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作品,文章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姑娘》等。
C.《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作家、诗人郭沫若,他通过描绘美好的天上世界,寄托了自己对光明、对理想的憧憬。
D.《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古希腊作家伊索所编的寓言加工后,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一大束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经过老师的精心点拨,他突然觉得恍然大悟,找出了题目的正确解法。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3、依次填在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 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 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 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A.如果 就 观点 增强
B.只要 就 观念 增长
C.只要 就 观点 增长
D.如果 就 观念 增强
4、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孵化 姿势 关键 恋恋不舍
B.例行 出壳 禁锢 迫不急待
C.屈膝 尊严 滑翔 奇行异相
D.翅膀 柔软 秃鹰 怪诞不经
6、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温柔地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清风”“雨丝”“群山”都是名词。
B.“细细”“温柔”“轻轻”都是形容词。
C.“在”“洒”“挂”都是动词。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⑤②④①③。
7、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 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8、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B.去后乃至(去:离开)
C.尊君在不(不:同“否”)
D.元方入门不顾(顾:照管,注意)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下车引之
A.学而时习之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分内之事
D.持之以恒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本文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请写出下列人物的尊称和谦称。
(1)尊称对方的女儿——( ) (2)谦称自己的儿子——( )
9、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
(9)《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衬哀情的名句是 。
(10)雪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关于雪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 , 。
10、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②“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吧?……”
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阿长的哪几件事?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特点?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二段。
【3】从后文我们知道,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是感激、怀念与敬佩的,但在选文中多是表现如何讨厌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11、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框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袋,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看布,一手揍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梢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
【2】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一定要付钱给老王,因为“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B. “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了作者与老王见面时气氛的尴尬和内心的无奈。
C. 作者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是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D.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具有善良的品格。
12、写作
以“这也是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材生活,情真意切,书写工整,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