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锦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干燥   感慨   心绪   犹豫不诀

    B.原委   蝉蜕   篷勃   骇人听闻

    C.绵延   溜达   盔甲   翻来覆去

    D.张扬   峡隘   争执   大相径庭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陋室铭》作者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伟大的悲剧》选自传记作品《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美国诗人,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D.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诗集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烙印》。

  • 3、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这句话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B.“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了一颗颗珍珠。”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C.“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中名词只有“草丛”“眼睛”“星星”。

    D.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要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开展治沙工作,原来的许多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B.雾霾天气很多人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呼吸系统,戴上防尘口罩。

    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小王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遇事从来不随声附和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匆匆》的作者朱自清,他善于精确的观察,写出细腻的内心感受。

    B.《列子》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吕不韦编写的。

    C.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并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寄托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D.《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曲牌名。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文不对题,纵使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枉然

    B.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 7、下列各项,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     

    A.闪(lì)                 浙沥(xī lì)                  然不同(jié)

    B.狭(ài)                 抖擞(dǒu sǒu)             轻怕重(niān)

    C.蓄(zhù)               酝酿(yùn niàng)          人声沸(dǐng)

    D.落(zhuó)             徘徊(pái huí)             不经(dàn)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兩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増笑耳。

    ——蒲松龄《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一狼径  ________________     暇甚  ________________

    悟前狼假寐 _____________     ④狼亦矣 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意暇甚”是状语后置句。

    B.“其一犬坐于前”句中“犬”是名词作动词。

    C.“一狼洞其中”句中“洞”活用为动词。

    D.“止増笑耳”和“止有剩骨”中“止”的含义相同。

    3狼很狡猾,可最终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提示默写。

    (1)母亲啊!_______________,除了你,______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

    (3)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4)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枝上,______________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既表现节日思乡,也表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6)绿色,是富于生机的颜色,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中咏“雪”的名句很多,结合《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表达意境写出一句咏雪的佳句: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③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④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⑤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不舍得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裸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⑧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⑨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2第②段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3第⑧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作者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 而用《合欢树》为题?

  • 11、搁浅的鲸鱼

    [美]珍尤伦

    ①1971年9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急匆匆地在沙丘上走着。马丁是因为练篮球。乔希是因为补习数学。我是因为写一篇关于我们州的报告。就这样,我们嫌过了最后一班校车,只好走回家。

    ②我们到了能望到海岬对面的大湾处,看到了我家的房顶,以及海上不远处我家的船,看来爸爸已经打完鱼,正往家开呢。落潮了,所以他也在急着往回赶。两个哥哥围着我一边转圈,一边用我的名字编歌唱:莎莉,莎莉,在小巷里……所以,只有我在朝前看,并且最先发现了它。

    ③前方的沙滩上,有一个灰色的大家伙,在渐渐干涸的沙滩上像一座隆起的小山。我们这儿是缅因州,沙滩上到处是大圆石,可那不是石头。

    ④“快看!我指着那边大喊。

    ⑤两个哥哥立刻转过身,看见了我看到的东西:那是一头搁浅的鲸鱼,侧躺在那里,退潮的海水离它已经太远了,所以,它没办法自己回到水里去。

    ⑥我连跑带滑冲下沙丘,卸下书包,脱掉鞋子和毛衣,把书包和鞋子扔在沙滩上,朝大海奔去。

    ⑦当我终于跑到海水边时,我把毛衣浸了进去,直到它吸足海水。海水漱了我一下,太凉了。

    ⑧我跑向鲸鱼,鲸鱼散发着恐惧和深海的气息。我拧出毛衣的水,淋到鲸鱼的身上,然后,把湿毛衣摊开放到它眼睛下面。两个哥哥也紧跟着赶到了海边,他们把毛衣浸满水,跑回来,把湿毛衣放到鲸鱼的尾巴和鳍上。鲸鱼的眼睛,有自行车轮那么大,转向我们,看上去像是在哭泣。眼前有整整一海洋的水,可我担心这还不够。

