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皇帝把自己当作民“父”,把百姓看作“子”民,以一家之长的身份,推行各种政策措施,同时强调百姓对“君父”要履行“忠孝”义务;朝廷在选拔官吏时,把“孝”作为重要的标准。这反映出汉代统治者( )
A.借助伦理加强社会治理
B.注重社会风气的整治
C.依靠宗族稳固统治秩序
D.重视官员的选拔管理
2、12世纪,欧洲城市自治运动兴起后,国王往往作为仲裁者被邀请介入城市与领主之间的争端。在调解过程中,国王多怂恿领主不断给属下的城市让渡自治权力,而城市则承担对领主的赋税义务。国王因而在与领主斗争中争取到了同盟军。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B.自治城市脱离了领主控制
C.二元政治格局崩溃
D.王权与自治城市相互支持
3、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随后镜头转向了在黄土岭上风尘仆仆的青年男女。影片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 )
A.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
B.边区的战地资料丰富
C.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
D.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倍增
4、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在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史前石城聚落遗址,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4000多年前的碧村先民们以种植粟为主、黍为次的小米类农业为生,并养殖猪、牛、羊等。碧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鬲、斝、蛋形瓮、高领罐等黑色陶器。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 )
A.母系氏族社会的风貌
B.龙山文化的社会特征
C.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
D.古老城市国家的出现
5、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之下,断交了7年的沙特和伊朗两国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美国则公开表示,沙特与伊朗之所以会谈判,是因为内部压力,而不是外部的因素。这表明( )
A.美国失去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基础
B.大国博弈竞争影响国际关系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民族矛盾的和解
D.全球命运共同体已深入人心
6、恩格斯提出“在英国,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妥协。表现……被虔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在法国,革命与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恩格斯评价英法两国革命的历史标准是基于( )
A.法律制度完备
B.思想解放程度
C.工业水平高低
D.社会形态演进
7、两河流域古文明沿两河由南往北单线溯流而上,阶梯性发展;埃及古文明沿尼罗河由南往北顺流而下,也是阶梯性发展;爱琴海流域的古文明也是由其南端的海中岛国,即克里特文明,越海向北发展为伯罗奔尼撒岛上的迈锡尼文明,再往北影响了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由此可知,这些古文明( )
A.发展模式受社会性质的影响
B.扩展方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C.具备了早期世界帝国的特征
D.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
8、南朝时期的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道”“理”“神”“灵”“圣”的命题;画家姚最在《续画品录》中指出绘画应“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圣贤”。他们的绘画理论( )
A.体现了当时文化交融的特征
B.折射出当时书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推陈出新
D.表明民族交融丰富了科技文化内涵
9、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西方各国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日益增加了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新的事务的管理。某些西方学者把这种变化称为政府从“消极防卫职能”向“积极发展职能”的转变。这一转变( )
A.全面提升了官员的执政素养
B.强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C.成为文官制度改革的推动力
D.利于促进政府行政效能提高
10、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立,其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本为各省学堂卒业生升入专门正科之地”,同时规定“各省学堂皆当归大学堂统辖”。这表明京师大学堂( )
A.兼具教育和行政管理职能
B.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C.拉开了清末新政自救序幕
D.建立起晚清稳定的教育格局
11、1937年,罗斯福提出“填塞法院计划”,试图通过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该“计划”在宣布之初便遭到美国社会各界的猛烈抨击, 最终在五个月后被参议院否决而宣告失败。该“计划”破产是由于( )
A.滥用了总统职权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扩大了最高法院的权力
D.违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12、20世纪 30年代,英、法、美分别组成了英镑集团、法郎集团、美元集团,彼此对立,每个集团内分别以英镑、法郎、美元作为参与国的重要储备货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
②多元货币集团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③经济大危机破坏世界金融秩序
④金本位制崩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废除一切私有制、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基层组织。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西方制度设计的社会改造方案
B.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
C.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曾在太平天国控制区域内广泛实施
14、北宋的救助机构种类增多,设置较前代更为普遍。北宋初年,政府于开封设立东、西福田院,收容老幼、乞丐及残疾之人;此外,类似机构还有慈幼局(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太平惠民局(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等。北宋这些机构的设置( )
A.维护了封建纲常礼教
B.减轻了民众的差役负担
C.践行了儒家民本理念
D.彻底解决了社会的危机
15、某中学学生收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数据(见表)。该数据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部门 | 年份 | 美国 | 联邦德国 | 日本 |
