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崔氏二小生
B.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其两膝相比者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大家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班级管理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南山公园的春天,桃红柳绿,是锦城人民赏花踏青的好去处。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都是这种文体。
C. 中国四大名楼特指山东烟台蓬莱阁、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
D. “幅式”是书写一篇字的整体形式。根据长短、宽窄、形状可分为条幅、横幅、对联、斗方、扇面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阅读《国风·魏风·硕鼠》,完成下列小题。
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①,莫我肯顾。逝②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③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贯,借作“宦”,侍奉。女:一作“汝”。②逝:通“誓”。③爰:乃,于是。
【1】下列诗句与本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句是( )
A.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B.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C.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D.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说说你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中“逝”字的理解。
【3】这首诗采用了“比”的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白居易)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5)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9)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与“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以下描述,依次写出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个人名。
①他创作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但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独的。82岁时他选择出走,最终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
②他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弱,生活的困难没有让他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③他是雕塑家兼画家,被迫为教皇服务,遭卑鄙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临终前还坚持创作,留下了传世杰作《哀悼基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瀑布
梁衡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或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料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⑤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校,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请你从第②段和第④段中,分别找出两个词语,概括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特点。
【2】第③段画线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哪些内容?
【4】有人认为第⑤段是写“脚下石”的,与本文写壶口瀑布的内容无关,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5】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它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
9、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