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把树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现在”“上面”“早晨”“灵魂”这四个词语都是名词:“能够”“应该”都是动词。
C.《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
D.课文《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其作者为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示出一种自然、平静。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的咄咄逼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hè) 酝酿(niàng) 粗犷(kuàng) 棱角(léng)
B. 贮蓄( chǔ ) 对峙(zhì) 吝啬(lìn) 不落窠臼(kē)
C. 抖擞(sǒu) 澄清( chén ) 莅临(lì) 水涨船高(zhǎnɡ)
D. 红晕(yùn) 发髻(jì ) 菜畦(qí) 咄咄逼人(du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高高地翘起的唇沟,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拼搏,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 南昌市开展“美丽南昌•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能取得初步成效的原因,是千千万万南昌市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 , 它也常来倦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C.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炫,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
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
①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致于完全冻结成冰。
②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
③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
④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
⑤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A. ②①④⑤③ B. ③④①⑤②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③②①④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
B.《长津湖》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融入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C.习总书记指出,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
D.同学们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注射新冠疫苗,防止疫情不再扩散。
8、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③”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④与萧艾⑤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⑥,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⑦。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节选)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丛:草木聚生处。③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君子避世,乐在其中,不觉烦闷,即使不为世人所赞同,也不烦闷。④平居:平时。⑤萧艾:野生蒿草,味臭,喻小人。⑥蔼(ăi)然:形容兰花香气很盛。⑦含章以时发者也:人的美在内心,遇到适当之时必发之于外。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兰甚似乎君子 景色甚佳 相谈甚欢
B.自李唐来 自古人知贵兰 自欺欺人 自私自利
C.香远益清 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受益匪浅
D.陶后鲜有闻 鲜艳夺目 鲜为人知 屡见不鲜
【2】翻译两文中的画线语句,并结合全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喜爱菊花。
理解:开篇写晋代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是为了与唐人爱牡丹作对比,以突出牡丹广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理解:此句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独特、高洁的人生态度与追求: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保持操守。
C.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翻译: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这类的杂草没有什么两样。
理解:此句写的是像兰花一样的君子和像萧艾一样的小人住在一起,缺乏自己的特点。
【3】在北宋推崇“君子气节”的大背景下,周敦颐和黄庭坚分别撰写了《爱莲说》和《书幽芳亭记》。周敦颐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黄庭坚认为“兰甚似乎君子”。请你结合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填写下面积累卡片。
传统文化中的“花中君子”
| 花的特点 | 君子之德 |
莲 | 出淤泥而不染 | ① |
濯清涟而不妖 | 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 |
② | 君子正直不苟,不趋炎附势 | |
兰 |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 不为无人而不芳 | 君子能耐得住寂寞,不因无人赏识自己而忧愁烦闷 |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 | ③ |
9、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2)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水何澹澹,________。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6)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7)海日生残夜,________。
(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从春天出发
丁立梅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的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 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蚂蚱,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⑥去问候飘荡的春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⑦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柔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wēi ruí)。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⑧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1】第①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2】“问候”在文中多次出现,联系语境,分析含义。
【3】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
【4】第⑥段中“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11、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②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③而我这里,北纬五十摄氏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④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⑤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⑥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⑦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春天的天空呢!
二月于大兴安岭
【1】这是一篇描写__________(哪里)春景的散文。本册书也有一篇写春景的散文,题目是《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结尾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春天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主要借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北方春天是“一点一点地化开的开的”?
【3】任选择一个画线句子,从修辞或用字角度作赏析。
【4】作者为什么喜爱这“一点一点化开”的春天?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悟?
12、话题作文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情,人生才会多姿多彩,社会才会美丽纷繁。“情”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请以“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