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不符合右图主题的一项是( )
A.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B.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
D.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吝啬(lìn) 菡萏(hàn) 咄咄逼人(duō)
B.菜畦(qí) 和蔼(ǎi) 攒聚(zǎn) 人迹罕至(hǎn)
C.发髻(jì) 黄晕(yùn) 盔甲(kuī) 波光粼粼(lín)
D.笃志(dǔ) 蝉蜕(tuì) 税谷(bǐ) 淅淅沥沥(lì)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jié) 水何澹澹(dàn)
B. 山岛竦峙(sǒng zhì) 幸甚至哉(zāi)
C. 星汉灿烂(càn) 歌以咏志(yǒng)
D. 杨花落尽子规啼(dì) 枯藤老树昏鸦(kū)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 , , ,更要立志报效祖国。
①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②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A.③②①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南昌地铁的建成和投运,极大地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状况。
D.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6、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场有赌球性质的比赛无不让有良知的球迷们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B. 由于工作繁忙,国家领导人总是颠沛流离,导致休息时间所剩无几。
C. 闻一多“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 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 节日的德阳,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C. 今年春节,文庙广场挤满了游玩的人,天黑了还不绝如缕,非常热闹。
D. 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节目。
8、许允丑妻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1】解释加点字词。
(1)桓果语许云
(2)卿宜察之
(3)许因谓曰
(4)新妇所乏唯容尔
【2】翻译文言文。
(1)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2)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3】你认为许允是个怎样的人?
9、古诗文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谭嗣同《潼关》)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借写梦境表现诗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对菊的怜惜寄托诗人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阳光
北雁
①秋后的阳光在乡下变得金贵起来。父亲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棒一棒剥去苞叶,就在厦台上垒成圆柱,当清早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开始展露金黄的颜色,孩子一般笑开了脸。
②但父亲自己不笑。六十出头的年岁,常年经风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练成了一个刻度精准的气象表,乘着这几天筋骨舒适,他得赶紧往水田里抢收稻谷。
③晴朗的阳光下,那一丘黄澄澄的稻谷,尽显丰收之色。父亲着急得很,清早出门时太阳还没上来,往田埂上一走,那双“解放牌”胶鞋立时就让秋露湿了个透。但父亲没有放慢脚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齐腰的稻穗前一弯,就把自己也弯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应该变得涵养和谦逊起来。父亲到了这个年岁,腰身早已脆如薄纸,稍稍一弯,整个身子就痛得几将折断。在岁月的磨砺中,父亲习惯了容忍与沉默,弯不成腰,他就选择蹲坐,甚至跪立。窸窸窣窣的谷穗碰响,伴着霍霍的镰刀连动,父亲将丰收的喜悦整齐地码在茬口之下,散发出清甜的谷味芳香。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过三日。秋后的阳光变得吝啬起来,时而云朵盖上,天空就变得不再明朗。父亲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风恰好在这时刮来,父亲就在风里打了一个寒颤,瘦弱的身体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动起来,吓跑了一群抢食的鸟雀。父亲就势一通手舞足蹈,“呜呜”地大声鸣叫,盖住整个坝子的鸟雀就被他风一般地赶上天空。从稻子插到田里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把这一丘稻子当作他呱呱坠地的孩子,除草挑稗,把这田当作一块上好的绢布,把自己当作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一针一针在这田里编织出一幅锦来。
⑥转眼光阴如逝,父亲就在这田里织了整整六十年。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可父亲最终却失算了,身至暮年,期望大半辈子的安逸就和养大的子女一样,一个个都远离而去。勤劳成性的他怎忍心土地闲着?就在一个个阴晴无定的日子继续走上田头,弯着老腰照旧在他的地里织起锦来。
⑦天还在变。父亲焦心起了家里晒场上的荚豆,当初被套种到了玉米地里,成熟之后绿皮干脱成了黄皮,却还死死连着豆心。父亲收回来就铺在场心里让太阳晒,直待黄皮干透变白,渐渐裂开炸出豆子,回来再使上一阵连枷,方能收获一袋成色姣好的豆子。
⑧云层变得更加厚实,接着一阵雨水下来,父亲和他的一丘稻子被淋了个全透。开初父亲还不想就此休息,可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睛,要紧的是雨水还夹着雷电,乌天黑地里忽然一个彻亮地狂闪,稍稍四五秒钟过后,轰隆隆的雷声就把整个坝子都震得地动山摇。吓得父亲只好拾起镰刀,躲到村边的屋檐下避起雨来。向来本分的父亲,就用自己一辈子的老实巴交,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
⑨雨过天晴,太阳淘气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金子一般惹眼的光亮,照得天空一碧如洗。抢收回来的父亲就把湿漉漉的谷子往晒场里铺。正午的太阳一下子变得很毒,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好似一下子回到田里,又开始了一个季节的开墒起垄、精耕细作……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6日)
【1】阅读全文,请围绕“父亲”概括主要情节。
父亲垒堆玉米——________——父亲稻田织锦—— 父亲焦心荚豆——父亲被雨淋透——__________
【2】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从修辞的角度)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标题“父亲的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又暗示了父亲一辈子在田地劳作的辛劳。
B. “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句中“精明”恰恰体现了父亲作为中国农民身上特有的憨厚、朴实。
C. 文章第⑧段说父亲“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既写出了父亲的本分,又流露出对父亲迷信神灵的遗憾之情。
D. 本文通过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为了家人的幸福而终日劳作的品质,抒发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4】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请分别说说人物描写方法和抒发情感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②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③“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④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着:
⑤“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⑥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⑧“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⑨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选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1】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概括文段中“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另外三件事。
①先生帮“我”添改讲义。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朝花夕拾》里提到过两位先生,一位是藤野先生,另一位是谁?你更喜欢哪位先生?请结合原著说明理由。
【3】联系原著,谈谈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12、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请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性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字迹工整,突出记叙文文体特征,恰当运用一些写作手法,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感情真挚,描写细致。
(2)请以“令我_______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作文
要求:字迹工整,突出记叙文文体特征,要有贯穿始终的线索,文从字顺,感情真挚,描写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