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小女的写作水平能有大幅的提高,全赖令尊大人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感激不尽。
B.敝人能力有限,能得到您的垂询,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实在是高就了。
C.我最近写了一篇拙作,经过您的斧正,无论是文章的文笔还是立意都有很大的提高。
D.小儿昨日经过您的不吝赐教,受到极大启发,不仅勇于认错,还主动奉还了失物。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____的经典名作,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____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吸取
B.不可名状 滋养 吸取
C.脍炙人口 滋养 汲取
D.心有灵犀 滋润 汲取
3、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玉兔”“素娥”“广寒宫”等都是月亮的别称。
B. 古代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C. 古代“三”“九”常表示用来次数多,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十而立”。
D. 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挂香包、喝雄黄酒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苞(bāo) 匿笑(lì) 黄晕(yūn) 踉踉跄跄(liàng)
B.感慨(kǎi) 拼凑(zòu) 澄清(chéng) 咄咄逼人(duō)
C.棱镜(léng) 酝酿(niàng)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
D.一霎(shà) 争执(zhī) 倜傥(dǎng) 宽宏大量(hóng)
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殷红/殷切 接济/济南 斑羚/斑驳 风雪载途/三年五载
B.衰减/蓑衣 追溯/朔方 镂空/丝缕 伎俩/技术
C.磐石/馨香 藻井/烦躁 愧怍/作用 惊骇/刻苦
D.奔丧/丧命 连翘/翘尾巴 积累/劳累 惟妙惟肖/姓肖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奇崛(qū) 犀利(xī) 丰腴(yú) 忍俊不禁(jīn)
B.隽妙(juàn) 隽逸(jùn) 憩息(qì) 融融泄泄(yì)
C. 引吭(háng) 窥伺(cì) 分娩(wǎn) 蹑手蹑脚(liè)
D.绮丽(qǐ) 剽悍(biāo) 凝眸(móu) 络绎不绝(yì)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有勤劳吃苦的劳动人民,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面脱贫指日可待。
B.“大漠孤烟直”描绘的是在辽阔的地平线上一缕炊烟升起米,抑或是抵御烽火的狼烟烧起来。
C.网络热“梗”背后凝结的是某一群体对某一价值观的共振,折射出个人对融入某一群体的渴望。
D.拟定有规律的时间表,减少耗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8、古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太丘舍去(离开)
B.俄而雪骤(急)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C.撒盐空中差可拟(相差) 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D.相委而去(舍弃)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C.去后乃至 乃悟前狼假寐
D.于我如浮云 非得一人于井中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描绘了谢家儿女即景赋诗咏雪的场景,展示了一种严谨苛刻的古代家庭文化生活氛围。
B.甲文中,谢安听到谢道韫的诗句之后大笑及末尾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叙,是为了突出显示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情的赞赏。
C.乙文中,友人的“怒”和“大骂”可看出其浅薄无礼的性格,但被元方痛批后马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又能看出友人具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D.乙文中,当友人知错后,想表示友好和道歉,但元方入门不顾,没有给他忏悔的机会,既能看出元方直率的性格,又能从侧面反映出信和礼的重要性。
(4)把(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9、(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上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子曰:“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10)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1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两句诗,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并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它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丽的谎言
明明瘦瘦的,12岁了,看上去顶多10岁的模样,大大的眼睛里,总好像藏着点什么。今天,他很怕到学校去。
明明只有爸爸,而且爸爸是个盲人,他很爱爸爸,爸爸长得帅,不仔细看是看不出眼瞎的。他一直不明白,妈妈哪里去了,爸爸的眼睛怎么会看不见的。很小的时候,他问过爸爸。
爸爸能告诉年幼的孩子一个关于那个荒蛮年代留下的生死离恨的凄惨故事吗?能告诉孩子一个七尺男子汉因为感情的折磨而永远失去了光明吗?爸爸只是默默无语。那双大眼睛里的水使明明感到害怕,他再也不敢问爸爸什么了。
但是,昨天,这个孩子本来伤痕累累的心又流了一滴血。语文课上,教师叫一位同学解释“睁眼瞎”这个词,那孩子想了一会笑嘻嘻地说,那不就是明明的爸爸么,眼睛睁得老大什么都看不见。大家都笑了,明明的心抽搐起来,他真想逃出教室去。尽管美丽的女教师严厉批评了大家,可是,明明整整一个下午都没有说一句话。
今天的作文课,题目是《我的家》。这个题目使明明的心又开始发颤。他拨动着笔,想了好久,他这样写了。他说,爸爸和妈妈原先在同一个厂里工作。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带他出去玩,妈妈常给他讲好听的故事。后来有一次,厂里失火,爸爸妈妈奋不顾身去救火。妈妈牺牲了,爸爸的眼睛被火烧坏了,他再也听不到妈妈讲的故事了。
第二天,女教师讲评作文时,明明的头一直低着。忽然,他听到老师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在读他的那篇作文。同学们把头都朝向了他。
下了课,同学们都围着他,夸他的爸爸妈妈是英雄……此后好几天,明明都得到大家不同往常的友爱,渐渐地,脸上有了笑容。
两周后的又一节语文课,预备铃响了,女教师踏进教室,明明正在哭。大家七嘴八舌在问明明、他的爸爸妈妈到底有没有救过火。有个孩子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明明骗了大家,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救过火。女教师看着这一幕。
第二天,女教师开始讲课。下课前的一分钟。她用目光扫视了全班同学,平静地说:“我想告诉同学们,明明是个好学生,他没有说谎。”
一周后,一个傍晚,明明出现在办公室,他抖动着嘴唇,说了一句:“老师,那篇作文是我编的……”女教师沉默了。她轻轻为明明擦干了眼泪,把他搂在怀里:“孩子,你没错。”声音也是轻轻的。一大颗热泪顺着美丽的脸颊落到明明冰凉的手心里。
【1】文章标题“美丽的谎言”中“谎言”具体指什么?
