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陵水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震悚   微不足道   篷断草枯   警报迭起

    B.选骋   锲而不舍   高山之巅   家喻户晓

    C.怪诞   酣然入梦   一反既往   大庭广众

    D.高粱   慷慨淋漓   截然不同   锋芒必露

  •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B.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加强了对广大群众的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

    B.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C.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D.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许多往事。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萋   修 冲斗牛 B.友   笨   死不渝

    C.钝   热 不下问 D.   合   朦朦

  • 5、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好”“现在起”“我很高兴你一起去”。(加点的“比”“从”“和”都是介词)

    B.黔东南州各县立足实际真抓实干,齐心迈向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立足实际”“真抓实干”“新征程”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C.满地的黄叶被风吹起,她惊呼着:“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句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夏代文字资料,强烈地证明了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初期就已经有了文字。(状语“强烈”与中心语“证明”搭配不当)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综艺节目深受群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B.由于老师对我的悉心教育,使我从小学就养成了好学的性格。

    C.“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领略了诗词的魅力。

    D.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模样让游客们忍俊不禁。

    B. 他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下走上了舞台,开始了他的演讲。

    C.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D. 专家称中国可燃冰开采成功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爆炸波,果不其然,这几天整个世界炸开了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2)及鲁肃寻阳________

    (3)恐已________

    (4)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往事耳   大兄何事之晚乎

    B. 若孤   与昧行乎

    C. 蒙辞军中多务   自为大有所益

    D. 晋平公问师旷曰   贤材人远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用原文中的内容回答: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

    5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的目标是______。(用原文词语回答)文中表现孙权对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2)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约客》赵师秀)

    (4)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贾生》李商隐)

    (5)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暮江吟》白居易)

    (6)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________。(《兰溪棹歌》戴叔伦)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中石兽》纪昀)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罗师傅

    王尚桐

    ①老罗师傅是位送水工。我也记不清老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我们小区送水的,他好像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②瘦瘦高高的老罗木讷寡言,河南人,见人只是嘿嘿一笑。因为种田难以支撑儿子上大学的开销,年过半百,进城打工。除此之外,大家对他的信息知之甚少。人们也不知道老罗公司的名称,每次见水桶快见底时,只要拨打老罗永不关机的手机,即便是夜间八九点钟,老罗也挪着不慌不忙的步子,登楼送水,撩一把汗,换上塑料鞋套,将一桶“阿依苏”矿泉水稳稳装在饮水机上。交接十二元水费,拎着空桶,嘿嘿一笑后转身离开。有时家中临时有事,锁门不在,老罗便会将水放在门口,等下次再付费。一天又一天,老罗成了小区中的一员,家家离不开他。

    ③炎热的夏天来了,小区时不时会陷入“水荒”,邻居们可能都觉不到老罗多年如一日的存在。老罗解释道,天热山上的泉眼越来越细,取水的人越来越多,拉水车每次都需要排队好长时间,小区也疯传老罗他们公司的水以次充好。山上的泉眼终于干涸了,纯净水取代了矿泉水,价码也从十二元降成十元一桶。

    ④小区的住户纷纷议论纯净水的水质,有沉淀了,出异味了,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人们也很快接受了老罗送来的纯净水,日子便又重回往日的平静。而老罗依然沉默寡言,依然及时送水,依然嘿嘿一笑。要说老罗送水有何不便,就是每次送水大家提前备好十元零钱,老罗不习惯移动支付。于是,有人调侃了:“老罗,我教你微信支付吧。”“老罗,再用现金支付就打折。”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不中,小区里老人多,用现金支付习惯,不麻烦。”

    ⑤老罗默默地送水,日子也静静地流淌。直到有一天,老罗的电话突然关机了,这可是从未出现的状况,人们种种猜测和抱怨。不久传来消息,老罗心梗,已经走了。这么突然!想想他的质朴和憨厚,想想他的尽职和尽责,大家叹息,好人一个。

    ⑥老罗一走,大家只好按着水桶上的电话订购纯净水。一日,我打电话订水后,来了一位头戴棒球帽,戴耳机的年轻人,二十来岁,很帅,很酷。我想以后就要和这位小师傅打交道了,便主动索要他的电话号码。小伙子头也不抬,“水桶上有电话,订水和公司联系。”我有点尴尬,不过这只是变化的开端。一次,打电话订水后,因临时家中有事锁门外出,回来时门口却没有往常一样的水桶。第二天,在小区碰到了小伙子,问起此事,他好一顿数落,抱怨我让他白跑一趟。还说以前都是师傅老罗替我们垫资,自己不会那样做的。

    ⑦小伙子还规定了送水的时段,上午A区,下午B区,不再随叫随到,几乎一夜之间,小伙子站在了舆论风口:送水不及时,态度生硬,只通过微信收费,老人们感到非常不便。不久,公司又开通了二维码订水,只需在平台上付费订水并填写地址,然后排队等候。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送水方式。

    ⑧从此,除了偶尔在小区照面,碰见小师傅的机会少了,生活也再度回归平淡。只是偶尔还会忆起憨厚的老罗,在楼道里晃动着瘦高的身形,剪开熹微的光影,扛着沉甸甸的水桶缓步走来。可是又有谁想过老罗师傅曾经在心里想过些啥呢?

