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邵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少数干部仍然漠不关心贫困群众的做法,我们不能容忍。

    C.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李华同学突然就恍然大悟了。

    D.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控烟界专家提醒公众,建吸烟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卖烟,有怂恿吸烟之嫌。

    B.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去挑轻的。

    C.如果心态浮躁,缺乏执着专注、不求甚解的工匠精神,就难以练就过硬本领。

    D.面对百姓对建设核电站的担忧,专家不应认为百姓在杞人忧天,而应耐心解说。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hé)          巢(kē)          (yūn)          (jì)

    B.斜(jī)          烟(bó)          蔽(yīn)          蓄(chǔ)

    C.静(mì)        (miǎo)        临(lì)            弄(shì)

    D.粗(kuàng)     咄(duō)        (qí)            (shà)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 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D.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

     

  •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老师说,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锲而不舍

    B.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C.锡澄地铁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D.这个秘密鲜为人知,全校没有人不知道。

  •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赵普是北宋政治家。《赵普》一文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 《列子》旧题周列御寇著,是道家的重要典籍。《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该散文集中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D.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中乐观、坚毅的外祖母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标一处)。

    (1)在 相 位 者 多 龌 龊 循 默

    (2)跪 而 拾 之 以 归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普少吏事 ___________ (2)家人箧视之___________

    (3)奏荐某人为某官 _______ (4)用其人  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8)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9)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0)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星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⑦“老了,还不死?”

    ⑧“死了就怎么了?”

    ⑨“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⑩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

    ⑪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四处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⑫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⑬“怎么呢?”

    ⑭“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⑮“干嘛变成星星呀?”

    ⑯“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⑰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这感受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⑱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⑲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改)

    1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奶奶给我讲关于人死后变成星星的故事。

    2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并简要分析表达效果。

    “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简要分析文章用“奶奶的星星”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 11、好一朵木槿花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⑤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⑥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⑦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⑧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⑨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⑩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1】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

    轻视→_____→欣赏→赞美→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

    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3】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结构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赞美了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阅读全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生之路总有同行的伴侣。与你同行的或是家人,是朋友;是快乐,是孤独;是诚信,是包容;亦或是一本本经典的书籍,是陪你在赛场上驰骋的篮球……

    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