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在语句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炭得钱何所(谋求、需求)

    B. 弗学,不知其也(善良)

    C. 故外而不闭(门)

    D. 执策而之(面对)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是一首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民歌非常富有地方特色,多用比兴、叠字。如“杜甫川唱来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这句就是运用了比兴。

    B.《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说明文,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但又不失严谨。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C.《傅雷家书》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对于这样的一本好书,我们必须每一篇都要认真阅读,绝对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去选择篇目阅读。

    D.《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中心,全书主要围绕他们的爱情故事展开。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恣意  怠慢 一马当先 消声匿迹

    B.皎洁  疏疏朗朗 叹为观止 人情事故

    C.偏僻  搏击 惊心动魄 顾名思义

    D.屹立  吆喝 自出新裁 气势磅礴

  •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实施、制定消费升级计划,内需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18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已达76.2%。(“实施”与“制定”对调)

    B. “西南联大名人手迹”拍卖专场呈现了闻一多、陈寅恪、朱自清、燕卜荪、钱穆、汤用彤等名家的诗文手稿近七十余篇。(删去“近”)

    C. 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小演员们迅速戴上了高高的红帽子,宽宽的红斗篷。(“宽宽的”前面增添“穿上了”)

    D. 为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元首在这份倡议书上签字。(删去“间”)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灶罩上一层暗淡的色彩。

    B.首联写岁暮时候自己远道而来在此做客,没想到碰上了战争,甚是郁闷。

    C.颔联中的“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句的“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颈联的“朝廷谁请缨”句运用了用典的手法,作者借典故暗示朝中将士不怕流血为国出征的豪情壮志。

    E.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全诗出语浑朴,感情真挚,语言精简,音韵工谐。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可以开阔眼界,提升素养。802班组织主题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演讲比赛,请你阅读小智同学的演讲稿,完成以下任务。

    首先,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冷静,困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傅雷就对傅聪这样说:“①”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

    其次,面对困难,不要沮丧,哪怕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应该振作起来,微笑着对自己说:“我能行!”《名人传》中,(人名)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痛苦,他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

    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确立了目标,才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③最后,面对困难,冷静、自信、坚强,坚定目标,持之以恒,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1(任务一)根据阅读《傅雷家书》的体会,你认为填入①处的语句应该是( )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B.你必须平衡自己的心理。请你记住遇事无论过于激动,还是过于消沉的人,都不能做成大事。

    2(任务二)在②中填入的是_________

    3(任务三)根据演讲稿已有部分,从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在划线③处对演讲稿进行补写。(100字左右)

    A.孙少平《平凡的世界》B.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苏菲《苏菲的世界》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

    ①2019年春节期间,一则短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我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如果有了太空电站,许多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就不用担心中途没有充电桩了,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隔空充电”。

    ②太空电站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工作程序是:先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会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到空间传输来的波束,再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电能后接入电网。

    ③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及发射装置来实现。第二个问题则对新型运载、新型材料、超大型航天器结构及控制、在轨组装维护等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电站组件的质量可达千吨,长度能达千米,功率为兆瓦级,寿命需要在30年以上。

    ④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不少太空电站的建设方案,对未来设计出实用的太空电站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这些国家之所以把目光瞄向太空,是因为看中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因此,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⑤此外,太空电站在地面偏远地区供电、紧急供电、航天器供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还能减缓大气雾霾,从而起到环境调节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氦-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⑥为此,我国正积极研制太空电站。我国在太空电站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大型空间结构、空间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多旋转关节太空电站方案。该方案得到国际顶级专家的认同,并获得世界太空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

    ⑦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如能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1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太空电站,能实现电动汽车随时随地充电。

    B.将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现已没有太大问题。

    C.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太空电站的建设。

    D.我国已启动太空电站实验基地的建设,并有望成为首个建立有实用价值的太空电站的国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鼓励着我们直面人生,振作精神,昂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字数不少于5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