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沙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34年初。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返乡见闻,在对故乡人事风景留恋赞叹的同时,更流露出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

    B.鲁迅在《二十四孝图》这篇小说中,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

    C.《猎人笔记》,是德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作者不仅描写了一系列新旧地主的形象,还描写了一些富有才干、创造力和优良品质的农民形象。

    D.《白洋淀纪事》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纯美的人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 2、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蓄/       锢/忍俊不

    B.戒/热       色/然回首

    C.晕/耀       时/有介事

    D.蓝/桑       /随声附

  • 3、下列“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   B. 水陆草木花,可爱者甚蕃。

    C. 友人惭,下车引。    D.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E. 何陋有?   F. 无丝竹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拟(mó)       佩(qīn)       修葺(qì)       然入梦(hān)

    B.妥(tiē)       抖(chàn)       午(shǎng)       仙露琼(jiàng)

    C.热(zhì)       溅(bèng)       辱(wǔ)       悲天人(mǐn)

    D.吞(shì)       宿(lòu)       (tǎ)       人不倦(huì)

  •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liáng   白chī   趔lièqie   嫉

    B. líng xiá

    C. jiá   wēn chuài   高kàng

    D. háodòng   tuān qiào

     

  • 6、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

    B.篆书

    C.楷书

    D.行书

  • 7、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A. 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

    C. 我们要预防眼睛不近视。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止之食]留故人吃饭。③[俟]等待。④[欤y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____________

    故人来,方与之食____________   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____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读了两段文字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客路青山外,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雁”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曲: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动物的奇特语言

    ①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②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③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一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④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⑤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1】动物的语言有哪些种类?

    【2】请你说说第⑤自然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加点字“一般”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

    ②走在路上,遇见老人,我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觉得,他是我父亲。

    ③我父亲虽然老了,但他还在,还是一位完整的父亲。

    ④老了的父亲,失去标识度和分辨率,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佛光普照,哪怕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如雷贯耳。

    ⑤小时,我浑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以被父亲摁在地上摩擦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

    ⑥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参我一本,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大长腿没能跟上,被铁钩抽到,烙出一道血印。

    ⑦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视一把芨芨芽,嚼碎,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看见,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

    ⑧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抚养着。

    ⑨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的,一半是癣疾煎熬的。年复一年,一开春,擦就缘着他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舞斩草除根。一点抽搐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烫癣。

    ⑩我下不了手!他就自己来。牙一咬,冒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水,痛得不能自己。

    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一直由我默默赡养着。

    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会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尊醒自己别像他。慢慢,我谅解了父亲,开始和三十多年前的他与自己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生活里,我们都有彼此的影像。

    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磨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

    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酣睡得像个孩子一样。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或许,也可以说,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故才叫背地问我:可摔痛了,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说,一点也不疼。

    (摘自《亳州晚报》2020年11月26日)

    【1】文章写出了“我”从“小时候”到“前不久”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感人至深。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图中空缺内容填空。

       

    【2】第①自然段中三个加点的“每”“总”“总”,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第和第自然段中加点的“满面春风”的含意是什么?作者写这两个含有“满面春风”词语的细节用意是什么?

    【4】文中有许多细节读来令人动容。如父亲疼得“龇牙咧嘴”,却一手扶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关心的却是“我”摔疼了没有,写出了一个满眼里、满心里都是儿子摔疼了没有的父亲,写出了父对子满满的爱。请从文中另外寻找这样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无私付出的父母,有循循善诱的老师,有心意相通的好友,也有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这些人,有的令你感激不已,有的令你心生敬意,也有的令你伤心落泪。

    请以“那样的他/她令我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文题中选择填好“他”或“她”)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适当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精神;(3)不少于55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