    ⑨老罗走了,和老罗一起走的,还有他的时代。

    (有删改)

    【1】文章多次将老罗师傅与小师傅进行对比。请在下列相应处补写情节并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

    【2】文章写老罗时反复出现“嘿嘿一笑”。请分析下列两处“嘿嘿一笑”分别表现出老罗当时怎样的心理。

    (1)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

    (2)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

    【3】文章的老罗与杨绛笔下的老王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两个人的品性、处境与作者的情感来进行比较分析。

  • 11、阅读《海底两万里》节选,联系整本书内容,按要求完成。

    (甲)

    包扎好这个不幸的船员之后,我还为他调整了一下他头上的调带,然后转身问尼摩艇长:

    “他是怎么受得伤?”

    “这无关紧要!”艇长支支吾吾地回答,“鹦鹉螺号的一次碰撞,震断了一根操纵杆,正好砸在这名船员的头上。你觉得他的伤势如何?”

    “您尽管说,”艇长对我说,“他听不懂法语。我最后看了一眼生命垂危的船员,然后回答:“他最多只能活两个小时。”

    “无法救治了?”

    “毫无办法!”

    尼摩艇长的手颤抖起来,几滴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可我一直以为他生来就不会掉泪。

    ……

    第二天早晨,我又到了平台上,尼摩艇长比我先到。他一看见我,就朝我走来。

    “教授先生,”他问我说,“今天,您同意做一次海底旅行吗?”

    (乙)

    那个被紧紧缠住的不幸船员,被吸盘吸得牢牢的,被那只巨大的触角举在半空中随心所欲甩来晃去的。他气喘吁吁,喘不过气来了。

    尼摩艇长奋不顾身地冲向章鱼,一斧头就砍下了一只触角,全体船组人员用斧头在奋战。我和加拿大人、龚赛伊握着手中的武器拼命地往一个个肉坨上砍或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怪味。真是可怕极了。

    这条章鱼的八根触角被砍断了七根。仅剩的那根触角在半空中弯来转去的,挥动那个船员就像舞动一根羽毛那样轻松。正当尼摩艇长和大副要向这根触角冲去的时候,这条章鱼喷出了一股从它腹部的墨囊中分泌出来的浅黑色的液体。我们一下子就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了。等这团“乌云”散尽后,章鱼卷着我那个不幸的同胞,已经不知去向!

    于是,我们忍无可忍,把满腔的怒火全部发泄在这些海怪身上。尼德·兰百发百中,又击中章鱼的海蓝色眼睛,戳破了它们的眼珠。可是,我这个勇敢的伙伴突然因躲闪不及而被一条大章鱼的触角掀倒在地,那条可怕的章鱼向尼德张开血盆大口。我赶紧上前搭救。可是,尼摩艇长赶在了我的前头,抡起手中的斧头深深地砍进了章鱼巨大的牙床骨。加拿大人奇迹般地获救了,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将鱼叉整个地捅进了章鱼的三颗心脏。

    “我应该报答你!”尼摩艇长对加拿大人说。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刻钟。

    尼摩艇长浑身是血,站在舷灯旁一动不动,呆呆地看着吞没了他的一个伙伴的大海,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睛里淌了下来。

      (丙)

    巨大的战舰在慢慢地下沉。突然,一声爆炸。压缩空气炸飞了战舰的甲板,好像爆炸发生在底舱。

    这时,这艘不幸的战舰加快了下沉的速度,随后,这团黑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战舰上全体官兵的尸体也随之被一个巨大的旋涡卷入海底……

    这个可怕的伸张正义者,名副其实的复仇天使还在张望。当一切结束之后,尼摩艇长向他的房门走去,推开房门,进了房间,我目送着他。

    在他房间底端的护墙板上,在他心目中的英雄的肖像底下,我看见一张一个年纪尚轻的妇女和两个小孩的半身照片。尼摩艇长对着这张照片凝视了片刻,向他们伸出双臂,然后跪倒在地上哽咽起来。

    (选自《海底两万里》译林文学出版社,沈国华等译,有删减)

    1选文甲,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去做的“海底旅行”具体指什么事情?请简要概括。

    2凡尔纳塑造人物形象角度多元,手法多样,请品读画线句子,写出批注。

    3以下是学生对尼摩是否英雄的辩论。结合有关情节,写出你的理解和评价。

    学生A:我认为尼摩是英维,绝顶智慧又享有绝对的权威,善良正直,无私奉献,面对危难,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是人类的英雄。

    学生B:我不赞同。英雄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可尼摩船长独断专行,报复心强,为了复仇,让战舰上的所有人陪葬,这还算英雄吗?

     

    小贴士:在惊慌乱逃的人群中,总有第一个勇敢者冲出,停下来扶人站起,在风暴中闪出自己的眼神。英雄的素质铸成于转瞬之间的危难之中。

    ——(美)斯蒂芬斯曾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整本书和你的阅读体验,探究科幻小说中科学和幻想的关系。

    (创作时间)《海底两万里》先以连载的形式,从1869年3月20日到1870年6月20日在艾泽尔的《教育和娱乐》杂志上与读者见面。

    (构思来源)鹦鹉螺号的构思来自在塞纳河进行的潜水艇试验以及1867年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潜水艇。

    (科技之光)

    (1)1875年,约翰·霍兰成功研制了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

    (2)1879年,电灯问世。

    (3)1897年5月,约翰·霍兰又研制成功了一艘汽油发动机推进的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用电动机,蓄电池一旦用完,必须浮出水面充电。

    (4)2017年,我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其性能基本接近“鹦鹉螺号”,而当时距离1869年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已有149年。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你的身边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她,它)或是“读书迷”,或是“演说家”,或是体育健将、乐器高手……

    请以“厉害了,我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横线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④字数600字左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