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   ,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   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   出迷人的风姿。

    A. 监测   维持   显见   B. 检测   维护   显见

    C. 检测   维持   显现   D. 监测   维护   显现

  • 2、下列加点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炯炯有神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

    C.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D.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 3、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生日礼物       外国朋友        热烈欢迎        好奇地问

    B.看电视          拜访他            喷出火焰        热爱祖国

    C.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D.太阳升          老师讲课        很委屈            我们高兴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发现了古诗词里蕴藏着一个无比神奇有趣的世界。

    B. 湖边的杨柳迎风飘举,令许多游人不禁驻足观赏。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再发生,教育局发文严禁学生节假日到无人监管的水域玩水。

    D. 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当校长做完关于开学工作的报告后,我们不谋而合地鼓起掌来。

    B. 他讲的故事风趣而幽默,逗得听众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C. 课题组不耻下问,向富有经验的老专家请教,终于使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D. 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B.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C.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让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D.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 7、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把“宏儿”写成会飞的鸟儿。)

    B.快下来,我在楼下等你。(这句中的两个“下”词性相同。)

    C.只要你肯屈尊光临寒舍,我一定不吝赐教。(这句中的谦辞敬辞用法无误。)

    D.印度诗人泰戈尔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冰心诗歌创作受到泰戈尔影响,风格有相似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课内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白雪纷纷何所 繁花

    B. 公欣曰 悠自得

    C. 儿女讲论文义 中华儿女

    D. 俄而雪 暴风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3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4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   )

    A.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 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

    D. “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13分)

    遥看是君家,  

      ,海水知天寒。

      ,_________________,与子偕作!

    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

    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 __。

    《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中描写农家劳动生活场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机依赖症

    【材料一】

    事件回放

    今年高考前,南京考生小李跟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来父母担心影响考试,5月就没收了他的手机,可是已用惯手机的小李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焦躁不安,甚至动辄跟家人吵架,并声称没有手机就不参加高考。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小李这种状况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现在患上此症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来寻求帮助。

    (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

    调查统计

    某调查机构对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

    机时间

    比例

    依赖手机的原因

    比例

    1小时以下

    19.23%

    通信需要

    21.15%

    1到2小时

    21.15%

    放松需要

    42.31%

    3到5小时

    44.23%

    上网查资料

    19.23%

    5小时以上

    15.38%

    生活无聊空虚

    17.31%

    (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

    网友声音

    安娜: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不是拿起筷子一尝美味,而是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信;吃饭时,一只手动筷子一只手按着手机屏幕。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木棉: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生日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淘宝、游戏……没事儿的时候就想掏出来看看,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而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却一件也没干。

    向日葵: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摸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上班也没啥心思,一有空就会拿起手机看看时间,而且还时不时看下有没有短信、未接来电什么的。

    野百合:最近手机玩得太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前,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北方的狼:回家后,我一般都在网上,时尚、QQ、论坛、游戏……整天都与电脑面对面,工作是如此,娱乐更是如此。电脑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迷恋外面的世界,也无心与朋友聚会了。不能想象,没有电脑的日子将会怎样度过。

    (摘自互联网)

    【材料四】

    专家观点

    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钟。中国人每天摸手机150次,除睡觉的8—9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摸手机10次。这太可怕了。

    ——王忠武

    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

    ——郁加凡

    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

    ——鲁春晓

    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毕爱红

    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

    ——孔屏

    (摘自互联网)

    (1)结合以上材料,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患上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这样的“患者”去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寻求帮助。

    B.由【材料二】的调查统计可知,该市上班族和学生族将近有一半的人每天使用手机3到5小时。

    C.如今,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厂商应付完全责任。

    D.现代的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这不利于健康。

    (2)请你仿照【材料三】的“网友声音”,进行跟帖,谈谈你对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

    (3)从以上材料可知,过分依赖手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采取哪些措施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花儿在风里绽放

    杜卫东

    ①今年的春天脚步勤,残冬的最后一场积雪还没有融化殆尽,春姑娘就在赶来的路上了。

    ②“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立,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与生长。立春一到,万物复苏,春姑娘的面纱正被微风掀去,她俊俏的容颜是任谁也遮挡不住了。你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她的手何等灵巧,盈盈一握,便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其实不光手巧,春姑娘的胸襟也异常开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太阳从江面冉冉升起,一江碧绿胜过蓝草,多壮观的早春景致!难怪诗人雪莱由表感叹:“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的精神,到处有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花发草萌,相继脱离冬眠中的梦境苏醒。”

    ③春天总是和创造与生长联系在一起。没有冬天的积蓄,哪里有春天的萌发;没有冰雪的消融,哪里有江河的奔涌?从这个意义上说,春天是画家泼洒在宣纸上的山水写意,春天是诗人胸腔中迸发出的深情共鸣,春天是咏唱者献给大地的嘹亮歌声,春天是老师传递给孩子的欢声笑语。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汗水与付出;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成熟与希望;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憧憬与梦想;走进春天,就是走进明天与辉煌。

    ④今年的春天脚步勤,因为立春这一天有一朵最美的花儿争先绽放,那就是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体育运动所蕴含的勃勃生机和春天带来的万物生长,在精神上是多么契合。奥林匹克沐浴着体育精神之光,满载着人类追求幸福与美好的愿景,春天也带给我们同样的鼓舞和希望。

    ⑤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伊利斯城邦的奥林匹亚小镇,举办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盛会。这是第一届古代奥运会。那时候没有纯金制作的奖牌,冠军的桂冠是一顶用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成的花环。没有盛大的颁奖仪式,没有如潮涌动的人群,甚至没有鼓号和彩旗,但从那时候起,和平与友谊就成了奥运会所崇尚的体育精神,并且传递给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⑥五个环环相扣的圆圈,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顾拜旦为现代奥林匹克设计的这个标志,和第一顶古代奥运桂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像一只美丽的花环,生机盎然,把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与友谊的心愿,紧紧地连接到一起。

    ⑦北京是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冬两季奥运会的现代都市。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居民,我为北京自豪。遥想1932年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刘长春只身一人远渡重洋,代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现代奥运会。当时的刘长春,可曾想到九十年后,在壬寅年立春这一天,奥运火炬会又一次在北京的鸟巢燃起?

    ⑧今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

    ⑨这句口号令我怦然心动。如果未来是蓝天,我们就做一颗天上的星星吧。把光流注入未来的晨曦之中,让美好的明天引领我们前行的脚步。

    ⑩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面向未来的起点。春播一粒子,秋收万钟粟,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立春这一天举办,无疑承载着我们的美好企盼。大地上我们播下谷稷的种子,冬奥会我们播下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我们开始聆听种子破土的声音,我们由衷地期待花儿在春风里绽放。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2月7日第20版)

    【1】下面对文章第②段多处引用中外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

    B.写出了春风用灵巧的双手装点了美丽的春天。

    C.用爱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成全了一派盎然春意。

    D.表明作者积累的诗句之多,使文章富有文采。

    【2】有同学认为第③段画线句子应该用比较舒缓的语气来朗读。你觉得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

    【3】第⑦段为什么要遥想刘长春只身一人远渡重洋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情景?

    【4】今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一起向未来”这一主题口号有何用意?联系上下文简要作答。

    【5】文中第④段说“今年的春天脚步勤,因为立春这一天有一朵最美的花儿争先绽放,那就是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文末又说“我们由衷地期待花儿在春风里绽放。”前后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二: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以内,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