    ⑨“我们需要帮助。我说。乔希撒腿就跑,有个紧急救援电话,就在往镇子去的海滩半路上,接电话的警察说,他会给海岸警卫队打电话,可他们需要二十分钟才能赶到。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用一件毛衣、两件毛衣给鲸鱼淋水。

    ⑩救援的人乘一辆蓝色大露营车赶来了,后面跟着三辆客货两用车。月亮刚开始爬上地平线,九个男人和一位叫伊芙的女士从这几辆车上跳下来。

    干得好,孩子们!一个男人喊道,尽管我们并没有做那么多事。然后,男人们开始朝着退潮的方向,来回摇晃、推动鲸鱼的身体。马丁和乔希也一起帮忙。伊芙摇了摇头,对我说:这是海中巨兽,《圣经》中最大的鲸鱼。他们推不了多远。她说得对。他们连一寸都没推动。而且,当他们不再摇晃鲸鱼时,海水退得更远了,而且鲸鱼甚至比他们还疲惫。

    乔希走回来,站到我身边。他的眼里含着泪。我没哭。我气得哭不出来。我气大海的无情,那么着急退潮。我气我们的胳膊太短,而鲸鱼的身子又那么长。我气我们没有船,没有绞车,也没有长绳子,不能把鲸鱼拖回大海。我气,气所有的一切。

    大人们不停地提着水,用海岸警卫队卡车上的大铁桶,还有露营车上的盆盆罐罐:可这些都还不够。伊芙开着露营车去镇上,带回了三明治和汽水。后面还跟来好几辆车,都是来帮忙的——他们自己这样说。人们吃喝起来,就像是一次聚会。

    我抿了一口乔希的汽水,然后回来对着鲸鱼的眼睛说话,仿佛那是它的耳朵。我告诉鲸鱼,它是多么美,多么强壮,我们会多么想念它,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

    然而,终于,就在太阳快落下的时候,鲸鱼终于闭上了它的大眼睛。它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好像一股吹回大海的风。这气息闻上去就像海藻,像爸爸捕虾笼里的龙虾,像码头上已经开膛破肚的鱼。然后,它走了,就这样走了。我奇怪,为什么那头鲸鱼活着的时候那么大,当它死去的时候突然就显得小了很多。一点儿都讲不通,可事实就是如此。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拉着乔希的手,或者,是他拉着我的手。马丁小跑在我俩前面,去告诉妈妈我们正回来,还有为什么会这么晚。这么晚才回家,爸爸都可以揍我们一顿了,可是他只是用胳膊搂着我们说:没事,孩子们,没事。

    就在这时,海岸警卫队的人来了。他给了我们每人一枚棕色的奖幸,奖章的一面画着一头鲸鱼,另一面画着海浪。就这样,鲸鱼死了,我们成了英雄。可不知怎么,我还是很生气。我把奖章丢进抽屉里,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我宁愿眼都不眨,马上把这枚破奖章交回去,只要能看到那头老鲸鱼再活过来,快乐地游向大海,喷气孔里喷着水柱,尾巴击打着水面,黑色的眼眸闪闪发光。我宁愿永远把奖章还回去,只要能让我再看见它一次,看着它游向大海深处,竖起尾巴,潜入深海。自由自在。

    【故事•概括

    【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头搁浅的鲸鱼,努力帮助它回到海里,“我”的心理也随之变化。请你阅读故事,完成填空。

    【故事•赏析】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

    它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好像一股吹回大海的风。这气息闻上去就像海藻,像爸爸捕虾笼里的龙虾,像码头上已经开膛破肚的鱼。

    【故事•理解】

    【3】作者为何多次写到“我”关注“鲸鱼的眼睛”?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故事•感悟】

    【4】故事结尾写了“我”的心声。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文本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故事主题的认识。

    【链接材料】

    大自然是广袤无边并充满许多奇迹的。她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有些故事的结局是愉快的,有些是不愉快的——但是,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要站在大自然的一边,尽你所能帮助她。(珍•尤伦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完成作文。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