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烟台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作品,文章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灰姑娘》等。

    C.《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作家、诗人郭沫若,他通过描绘美好的天上世界,寄托了自己对光明、对理想的憧憬。

    D.《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古希腊作家伊索所编的寓言加工后,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的。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一大束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经过老师的精心点拨,他突然觉得恍然大悟,找出了题目的正确解法。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3、依次填在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4,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   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   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   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A.如果   观点 增强

    B.只要 观念 增长

    C.只要 观点 增长

    D.如果 观念 增强

     

  • 4、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孵化       姿势       关键       恋恋不舍

    B.例行       出壳       禁锢       迫不急待

    C.屈膝       尊严       滑翔       奇行异相

    D.翅膀       柔软       秃鹰       怪诞不经

  • 6、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温柔地洒向扁舟,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清风”“雨丝”“群山”都是名词。

    B.“细细”“温柔”“轻轻”都是形容词。

    C.“在”“洒”“挂”都是动词。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⑤②④①③。

  • 7、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 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行(期:约定)

    B.后乃至(去:离开)

    C.尊君在(不:同“否”)

    D.元方入门不(顾:照管,注意)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下车引

    A.学而时习

    B.知者不如好之者

    C.分内

    D.持以恒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本文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请写出下列人物的尊称和谦称。

    (1)尊称对方的女儿——( )        (2)谦称自己的儿子——( )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

    (9)《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衬哀情的名句是

    (10)雪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关于雪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吧?……”

    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阿长的哪几件事?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特点?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二段。

    【3】从后文我们知道,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是感激、怀念与敬佩的,但在选文中多是表现如何讨厌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11、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框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袋,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看布,一手揍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梢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

    2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一定要付钱给老王,因为“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B. “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了作者与老王见面时气氛的尴尬和内心的无奈。

    C. 作者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是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D.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具有善良的品格。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写作

    以“这也是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选材生活,情真意切,书写工整,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