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栏目选入李白这首诗,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A.题目中“左迁”指降职,这是一首与贬谪有关的诗作,很有代表意义。

    B.诗歌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情感基调,手法非常巧妙。

    C.诗歌充满丰富的艺术想象,将“愁心和明月”都寄给友人,以表思念。

    D.杨花、子规、明月等景物都寄托了作者情感,对友人的深情溢于言表。

  • 2、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需要适当的圈点和批注。下面是小李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时所梳理的相关信息,其中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

    A.祥子将车视若性命,被当兵的捉去时,他不在乎身体受伤,却因为车被抢而伤心;逃跑后,心里一直盘算着卖掉马匹买车。

    B.祥子非常尊重曹先生,因为曹先生待人和气,即使拉车时将曹先生摔伤,曹先生也没有扣祥子的工钱,还劝祥子不必辞工。

    C.鹦鹉螺号被困冰隧道时,海水不断结冰,尼摩船长让船员往冰上浇开水,减缓了海水结冰的速度,为脱离困境争取了时间。

    D.鹦鹉螺号会定期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工作,并储存一些新鲜的空气,这让人即使待在鹦鹉螺号潜水艇中也能够自由的呼吸。

  •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引导的重要作用。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虽然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③其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④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4、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B.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C.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须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噶噶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D.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 5、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发(jì) 酝(niàng) 时(shà) 为一谈(hùn)

    B.镜(líng) 抖(sǒu) 伤(chuāng) 花团锦(cù)

    C.清(chéng) 巢(kē) 蔽(yīn) 人迹至(hǎn)

    D.收(liǎn) 菜(qí) 蓄(zhù) 众目暌(kuí)

  • 6、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B.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D.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 7、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飞鸟集》,历史剧《屈原》等。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尊”“贵庚”是尊称,“家君”“寒舍”是谦辞。

    D.《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解释加点词。

    (1)当涉猎

    (2)非复吴下阿蒙

    (3)赐帛

    (4)相寿流涕而

    【2】划分句子停顿。(划一处)

    是 使 为 善 者 惧

    【3】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4】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曹操面对秋风,描写大海的辽阔壮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4)刘禹锡在《秋词》中表现出对秋的独创视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启迪生命的梅

    ①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②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③踏着雪,我缓缓而来。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

    ④是的,一定是你。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超脱尘世,如入圣地。正如林妹妹说得那样“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⑤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疏坠枝头,粉妆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袅娜亭亭,纷吐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但无妖冶之姿、轻佻之态。

    ⑥在众芳摇落之时,唯有你独绚丽,占尽这满山风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样飘逸,和玫瑰一样圣洁,无芙蓉之娇嫩,无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宫之花,唯有在瑶池方得一见,却又为何偷下仙宫,来到人间?是为了与这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白雪为伴吗?

    ⑦雪后的你,不畏严寒,愈发怒放,绽出片片白玉,犹如在向严冬挑战。微风轻拂过,吹落片片花瓣。你,严寒中的梅,纵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报春之歌高唱。来时那样无瑕,去时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染一丝尘俗。

    ⑧每次雪后,我总会来看一看你——寒梅。因为,你一直给我以生命的启迪: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⑨我等待着下一次飘雪,我将再一次欣赏你雪后的风采,接受你无言的启迪。

    1试各用一字概括四至七段写梅的四个方面:

    第④段:_____

    第⑤段:_____

    第⑥段:_____

    第⑦段:_____

    2若将全文划分为两个层次,应当如何划分?简述理由。

    3写出文中描写梅的四个句子。

    4任写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

    5文中写“雪”与“梅”的关系是什么?

    6第③段第一句中的“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至少说两点)。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影《长津湖》在持续热映中,影片中呈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感动着全国观众。丹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出征地、后勤保障地,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电影《长津湖》中的“冰雕连”的英雄群像深入人心。长津湖之战发生于1950年11月27日,时值严冬。丹东地区为即将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换发了部分冬装。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7军于11月4日到达安东(今丹东),在安东驻留九天,得以更换冬装,配发了棉大衣和棉鞋。到1951年6月,通过安东运往朝鲜前线的炒米、炒面共达3100万公斤。

    【材料二】

    丹东作为辽宁省地级市,被人们誉为“红色东方之城”是我国海岸线北端的起点和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也是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

    丹东原名安东,有安抚东方的意思,在抗美援朝后,将安东改为丹东,丹东的“丹”字有红色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称丹东为红色东方之城,同时,丹东是一座经历战火洗礼的城市,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1904年的中俄战争,抗日战争,1950年的抗美援朝,无处不显示了红色的意义!

    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抗美援朝战争给这里留下一批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为释放更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丹东市全力保护好红色资源、发掘好红色历史、建设好红色阵地,多举措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这座美丽宜居的城市因红色文化而变得越发生动、自信、精彩。

    【材料三】

    近年来,我市立足域内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确立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休闲度假地、国内赴朝边境旅游的集散地、东北亚太区域旅游的观光目的地、全国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形成了边境、红色、乡村、生态、温泉、江海六大精品旅游集群。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四大红色主题旅游集群。一是以抗美援朝纪念馆、志愿军十三兵团指挥部遗址、鸭绿江断桥、马市志愿军赴朝渡江处、凤上线、河口断桥为重点的抗美援朝主题红色旅游集群;二是以青山沟、天桥沟、天华山、蒲石河、鸡冠山为重点的抗联主题红色旅游集群;三是以大鹿岛、獐岛为重点的甲午海战红色旅游集群;四是以大梨树、丹东舰为重点的新时期改革创新主题红色旅游区。

    【1】选出对以上四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作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出征地、后勤保障地,丹东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电影《长津湖》呈现的就是抗美援朝这段历史。

    B.丹东是我国海岸线北端的起点和对外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也是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

    C.近年来,我市立足域内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形成四大精品主题旅游集群。

    D.丹东的名字有安抚东方的意思,同时也寓意丹东是一座经历战火洗礼的城市。

    【2】有朋友到丹东旅游,结合材料,你给他介绍一条旅游线路。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叙事完整清晰。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