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否在市区里推广“Z”字形斑马线,市民们有不同的意见,张先生非常赞同。(“张先生非常赞同”的是哪种意见,表意不明。)

    B.彩色沙林的沙山和沙峰,经过大自然的刀削斧砍,形成了“爨王出征”“雨后春笋”等大约100余个天然沙石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叹为观止”缺宾语。)

    C.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向后人诉说着那一段刻骨铭心的不能忘却的艰苦岁月,展现着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革命精神。(“刻骨铭心”和“不能忘却”语义重复。)

    D.每到春夏之交,昆明的蓝花楹就进入盛花期,它的花十分美丽,所以它确实是一种珍贵的花木。(强加因果,“它是一种珍贵的花木”与“它的花十分美丽”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B.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的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C.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假设你的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难道天还会塌下来么?

    D.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实,在教育系统掀起了一场改革之风。

    B.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C.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

  •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淳朴       取谛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B.斑斓       典籍       言外之意       蓬断草枯

    C.摇篮       明朗       兽铤亡群       一泄万丈

    D.烦躁       高粱       警报叠起       无暇及此

  • 5、下列关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法国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书中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如蟋蟀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而螳螂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B《昆虫记》一书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书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童年》讲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书中描绘了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专横残暴的外祖父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乐观纯朴的小茨冈

    D.《童年》是以一个小孩子的眼光来描述的,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B.国庆节各个国家的游兵队,可谓是气势磅礴,气冲斗牛

    C.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我们的心胸也变得更加开阔。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B.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沃野,还是长在峭壁,都要坚强地扎根生长。

    C.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通过展示具体的5G信号使用范例,让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改变。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闻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集解·勉学第八》,有删改)

    注:①精神专利: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

    1根据表格提示的办法,解释下列词。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成语勾连法:去向不明

    (2)险躁则不能治性

    结合语境法

    (3)十年一理

    意义引申法:理,本意为雕琢,加工玉石之意。

     

    (4)秉烛夜行

    查阅词典法:①一把庄稼。②手拿着,持着。

    ③通“柄”,权柄。④古代容量单位,十六斛为一秉。

     

     

    2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三处。

    幼 而 学 者 如 日 出 之 光 老 而 学 者 如 秉 烛 夜 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4读了甲乙两文,对你日后的读书学习有何启发?请结合文章与个人实际谈一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填空。

    吟诵古典诗文,感受丰富的情思和哲理。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1)________,”让人体悟到大自然蕴含的生活哲理;曹操《观沧海》“(2)_______,洪波涌起”让人感受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3)_________”传达出对国事凋零的慨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4)________”的句子吟唱着诗人的漂泊之苦;刘禹锡在《秋词》中用“(5)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表现了明丽的秋景和豪壮的情怀;李益用“不知何处吹芦管,(6)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写了思乡之情;李商隐“(7)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想象了回家团聚共话今宵的情景;陆游“(8)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浪漫的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9)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句来送别友人,用“(10)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的诗句来寄托远游之心。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①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了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

    ②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春天和希望。看到了播种和耕耘,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身影,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暗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③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边无数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④而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相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⑤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它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

    ⑥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

    ⑦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

    【1】请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①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

    B文章第③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

    C文章第⑤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屋屋檐下燕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

    E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分析第⑦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现象:

    作用: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古 _______(国家)作家。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根据文意补写文章的结尾。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 _______而不被 _________的人。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题目:      ,让我难以忘怀

    要求:(1)将题目补写完整,然后作文,如:学校、老师、朋友、感觉、学业、理想等;(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