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琼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图2中的图片所反映的时代,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               ②《步辇图》                 ③《史记》                  ④京剧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 2、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菜

    C.文化知识逐渐普及

    D.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 3、新石器晚期,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一个由许多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头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野猪的头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的“玉猪龙”;仰韶文化遗址中人们发现一个墓室中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这反映出该时期(     

    A.礼文化开始形成

    B.宗教色彩浓厚

    C.中华文明的特点

    D.手工业的产生

  • 4、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取材于释迦摩尼降生的故事,但画中侍女与官员的衣着、造型与盛唐的宫女、官员十分相似;敦煌石窟的壁画也多借汉地的人物故事阐述佛学的道理。这说明唐代绘画(       

    A.以宗教画最为繁盛

    B.取材范围得到扩展

    C.融合中外文化元素

    D.助推三教并行潮流

  • 5、元朝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且实行四等人制: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汉族人民又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历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儒生的地位仅在乞丐之上,这一政策带来的客观影响是(     

    A.加剧民族矛盾

    B.市民阶层壮大

    C.削弱中央集权

    D.促进元曲发展

  • 6、中共一大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家私有制”。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表明,中共一大(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工人运动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步

  • 7、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提升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B.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D.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

  • 8、元朝地方设行中书省,在划区时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划分疆界的故例,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此举意在(     

    A.促进民族团结

    B.加强险要之地的经济开发

    C.加强中央集权

    D.大力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 9、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有可能最早食用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 10、“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为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据此可知,敦煌壁画的显著特征是(       

    A.以人为本

    B.多元融合

    C.题材单一

    D.色彩朴素

  • 11、唐诗内容的广泛性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可以说,唐诗是唐代社会的一部生动的艺术的历史。由此可见(       

    A.学术研究应回归世俗生活

    B.三教合一赋予唐诗丰富内容

    C.倡导以唐诗解决现实问题

    D.社会政治经济影响文学艺术

  • 12、如图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些工程在当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构建京畿区的军事防卫圈

    B.保障政治中心物资供应

    C.加强关中各地的经济交流

    D.利用黄河资源灌溉农田

  • 13、据官方统计,上海的人口从1853年的54.4万人,猛增至1865年初的69万人,新增人口主要分布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分别增长8.2万和5.5万。导致这一时期上海人口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民族工业的兴起

    C.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

    D.外国资本的涌入

  • 14、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15、《资治通鉴》记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由此可知两税法(     

    ①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   ②不再征收人丁税

    ③增加了税收名目          ④一年分两次收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6、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

    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牵制中书门下

  • 17、虞云国在《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的转型》中提到,唐宋变革使得唐宋社会结构全面平民化……文学艺术在题材内容上的世俗化走向、个性化诉求以及民族意识的注入,无一不是这些大趋势的直接投影或间接折射。宋元文学艺术走向世俗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扩大的社会需求

    B.知识分子们仕途无望

    C.工商市镇经济的兴起

    D.受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 18、明代坊刻遍地开花,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尤其是金陵、建阳两地汇集了以刊行通俗文学类书籍而闻名天下的许多书坊,如刊行戏曲剧本的金陵唐氏富春堂,刊行通俗小说的建阳余氏三台馆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世俗文学发展

    B.印刷技术进步降低刊印成本

    C.陆王心学盛行学界尊崇个性自由

    D.西学东渐促使传统文化嬗变

  • 19、1265年,忽必烈册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并让其兼任宣政院的主要官员。另外忽必烈也册封西藏噶举派、宁玛派、布顿派的一些高僧,并授予他们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忽必烈的这些做法(       

    A.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

    C.促进了西藏内部的统一

    D.开启了西藏封建化进程

  • 20、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文艺工作者编演了大量的活报剧。这些活报剧摆脱了舞台的限制,表演场地几乎没有局限性,可在街头、广场、田间等公开表演,所面对的观众群体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绅等各阶层。这些活报剧的编演(     

    A.推动传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B.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意在激发工农建设边区的热情

  • 21、“正泰橡胶厂劲头高,全厂的职工把决心表。三年赶上邓禄普(英国轮胎)呀,我们一定做得到。”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 22、明清时期,某一举措使皇帝直接处理地方事务,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和吏治状况,便于皇帝做出决策。该举措是(     

    A.废除丞相

    B.成立内阁

    C.确立奏折制度

    D.设立军机处

  • 23、1872年,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公开向社会招股筹集资金。此后,从1877年—1883年间,先后有苏、皖、鄂、鲁、滇、桂等省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19家洋务企业竞相效仿,形成了股份制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说明(       

    A.股份制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B.洋务运动实现了“求富”目标

    C.洋务企业尝试近代化经营

    D.清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二、 (共1题,共 5分)
  • 24、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

    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

  • 26、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已经使用天然火,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 27、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

  • 28、金朝的统治

    (1)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________

    (2)统治: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________”的制度。(兵民合一)

    (3)鼎盛:12世纪后期________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

    (4)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 29、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

     

  • 3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革命。

  • 31、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是《____________》。

     

  • 32、外交理念:中国追寻_________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①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__,构建整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②深化同______关系。③中国与_____形成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④中国同_______之间也相互增进了了解,加强合作。

  • 33、西夏

    ①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西夏

    ②其制度基本模仿________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 34、措施

    (1)为________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设立________

    (2)在地方管理上

    ①元朝实行________,它的创立是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的重大变革

    ②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元朝设________、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③在澎湖设置________以经略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

  • 36、武昌起义爆发前,孙中山做了哪些努力?

  •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 38、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美国响应丘吉尔这一“号召”的政策是什么?它在经济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请列举两个六十年代“冷战”的典型事件。

    (3)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国的“威力”受到了哪些国际力量发展的限制?

    (4)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 39、商朝政权

    (1)商朝是怎样建立的?

    (2)什么叫甲骨文?

    (3)商朝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4)商朝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