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宁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爸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我,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

    C.一股弱冷空气带来了3、4级大风,吹散了京津冀地区持续了多日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 2、下列语句的朗读重音和停连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山ͮ 把济南围了个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B.鸟儿ͮ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C.她现在很听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的话一样。

    D.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D.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

    B.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 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发挥了每个人的优势,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着贡献。

    B.每逢假日,泉城广场上人来人往,人迹罕至

    C.追悼会上,看到逝者如斯,大家心痛不已。

    D.母亲听说了这个消息,高兴得喜出望外

  • 6、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yùn)   芽(nèn)   清(chén)  咄逼人(duó)

    B. 聚(zǎn)   田(qí) 落(zhāo)  风餐露宿(sù)

    C. 时(shà)   蔽(yìn)   斜(qī)   然大悟(huǎng)

    D. (záo)   倜(dǎng) 如(pì)   人迹至(hǎn)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句中加点词分别是代词、数量词、形容词。

    B.《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C.“他考了100分,真是羡慕嫉妒不恨!”句中的“羡慕——嫉妒”是一组反义词。

    D.我们班王小丽同学成绩很优秀,口才也好,老师怂恿她去参加学校举办的“爱我家园,保护环境”演讲比赛。“怂恿”一词用得很准确。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短篇,完成下列小题。

    孔融,字文举。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①门者,皆俊才清称②及中表③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⑤,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⑥,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⑦。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诣:前往,到。②清称:有清高的名称。③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④我,谦称。⑤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访您的祖先伯阳为师。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老师。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说“有师资之尊”。⑥了了:聪明,有智慧。⑦踧踖(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_____不奇之____

    ③相委而_____ ④吾三省吾身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孔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谈谈你对“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理解。你认为陈韪这样说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舒活舒活筋骨,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7)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1)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3)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这篇童话想象大胆夸张,情节荒诞离奇,请你从三段选文中分别找出具有这个特点的情节,并概括出来。

    2试结合原文语境,比较下面三句话在语气、情感或人物心理等方面有何不同。

    ①“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啊!”

    ②“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啊!”

    ③“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3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还会成功?

  • 1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③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④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⑤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多幸福的一个世界!

    ⑥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⑦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⑧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⑨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⑩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⑾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⑿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__:指演变而产生。

    ____________: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2说说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吞”字的含义。

    3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第⑥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

    B.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

    C.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D.有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②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字数600字以上。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