农业 | 1950年 | 12.2% | 23.2% | 50.7% |
1990年 | 2.8% | 5.1% | 7.2% | |
工业 | 1950年 | 34.7% | 42.2% | 22.2% |
1990年 | 25.8% | 40.5% | 33.6% | |
服务业 | 1950年 | 48.9% | 32.4% | 26.6% |
1990年 | 71.4% | 54.4% | 59.2% |
A.产业结构的失衡
B.福利国家的建立
C.工业农业的衰退
D.社会结构的变化
16、1955年5月起,依据《关于人民代表到各地视察工作的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分赴各地或就近在城市和乡村视察。在城市中视察重点是粮食供应和生产建设等,在乡村中重点是粮食统购统销、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等。代表们深入到工厂、矿山和农户,收集了许多意见,并向政府进行了反馈。这一做法( )
①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②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 ④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周礼》中有“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王之主要妾)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的记载。这一现象( )
A.体现出西周君王奢侈腐败的生活
B.反映了儒家对后宫治理的影响
C.表明王朝内统治秩序的持续稳定
D.具有宗法社会等级鲜明的特征
18、如图宣传画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场巩固人民政权的运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有( )
①杨根思 ②罗盛教 ③杨善洲 ④雷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9、1923年,国民党颁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宣称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最终实现“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这一言论( )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获胜
B.来源于三大政策的指引
C.彰显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契合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20、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而主要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拥有征税和调动军队的自主权
B.全国设十三个行政区域
C.军政事务要上报中书省
D.权力的行使受制于中央
21、1916年,吴稚晖的《青年与工具》一文发表于《新青年》,陈独秀为其撰文:“此文竟于发热剧烈时力疾为之,以践本志之约。其诲不倦重然诺如此。全文无一语非药石。我中国人头脑中得未曾有,望读者诸君珍重读之”。这表明( )
A.新文化运动重在启蒙国人的思想
B.文化革新是《新青年》的宗旨
C.《新青年》是青年人的思想阵地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平民化
22、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而中国东南地区“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现代学者引此来论证交通建设对国家之盛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之调剂等,发挥莫大作用。上述公共工程的开凿( )
A.充实了关中的粮食供应
B.启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推动了政治重心的东移
23、司马光居家讲学时要求饮食为“每五日做一暖讲,一杯、一饭、一面、一肉、一菜而已”。陆游对饮食讲求“粗足”,力求清淡,主张多吃蔬菜,如白菜、芹菜、竹笋等都是他常食的,而荤菜少之又少。材料可以直接用于佐证宋朝士大夫( )
A.注重养生
B.俸禄较低
C.力行节俭
D.崇尚理学
24、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颁布一系列法令,主要有《八月法令》《人权宣言》《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法令》《赎买封建义务和购买国有土地法》等。1791年9月3日,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法国( )
A.人民推动了革命进程
B.土地私有制度基本瓦解
C.制宪议会是立法机构
D.启蒙思想已经深入民心
25、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6、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27、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28、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29、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0、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1、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32、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33、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34、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35、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36、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
37、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晏阳初(1890—1990年),近代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主持河北定县翟城村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全面工作。开始工作时,实验区全面经费只有3600元,经晏阳初赴美募捐,资金困境得以改善,而人才的解决主要依靠晏阳初的人格魅力和引领作用。晏阳初要求博士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尽量“农民化”。在晏阳初指导下,洋博士们用在灯笼上写字的办法培养农民识字兴趣;在农药的配水比例上,技术人员掌握好“药”与“水”比例后,再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告知农民,以药瓶瓶盖为单位进行配药,使老百姓很快就掌握了喷洒农药的技术。晏阳初倡导,平民教育运动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皆有参加机会。平教会主编的《农民报》每期所登内容,农民投稿竟占一半。由洋博士主导的定县实验,由河北而湖南、四川,由中国而菲律宾、泰国、印度、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
——摘编自薛伟强《一场泥腿子与洋博士的完美邂逅》
(1)根据材料,指出定县平民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影响。
39、从古代王朝国家治理与统治需要的角度,分析三省六部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