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列属于温室种植优点的是(     

                        蔬菜温室大棚

    A.冬季透光保温,夏季遮阳降温

    B.与露地种植相比,温室种植在质量上缺乏优势

    C.种植的蔬果种类相对单一

    D.投入成本几乎为零

  • 2、古罗马法中的裁判官告示——《乌尔比安告示》中“关于辱骂”有如下记载:“对于任何违背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背善良风俗的侮辱,我将授予对抗他的诉权。”这一法律记载(       

    A.反映了习惯与法律的对立

    B.说明了对公民人格权的重视

    C.体现了对法律程序的重视

    D.突显了社会秩序混乱的状态

  • 3、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A.“天人感应”

    B.礼法结合

    C.“三教合一”

    D.伦理道德

  • 4、据统计,中国居民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22年的77.93岁……2022年全国基本养老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849万人、825万人。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C.居民消费结构已明显改善

    D.城乡发展差距开始缩小

  • 5、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

    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

    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

    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

  • 6、亚伯拉罕·林肯和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一个是美国民选总统,一个是俄国世袭沙皇,在历史上两人都获得了“解放者”的美誉。两位“解放者”都(     

    A.推动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

    B.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C.维护了民族国家主权统一

    D.促进两次工业革命完成

  • 7、西晋时期,政府颁布占田令。据《晋书》记载:“诸侯王大国在近畿占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并制定了不同官品占田的具体数额:“官品第一至于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田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这些规定有利于(       

    A.八削弱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B.推动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促进自耕农经济的迅速发展

    D.加速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流动

  • 8、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 9、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 10、据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已在四十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最为集中,其测定年代较亚洲其他地区出土的稻谷为早。这可以用来证实(     

    A.水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B.太湖地区是水稻原产地

    C.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

    D.中国稻种具有独立起源

  • 11、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些记载(     

    A.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

    B.体现出礼制文化在西周发展

    C.是研究西周政治活动的重要史料

    D.反映了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

  • 12、近年来,美国以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为借口,先后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等。这反映了(     

    A.国际法的效力有待落实

    B.意识形态影响深远

    C.各文明间冲突无所不在

    D.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 13、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联合政府领导下)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应采取调节的政策,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展开竞争,大胆地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是压制资本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中国社会性质尚未改变

    C.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

    D.解放战争需要物质基础

  • 14、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语“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科技革命产生了负面影响

    B.科技革命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

    C.科技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D.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需应时而变

  • 15、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两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据此可知

    A.改革实现了两国政治的民主化

    B.两国在政治上实行权力的制衡

    C.两国在完善政府结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D.两国通过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员腐败

  • 16、美国在战后涌现了“婴儿潮”,与生育率上升同步的还有育儿观念的变化,美国社会从国家到个人层面都非常重视教育。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

    B.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潮

    C.福利国家政策的完善

    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

  • 17、下表所示是1919年5月陈独秀和李大钊有关巴黎和会的言论摘录。由此可知,两人都

    记述

    出处

    在巴黎和会上.各国都注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陈独秀

    这回欧战完了。我们可曾做梦,说什么人道,和平得了胜利,以后的世界或许不是强盗世界……且看巴黎会议所议决的事,哪一件有一丝一毫人道、正义、平和、光明的影子,哪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做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品!

    李大钊

    A.对盲从西方的心态进行了反思

    B.反对欧美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

    C.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理论

    D.详细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缘由

  • 18、汉代,“群臣上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且规定不同事务的上奏文种,均有严格的书写格式。这一做法表明,汉代(       

    A.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B.政事分类细致有序

    C.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D.行政运行严谨规范

  • 19、20世纪90年代中国启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利用了世界银行贷款10亿美元,世界银行先后检查小浪底 26次,对工程各方面提出评估、咨询意见,对中国这一重大工程要求采取国际招标,结果一些主要工程的施工责任方分别为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跨国公司。这些情况反映了(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合作

    B.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浪潮中受到侵犯

    C.反全球化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

    D.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充满挑战

  • 20、秦的统一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促使中国各民族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下列历史现象符合该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 21、1968年11月17日,毛泽东指出:美国要顾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处利益,“处境相当困难”,“是把自己的力量估计太大了”。他仔细阅读美国新当选总统尼克松的文章和竞选材料,还请周恩来等人阅读这些材料,并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据此可知(     

    A.中美敌对关系有所改善

    B.第三世界与中国外交利益趋同

    C.中国重视中美关系走向

    D.美国总统已阐明对华外交政策

  • 22、外国银元自明中期开始流入,鸦片战争后大量充斥我国市场。外国银元一圆仅合我国银两的七钱二分,且含银量更低,但在市场上经常按1:1与我国银两等价流通。民国三年,以大总统教令形式颁布《国币条例》,随后铸造的“袁大头”制作精良,标准和成色与外国银元相同,且数量充足,很快被市场所接受,流通顺畅。据此可知,“袁大头”(     

    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有效地防止了白银外流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

    D.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 23、明清时期,政府常从治行卓著的州县官长中选拔御史、给事中等监察官员,避免监察官员因“不悉民情”而“陈肤泛之语”;同时监察官员因职司之故,熟悉地方吏治民生,被赋予举荐官员、表彰善政之责。这说明明清时期(     

    A.监察体制趋于完善

    B.官僚机构相互牵制

    C.制度运行注重成效

    D.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 24、贞元三年(787年),唐德宗询问长安郊外农民:“仍岁颇稔,何不乐乎?”答曰:“盖由陛下诏令不信于人所以然也。前诏云:‘于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两税而诛求者殆过之。”这说明唐朝(       

    A.存在两税之外的附加税

    B.中央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两税法在基层名存实亡

    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权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西汉初期的地方官制是______

     

  • 26、唐朝的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 27、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______________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 28、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和牛顿力学定律。

    (2)经典力学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

     

  • 29、(一)中外文化交流

    中学西传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西学东渐也促使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写在相应空格中)

    A.火药   B.《几何原本》   C.活字印刷术   D.马克思主义     E.进化论     F.《坤舆万国全图》

     

    (一)中学西传

    113世纪,     传播到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213世纪, 随着蒙古西征传入欧洲,对摧毁欧洲封建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二)早期西学东渐

    1)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  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    是由利玛窦与李之藻合刊的世界地图。

    (三)西学东渐

    11897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将  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2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宣传和介绍  

     

    2若就提纲中的(三)展开陈述,可选择以下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30、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 “________”,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________”和晋商。

  • 31、丰富和发展

    (1)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______转移到______

    1949年《____________》发表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

    (2)新中国成立后:

    ①1953年,提出_______________,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

    ②1956年中共_______,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报告中,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______________、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 32、背景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⑰____________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 33、电视的功能

    (1)传播资讯,为人们获得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

    (2)电视还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

    (3)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________

    (4)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

     

  • 3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把企业搞活。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体制。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简述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以史实加以说明。

  • 37、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海外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根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怎样的政治权利?

    (2)如何评价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

    (3)除此之外,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又进行了哪些改革?

  • 38、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思想文化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嬗变的认识。

     

  • 39、中国的困境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浪潮把整个世界裹挟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广大地区几乎已全部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国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使中国面临怎样的困境?

    (2)在此困境下,中国社会各界又采取了什么行动?

    (3)以“困境及困境中的抉择”为主题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要求: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不少于200—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