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珠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笨拙   旗帜   不可思意   万象更新

    B.迷蒙   疙瘩   技高一筹   全神贯注

    C.喜悦   咆哮   万不得已   跌跌撞撞

    D.豪迈   忧虑   五湖四海   暴露无遗

  • 3、下列选项中字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迸溅(bìng 累赘(zhuì 驿路( 竹篾(miè

    B.修葺( 譬如( 告罄(qìng 点缀(zhuì

    C.俯瞰(kàn   闲暇(xiá   无虞( 怏怏不乐(yàng

    D.羸弱(léi   吞噬(shì   忏悔(chàn 炽热(zhì

  • 4、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呜(yàn)        (xūn)        (suì)        气冲牛(dǒu)

    B.序(zhì)        (pìng)        对(jiào)       为人知(xiān)

    C.鸣(háo)        古(gèn)        头(gǎo)       痛绝(wù)

    D.育(bǔ)          (jiáo)        杀(mǒ)       而不舍(qì)

  • 5、选出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最后一课》是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D. 《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分别收入小说集《呐喊》和散文集《朝花夕拾》。

     

  • 6、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午 /           子 / 花           / 字          相投 / 而不舍

    B.气 /            / 果          ##dot##澜 / 斑##dot##斓         为人知 / 屡见不

    C.障 /           对 / 学           / 汤          沥尽心 / 流成河

    D.杀 /           闹 / 寒          恶 /           之无愧 / 以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饥饿。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志  明: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

    (3)年与时 驰:_______   (4)由入奢易   俭:________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

    酒 肉 一 餐 可 办 粗 饭 几 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莫待无时思有时。

    4甲、乙两文都是教育晚辈的,试简析其内容的不同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5)《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泊秦淮》中借商女来批判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被称作丑儿的俊老师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农村老家上小学,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刘老师。

    ②那时有一个词叫作奶油小生,刘老师绝对配得上。用我们老家的话说,刘老师长得真是浓眉大眼儿、细柳条儿、大高个儿、国字脸儿、唇红齿白。他总是穿一身蓝色中山装,看起来干净、整洁、利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左胸的上衣口袋里总插着一支钢笔,银色的笔帽在阳光照耀下闪闪放光。这样的英俊小生,不知大人们为什么私下总叫他刘丑儿

    ③刘老师的拿手好戏就是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他写钢笔字不像我们用无名指和小指紧紧地拥着中指,五个手指一起用力,而是右手的小指像升降机一样慢慢地升起来,即使稿纸上没有格子,写出来的字也是一条直线。刘老师的粉笔字更不必说了,同样的一个汉字在他手里变化多端,形状、线条各不相同。我在书写方面受到刘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刘老师是民办教师,既要教书又要打理庄稼,一到农忙时难免要请假。当时又没有代课教师,这时我这个好学生就派上了用场。

    ⑤每天早晨,刘老师会把半天的教学任务告诉我,留一些作业。我煞有介事地坐在讲桌后面,一边写作业,一边支棱着两只耳朵,像雷达一样不断扫描着整个教室。一有风吹草动,我就会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到那个淘气的同学面前,瞪着眼睛望着他,直到他安静下来为止。当刘老师扛着铁锹满脸疲惫地赶到教室看到班级秩序井然时,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那时的我为了不折不扣地完成刘老师布置的任务,遇到问题时不等不靠,慢慢地养成了遇事爱思考的好习惯。

    ⑥记得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对于作文刘老师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每篇作文都要写上至少一句名人名言。即使到了现在,在文章中适当插入名人名言,同样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⑦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与刘老师一起家访的情景。每到七八月份,我和刘老师吃罢晚饭,天还没擦黑儿就结伴而行,一起到邻村进行家访。刘老师与家长一起拉家常,谈学生的情况。一番表扬和鼓励之后,孩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时刘老师就善意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请家长给予配合。家长总是千恩万谢,大家都是那样真诚自然,没有一丝做作与虚伪。当我成为一名班主任后,我也像刘老师一样每个学期都抽出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⑧过年回家时,我跟母亲又一次提到了自己的小学老师,这才知道刘老师之所以被称作刘丑儿,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起一个丑名为的是好养活。几十年来,刘老师早就是县城的名人了。每次县城跑落子(民间舞蹈),刘老师准是那个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丑角,插科打诨,为无数人带来了欢乐。我终于知道刘老师被称为丑儿的内涵。

