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截然不同   杞人忧天

    B.骇人听闻   油然而生   麻木不仁   怪诞不经

    C.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畏罪潜逃   烘堂大笑

    D.淅淅沥沥   各得其所   不求甚解   美不胜收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抽(yè)    (qí)     (zhù)蓄      (xī)沥沥

    B.静(mì)    (sǒu)    (chèng)职    咄(duō)逼人

    C.(quán)伏  (suǐ)    (shà)       堂大笑(hōng)

    D.蝉(tuì)   (chàng)然   (gù)       花团锦(cù)

  • 3、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长带有的段落是深黑色的,有的段落是银白闪光的。

    ②开始我茫然不知这是什么!

    ③在这茫茫大地上有一条蜿蜒盘旋的长带。

    ④是从西北高原深深地层中喷涌出这一道哺育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的河流,

    ⑤仔细看时,才知道这是黄河。

    ⑥这苍莽无垠无际的母亲大地啊,是它的乳汁,

    A.②③①⑤⑥④

    B.③①②⑤⑥④

    C.②③⑥④①⑤

    D.③①④⑥②⑤

  •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迪士尼上演“夜光幻影秀”,绚丽的灯光与烟花将迪士尼城堡点缀得格外美丽,让观众叹为观止

    B. 近来,小明同学喜爱上了写作,他写了一篇著作等身的文章发表在《扬子晚报》上。

    C. 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 杨幂在电视剧《三生三世》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C.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需求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等需要。

    D.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 6、【词语擂台】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立意出奇,怪诞不经,代表了这个流派的特征。

    B.医务工作者们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他们,生怕让他们再次感染。

    C.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长大后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 7、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上的街市》——诗歌——郭沫若——《郭沫若全集》

    B.《金色花》——诗歌——泰戈尔——英国

    C.《杞人忧天》——寓言——列子——《列子》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卖油翁》,完成问题。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射/择其者而从之

    B.微颔之/当涉猎

    C.但手熟/安敢轻吾射

    D.钱覆其口/我酌油知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

    C.文章写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D.文章通过对卖油翁酌油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技能,让我们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4)请结合原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链接材料】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东坡集•日喻》)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用课文原文填空。

    (1)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 ,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是故学然后之不足,   。《虽有佳肴》

    (6)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

    (8)默写《钱塘湖春行》的颈联。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掀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国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坊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2】选文起笔引用闻一多的话,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3】选文在叙述中加入了一些细节描写,请分别找出来,并指出其作用。

    【4】下面对选文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部分的写法是将闻一多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

    B.“‘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一句,引用人们对闻一多的称呼,旨在说明他用心之专。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D.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等。

    【5】阅读闻一多的《死水》诗,结合诗歌内容简单分析其艺术特色及精神追求。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茵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艺术特色:______________

    精神追求: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看它的枝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全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夹子,名曰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蓬蓬。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

    时间

    ____

    今年由春到夏

    今年暑假

    经历

    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取

    _____

    _____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3】“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5】面对伤痛,黑槐们选择“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对这种选择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岁月匆匆,转眼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七年级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