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温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油líng)  迷wǎng)  )人注目

    B.)歌 白jiáshàn)笑  qiè)而不舍

    C.lán)语  )祷   gèng)古  妇)皆知

    D.sǒu)  田lǒng)  )胡子  人声dǐng)沸

  •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zào) 古(gèng)   悔(ào) 人不倦(huì)

    B. (zhuì)   震(shǒng) 围(fēn) 忧心忡(chōng)

    C. 约()   愧(zuò) 狂(lán) 深痛疾()

    D. 逗(tiǎo)   问(jié)   深(xiāo)   气冲牛(dǒu)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B.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D. 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篮球、一双球鞋、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B.他天生自带喜感,他的一举一动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C.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D.街道上的行人匆忙地走着,有的已经拿出了雨伞,人们对这司空见惯的下雨现象不以为然

  •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成语“吴下阿蒙”“扑朔迷离”分别出《史记》中的《孙权劝学》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C.《陋室铭》《爱莲说》中的“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D.短语的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等。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B.在校运会5000米比赛中,原来微不足道的他竟然取得了第一名。

    C.生活老师晒的被子有了阳光的味道,有了爱的味道,真舒服,不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了。

    D.面对女儿的不礼貌回答,父亲气冲斗牛,恨不得打她一顿。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胸(pǔ)        (dào)     如(pì)        心贯注(qiǎn)

    B.凹(dàng)     子(jūn)     (è)          而不舍(qiè)

    C.水(xián)     笨(zhì)     (jiáo)     人不倦(huǐ)

    D.香(pèn)       立(chù)     (yè)        为人知(xiǎn)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阅读题,完成下面小题。

    1《木兰诗》选自宋朝 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_》。《木兰诗》和《______________》被誉为我国古代叙事诗双璧。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闻机___________   ②愿为鞍马___________

    气传金柝____________ ④双兔傍地 ____________

    3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句子。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5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你该如何贴切评价?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1)句还需填上作者,第(2)句还需填上诗题。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登飞来峰》)

    (2)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____》)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斯是陋室,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在困境中仍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6)“二十年春秋,绚烂了几代人的童年,染白了您的头发。”这句礼赞退休教师无私担任小学课外辅导员的话语,令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驿路梨花》(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三个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

    ①原来她还不是梨花________

    ②那洁白的梨花________

    ③驿路梨花处处开:________

    2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⑤段的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子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

    1本文由蒲公英联想到母亲,是因为他们有着________的共同品质。(每空不多于5个字)

    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我记忆中的花朵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