    ⑨一转眼40年了,刘老师我多想再次当你的学生,倾听你的教诲;我多想再次与你肩并肩走在家访的路上,再次与同学聊聊过去、现在的故事。

    【1】结合文章②——⑧段,补充表格中空白处内容。

    时间

    事件

    上小学时

    回忆幼时,老师被称“刘丑儿”

    农忙时节

    (1)

    (2)

    学习写作,老师使用“杀手锏”

    七八月份

    结伴家访,老师拉家常,指缺点

    过年回家

    (3)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我煞有介事地坐在讲桌后面,一边写作业,一边支棱着两只耳朵,像雷达一样不断扫描着整个教室。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有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并分析正确即可)

    【4】刘老师给我带来了哪些影响?(写出两点即可)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姥姥的守望

    ①记忆中的姥姥总是踮着小脚,一步一颤地在院子里、厨房里忙碌着。抑或坐在屋后河边的柳树下乘凉,洁白的带襟褂子上搭着一条白色的毛巾,几根散落下来的银发随风飘动,安详地眺望着河那边那片绿油油的麦田。

    ②姥姥一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母亲和大姨。据说姥姥和姥爷很能吃苦,她们拼命地干活,置地买房,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然而不幸的是姥爷早早地过世,剩下姥姥带着母亲艰难度日。再后来,姥姥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③小时候,我在农村上小学。每天傍晚放学后还没进院就开始大喊:“姥姥!姥姥!”姥姥便从院子里或者屋里“哦”一声,我心便安静了下来。这时没等我把书包卸下,姥姥就变戏法似的从枕头下、口袋里变出了一个放的已经发软的糖果递过来。我扔掉书包,含着带有姥姥体温的糖果出去找伙伴们玩,感觉世界都是美好的!

    ④父母很忙,无暇照顾我们姊妹六个日常生活。于是,姥姥不仅挑起所有的家务活儿,还承担起照料我们姊妹六人的责任。

    ⑤每个冬天的夜晚,外面,呼呼刮着冷风;屋里,一盏微弱的油灯下,姥姥坐在铺垫上纺织棉线。这成了一道温暖的回忆:姥姥陶醉似的微闭着双眼,用右手缓缓地摇动着纺线机轮子,左手攥着一团棉花,胳膊缓缓扬起,一条雪白的银丝便越拉越长,当长到姥姥胳膊不能再扬的时候,身体往前一倾,右手一转轮子,左手一低,“吱”的一下,这一条银丝便服服帖帖,均匀地缠在轴上。如此轮回,一圈又一圈,眨眼功夫线轴上就有了鼓鼓的,像银梭子一样的白色线团。姥姥有节奏地摇动轮子发出的温暖的声音,成了我儿时的催眠曲。

    ⑥纺好线便进入织布的环节。织完了布,我们就知道又会有新棉衣了。姥姥亲手缝的棉衣,好看、温暖、贴身、舒服。老大不能穿了,经过姥姥的改造,穿在老二、老三的身上,依然那么合身、温暖。姥姥经常把废弃不用的布头、布条收起来,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剪成大小均衡的三角形、棱形、正方形,用缝纫机连起来,缝成一个个床单、被面。这样的被子外观好看,盖在身上像软软的云,舒服得叫人不愿早早地醒来。

    ⑦姥姥年轻时家境优越。母亲常说,家里面经常挤满了邻居家的小孩,家里凡是做好吃的,邻居家就不要做自己孩子的饭了,姥姥管够孩子吃的。姥姥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什么大都值钱,就是人“大”不值钱。所谓“人大”,就是为人高傲,孤芳自赏。所以,我们姊妹六人从小就为人谦逊,自信而不自傲,是左邻右舍中公认的懂事娃。

    ⑧八十六岁那年,姥姥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把她安葬在她时常眺望的那片绿油油的麦田地里。

    ⑨时光流转,日月轮回。如今,姥姥已经在那里静静地躺了好多年。而我们姊妹几个,也都长大成人,早已经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到处都有姥姥身影的孤独的老房子,投身于钢筋混凝土铸成的高楼大厦里为生活打拼去了。

    ⑩我想:她老人家定会常常隔河眺望那久久没有住人的家,为我们守护那片永远属于我们心灵归宿的家园!

    【1】本文围绕姥姥写了五件事。请根据原文,在表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姥姥_______________

    姥姥纺线,织布,做棉衣

    姥姥用碎布缝被单

    姥姥_______________

    姥姥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补叙,请结合全文谈谈其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句。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姥姥的形象特点。

    【5】本文题目《姥姥的守望》含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文)根据要求作文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