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保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越(zhuó)   丰ráo) 元xūn)   鞠躬尽cuì

    B.sǒng)   育()   午(shǎng)   而不舍(

    C.堂(lòng)   带(yíng)   碌() 不可摸(zhuō

    D.jué样()   荒然入梦(hān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 王教授是一位民俗专家,但他还是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 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家不期而至,共同欣赏难得的体育省会。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暇              概率              心有灵犀                   耐人寻味

    B.污秽              烦燥              语无伦次                   躬行君子

    C.猥琐              丰饶              呕心沥血                   以身作责

    D.妥贴              薪金              化险为夷                   毛骨悚然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贾平凹的小说《一颗小桃树》,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对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经历。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紫藤萝瀑布》围绕紫藤萝,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人。各有层次:看花,写花的活泼热闹、生机勃勃;忆花,写花所受的苦难,最后以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作结;思花,则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 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菩萨   惶恐   默契   大庭广众

    B.薪金   硕果   醒晤   心不在焉

    C.书斋   衰悼   屏障   鞠躬尽瘁

    D.过瘾   霹雳   调羹   历尽心血

  • 6、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作“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卖油翁》的作者是纪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六一居士,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D.“热爱祖国”、“安排任务”,“喷出火焰”“放松下来”,这些短语皆为动宾短语。

  • 7、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这句话中“几秒钟”“上千吨水化为蒸气”形象地展现出火箭炽热火焰的威力。

    B.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因为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的飞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这句话运用具体、科学的数字,准确地介绍了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的形态,科学严谨。

    C.“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解释了“非常紧张”的原因。

    D.“回来后我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这句话属于倒叙,交代裂纹出现的原因,给读者释疑,让读者清楚明白。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出门于河__________

    (2)二石兽于水中__________

    (3)尔辈不能其物理__________

    (4)可据理臆断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4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作出推断,结果是错误的。

    B. “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C. 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下定论。

    D. 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当人们爬山登临山顶时,心中会豪情顿生,自然想起杜甫的《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桌小明这几天心情苦闷,你便用普希金的诗句去安慰和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

    ⑦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⑧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⑨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⑩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分析文中第⑥段景物描写的特征及作用。

    2文中第⑨段写“我”梦中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三个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

    ①原来她还不是梨花

    ②那洁白的梨花

    ③驿路梨花处处开

    4“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结合文章内容,请就传承雷锋精神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 11、课内现代文阅读

    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_______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有何作用?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请从人称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3“我”的两次流泪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二)请以“为自己点赞”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内容具体,语句流畅,结构完整。

    (2)书写工整、美观,不少于500字。

    (3)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