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生看完病人的尿检报告后,将病人诊断为肾小球病变,请问,这是因为尿检中哪种成分超标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2、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 )
A.痰中有黏液
B.痰中有尘土
C.这种行为不文明
D.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3、如图所示,护士在帮小李抽血前,先用橡皮软带绑住他的手臂上端,此时,橡皮软带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会因此浮现而利于抽血,使得血液回心脏的( )而受阻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室
D.右心房
4、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5、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6、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7、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8、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
D.光和叶绿体
9、下列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B.一粒大豆种子长成一棵成熟的植株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有关
C.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D.细胞的分化是指随着细胞的生长其形态出现差异的过程
10、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
A.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B.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C.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11、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12、用热水将番茄烫一下,很容易就能撕下一层表皮,这层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3、进入青春期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下列晓阳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B.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常换内衣
C.要有个性,遇到问题拒绝与长辈沟通
D.学会明辨是非,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1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
A.细胞质平均的分成两份
B.细胞核平均的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长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15、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D.气体进出的通道
16、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 )
A.氧气浓度太低
B.二氧化碳浓度太低
C.空气的湿度太低
D.空气的温度太低
17、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童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18、小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图 中在调节细准焦螺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视野变化是( )
A.a→c
B.b→d
C.c→d
D.b→a
19、某些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醒蛰伏的动物,称为“惊”。 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B.这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D.动物蛰伏时不消耗任何能量
20、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B.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C.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21、血小板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功能。
22、肺泡的数量_______,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______________,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_______之间进行_______。当吸气时,空气中的_________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___________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23、巴中人喜食 米饭, 米饭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其中主要作为能源物质的是__________ 。
24、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________ ,促进________ ,提高________的兴奋性。
25、食物中有六大类营养成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26、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____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食物中的各营养素的____要合适,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不要养成____和____的不良习惯。
27、人体吸气时,肋间肌________,膈肌________,使________体积增大,呼气时,肋间肌________,膈肌________,使________体积减小。
28、一婴儿患佝偻病,其父母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四种治疗方案。请你预测这四种治疗方案的效果。
治疗方案 | 效果 |
1.不穿衣服,不隔玻璃晒太阳 |
|
2.穿衣服,隔玻璃晒太阳 |
|
3.服钙片 |
|
4.服钙片及鱼肝油 |
|
A.疗效显著 B.有疗效 C.疗效不显著 D.没有疗效
29、营养学家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应该分别占__、____、和___左右。
30、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_。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_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连线
A.坏血病 a.缺乏维生素C
B.佝偻病 b.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侏儒症 c.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D.地方性甲状腺肿 d.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32、一般来说,从受精卵到胎儿发育成熟大约需要38周。(______)
33、生物学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是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之一。结合下面几个镜头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镜头一:学校食堂:几个同学在一起边吃饭,边说话。小刚讲了一个笑话,小虎说话间被呛到了,剧烈咳嗽一阵,憋出两眼泪。
镜头二:教室内:值日组正在扫地,“阿嚏……”小钟连打了几个喷嚏。
镜头三:学生寝室:“咳咳……”小华这几天感冒了,不停的咳嗽吐痰。
镜头四:卧室内:小梅看书到深夜11:0,深深地打了一个哈欠,瞌睡得眼也快闭上了。
(1)镜头一中小虎呛到的原因是吃饭间说笑,导致吞咽食物时_____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_____,人体可通过咳嗽把食物推出。
(2)镜头二中打喷嚏是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肺部气体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气体从肺部发出经历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鼻腔。
(3)镜头三中小华吐痰过程是这样的,气管壁上的_____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_____排出体外。
(4)哈欠,是指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口深呼吸,微有声响的一种表现。小梅打哈欠时先深吸一口气,在此过程中,她的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填“收缩“或“舒张”)使得胸腔容积_____(选填“缩小”或“扩大”),肺扩张,气体从外界进入肺部。
34、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不同,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___,功能是产生_____,并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___,其功能是产生_____,并分泌雌性激素。人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雌雄生殖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后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之后缓慢移动到子宫中继续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成胚胎: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_____中,通过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废物: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