【2】如何理解明明虚构作文情节的做法?
【3】请对文中划线的语句进行赏析。
【4】小说主人公女教师的性格具有哪些特点?(要求分条回答)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1)她觉得,自己仅仅得点小病,没什么了不得的。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不只别人嫌弃自己,老妈也一样,将自己推得远远的。
(2)她得的是结核,刚刚患上。
(3)老妈是医生,在小城很出名,看过很多疑难病症。看了结果后,当即决定,送她去结核医院,隔离治疗。她听了吓了一跳,忙道:“妈,求你了,我快中考了。”
(4)老妈雪白的脸色很是严肃,拍拍她的肩,轻声劝道:“治好再说,听话。”
(5)她不去,再次恳求老妈:“你可以弄点药,我先在家吃着啊。”她想,自己在家吃着药治,不进那所医院,不是更好吗?
(6)老妈不,说那样会传染的。任她流泪哀求,仍一咬牙,把她送走,送到那所结核医院。那所医院在郊外的一处深山里,只见一排排大山,孤零零的树木,在车窗外一闪而过。
(7)她试图打动老妈,说:“呆在这儿我会发疯的。”
(8)她还说:“这儿多荒凉啊,简直一个西伯利亚。”
(9)老妈不说话,更没有把车开回去的迹象,她的心里,渐渐结了一层冰。到了结核医院,她走进去,一道铁栅门“哐啷”一声响,把她和外面隔开。
(10)老妈流着泪,在外面叮嘱:“语儿,安心治病。”
(11)她背过身,不回头,心说,做作,不就是怕自己传染给她吗?
(12)老妈手紧紧地把着门框,嘶哑着嗓子说:“语儿,你已经长大了,以后要学会照顾自己啊。”
(13)她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心想,怎么,还想将自己放在这儿,以后不管不顾了。
(14)谁知,事情还偏偏让她猜中了。两个月的治疗时间,医院的病人都有亲人来看,她也有,仅仅是老爸。老妈从不闪面,更不用说像别的孩子妈妈那样,到了病房,嘘寒问暖。红着眼眶问老爸:“妈呢,她在哪儿?”
(15)老爸闪烁其词,说你妈忙,要照看病人。
(16)她噘着嘴说:“我也是病人,还是她的女儿。”说到这儿,她意犹未尽,“我知道,她就怕传染给她,她太自私了。”
(17)老爸无言地低下头,长叹一声,拍拍她的肩,没说什么。
(18)时间,慢得如蚂蚁在爬动,一寸一寸,终于爬到了两个来月的尽头,她的心畅快多了,看天蓝汪汪的,看云白净净的,一颗心都激动得快跳出来了。
(19)她离开家已经整整两个月了。
(20)两个月结束,医生说,可以回去了,在家静养。她很高兴,马上打电话把喜讯告诉老妈,希望她也跟着自己一块儿高兴。因为,她毕竟是自己的妈啊。谁知老妈听了,非但没露出高兴的语气,反而在电话里低声道,别回来,呆在医院里,自己最近感冒,抵抗力特差,回来后,别传染给自己了。
(21)她听了,拿着手机呆呆地坐在那儿,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一个怎样自私的母亲啊?她狠狠地想,简直少见。
(22)她再次呆下来,看到别的病人喜笑颜开,在亲人的陪伴下离开医院,美慕极了。可是,她再也不提回家的事,再也不想回家了。医生有时问:“怎么不回家?”她狠狠地回答:“我妈不让回去,怕传染给她。”说时,她坚决不流泪,甚至嘴角还挂着笑。
(23)一直到老爸来接她。
(24)老爸来时,是一个下午,夕阳影子里,并不见老妈闪面。
(25)她冷笑着告诉老爸:“我病好了,不会传染给她的,让她不用害怕。”她称老妈为“她”,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满。
(26)老爸没说话,红着眼圈掏出一封信递给她,打开,信上写道:语儿,有病就治,别像妈妈,忙于工作,一点小病拖成不治之症。怕你担心,这事,我一直没告诉你,也没敢来医院看你,怕你发现。那次,你打电话要回来,我已经不行了,怕你回家伤心,影响病情。现在你病好了,妈妈多想来接你回家啊,可是却永远也不能了,就让爸爸来吧。记住,听妈的话,不要哭哦。
(27)老妈的照片从信封中落下来,对着她笑。
(28)她的泪水,霎时间奔涌而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6)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12)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的结尾处“她的泪水,霎时间奔涌出来”中的“泪水”包含了哪些情感?请加以分析。
【5】概括选文中母亲的性格特征,请找出两点并举例加以分析。
12、题目:那个人影响了我
要求:(1)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 (2)写5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