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演讲》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有删节。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暸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作者是被誉为“当代毕昇”的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王选。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作者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褶皱 诬蔑 乌蓬船 纷至沓来 怒不可遏
B. 物侯 瞳仁 蜂窝煤 阳俸阴违 拾级而上
C. 缄默 斡旋 浑浊物 接踵而至 销声匿迹
D. 羁绊 颠簸 水中坻 格物致知 人情事故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作者塑造了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等。
B.《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C.《傅雷家书》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杂文作品《马说》。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帷幕 抉择 缅怀 格物致知 B.雾霭 擦拭 副射 接踵而至
C.讫立 挚爱 告诫 销声匿迹 D.诬蔑 喧哗 扶植 穿流不息
5、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友人》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1】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却有所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送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2】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3】送别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诗歌类型,请你再写出此类诗歌中两句连续的诗(或词)句。
6、用诗文原句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前苏联著名作家___所著,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长大后,在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8、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如果你用对方的母语与之谈话,你的话就会进入对方的心灵”。 ② 很多人感慨文字难写、难学 全球仍有超过1亿外国人学习汉语,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党的十人大以来,全球范围的“汉语热”不断升温。④这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上升的体现,也是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好。
(1)请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提取第句的句子主干。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9、作文
“我们在行走,时间也在行走。”回首中,最美的时光也许定格在一家人的聚餐中,也许定格在学习的拼搏中,也许定格在旅途的美景中......
你最美的时光定格在哪?
请以“最美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标点正确,书写规范;(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