突破“和平宪法”,不断扩充军备,明明是军国主义思想抬头的表现,却美其名曰:“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姐姐虽然在高考中落第了,但她并没有放弃。
B.这部电影内容枯燥乏味,直看得人恹恹欲睡,哈欠连天。
C.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游客络绎不绝。
D.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断的搬家,让他苦不堪言。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变色龙》《窗》的作者分别是苏联的高尔基、契诃夫和澳大利亚的泰格特。
B. 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与清朝林嗣环的《口技》都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C. 范进和孔乙己,同为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而孔乙己迂腐麻木、偷窃懒惰中不乏善良正直,范进则显得委琐懦弱又圆滑世故。
D.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全文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新农村建设点、示范镇的建设都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使示范点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B.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是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C.在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孩子们语调抑扬顿挫,感情表达淋漓尽致,可谓入情入境。
D.债务危机爆发后,“占领华尔街”运动又开始蔓延全国,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呀!
5、阅读诗词,完成各题。
雪 诗
张孜〔唐代〕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①四壁。
到处爇②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③,蘸甲④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⑤劈。
注释:①椒:植物名,其籽实有香味,封建社会,富贵人家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泥:用如动词,以泥涂抹。②爇(ruò):烧。③金丝:泛指乐器。丝,丝弦。④蘸甲:古人饮宴,酒要斟满,举杯喝酒时,指甲能沾到酒,这里的“蘸甲”指斟满酒。⑤皴(cūn) :皮肤因受冻而开裂。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以“长安”开头,表明所写的内容是唐朝京都的见闻。“大雪天”,说明季节、天气。诗人形象地用“鸟雀难相觅”来说明雪大的程度,大雪纷飞,迷茫一片,连鸟雀也迷失了方向。
B.“其中”二字过渡,从大雪天的迷茫景象写到大雪天“豪贵家”的享乐生活。“捣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捣碎,与泥混合,涂抹房屋四壁。
C.“到处爇红炉”两句,写室内的陈设。“红炉”可以驱寒,“罗幂”用以挡风。红炉“爇”而“到处”,言其多也;罗幂“下”而“周回(周围)”,言其密也。这表明因室外雪大,风猛,天寒,所以椒房之内,也是一片凄骨寒冷。
D.诗的结尾,笔锋一转,“手脚生皴劈”,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口子。这两句扣住大雪天“鸟雀难相觅”这一特定环境。
【2】结合诗文,分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一种手法即可)
6、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8)__________,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9)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10)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1)以上这段文字出自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2)本书作者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说起来,那已是近六十年前的事了。
②那时我也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因弟妹年龄小,父亲在县城教书离家远,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个小脚女人支撑,我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上学,而是在家帮衬母亲。我是个女孩,又是未成年人,在队里只能算半个劳力,一天挣六个工分。尽管如此,我除了在家引小弟外,只要天不下雨,就坚持下地劳动。生活过得劳苦而无意趣——忽然,有一天,村人说上戈街有唱戏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向母亲闹着去看戏。母亲没办法,只好应承了,只是要我带着小弟,这样她可以下地干活了。
③带弟弟到十来里外的街上,要翻两道岭,过两道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无奈自己太想去,就只能带着弟弟上路了。一路上,抱一会、背一会再哄着小弟走一会,走不动了就再抱再背再哄他走——等到了上戈街找到戏园子,早已是人头攒动,看不见台上。我凭着个子小就背着弟弟往前台挤,好不容易挤到前头,累得满头大汗。幸好一坐着木凳的老者,往边上移了移,让出半个位来,我就抱着小弟挎坐上去、伸长脖子往台上看,正看到热闹处,小弟又闹腾起来,一会说肚饥,一会说口渴,一会又说要撒尿。哄不乖,只得背着又往外出,好不容易挤出戏场,才发现小弟在我背上睡着了,望着弟弟迷迷糊糊的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再次准备往回挤时,有人说,散场了!
④来街时母亲给了两毛钱,是让给弟弟买吃的。我随着外出的人流来到街上,在唯一的国营食堂里用一毛钱买了两个包子,另一毛买了十个糖块,就带着弟弟往回走。有糖吃,小弟也精神听话了许多,他走一段路,我就给他一块糖,糖给完了、我就学着唱戏人的样子,胡乱唱着哄他,就这样走走停停,唱唱走走,快到村时,天也都快黑了,母亲正在村头场边焦急地等着。
⑤这就是我第一次看戏的经历,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戏曲却像种子一样根植于我青春少年的心灵!
⑥后来,为了照顾家里,父亲从县城学校调回家乡中学教书,学校成立了宣传队,父亲担领队长。他不但会拉大弦,还客串演“日本军官”,父亲个子不高,人又微胖,再加上脸黑,他演的“鬼子”惟妙惟肖,一时竟传为佳话。每当父亲带队外出演出,我都会和村里的女伴们相约跑去观看。那时候,主要演“样板戏”,戏里的“新四军女战士”都是我们女孩子崇拜、模仿的对象!
⑦这些往事虽然过去许多年了,但爱看戏、尤其爱看家乡地方戏的爱好却始终没变。
⑧如今,连我最小的孙子也上初中了,他每天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看着孙子投入的样子,我都会感慨:社会真是进步了、发展了,现在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像我当年那样为看一场戏、带着弟弟越沟爬坡走十来里的山路!
⑨也许和年龄有关系,越来越喜欢安静。自然我有自己安享晚年的方式。当孙子上学或不在家的时候,我都会打开电视,调到“戏曲频道”,浸沉在安闲美好的戏曲世界里。
(作者:李彩云。选文有删改)
【1】文章先后写了“我”人生中三次看戏的经历,请分别概括出来。
【2】“我凭着个子小就背着弟弟往前台挤,好不容易挤到前头,累得满头大汗。”品析句子中加点词。
【3】第二段写“我”在家带着小弟和坚持下地劳动的故事,有何意?
【4】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请结合文章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汪曾祺评价自己:“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只要心中有温暖,无论记事还是记花鸟虫鱼,字字有暖意。他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给人间“送小温”。
人间小温存在于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父亲的背影,是温暖朱自清的一道风景;居里夫人美丽的人生,是温暖世人的一张魅力;昆明明亮的色彩,是温暖汪曾祺的一段时光……
请以“人间小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记叙经历,抒写感受;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