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演讲》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有删节。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暸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作者是被誉为“当代毕昇”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王选。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作者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褶皱   诬蔑   乌蓬船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B. 物侯   瞳仁   蜂窝煤   阳俸阴违   拾级而上

    C. 缄默   斡旋   浑浊物   接踵而至   销声匿迹

    D. 羁绊   颠簸   水中坻   格物致知   人情事故

  •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作者塑造了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等。

    B.《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C.《傅雷家书》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杂文作品《马说》。

  •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帷幕  抉择  缅怀  格物致知 B.雾霭  擦拭  副射  接踵而至

    C.讫立  挚爱  告诫  销声匿迹 D.诬蔑  喧哗  扶植  穿流不息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友人》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1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却有所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送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2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3送别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诗歌类型,请你再写出此类诗歌中两句连续的诗(或词)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前苏联著名作家___所著,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长大后,在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如果你用对方的母语与之谈话,你的话就会进入对方的心灵”。 ②   很多人感慨文字难写、难学   全球仍有超过1亿外国人学习汉语,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党的十人大以来,全球范围的“汉语热”不断升温。④这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上升的体现,也是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好。

    (1)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提取第句的句子主干。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我们在行走,时间也在行走。回首中,最美的时光也许定格在一家人的聚餐中,也许定格在学习的拼搏中,也许定格在旅途的美景中......

    你最美的时光定格在哪

    请以最美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标点正确,书写规范;(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