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盐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果得/于/数里外 D.然则/天下之事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②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③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④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⑤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A. ③②①⑤④   B. ③①②④⑤   C. ④⑤③①②   D. ④⑤③②①

  • 3、下列可以作为“雪压难摧涧底松”下联的是( )

    A. 风吹不动天边月 B. 一间陋室透书香

    C. 竹菊梅兰可养性 D. 且喜满园桃李艳

  • 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邓稼先同志的爱国志向,值得我们________。

    2)她的钢琴过了十级,我十分________她的弹奏水平。

    3)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________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A.仰视  羡慕  欣赏

    B.羡慕  仰慕  观赏

    C.仰慕  羡慕  瞻仰

    D.赞赏  敬佩  鉴赏

  • 5、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考试前夕,妈妈还念念有词地叮嘱我一定要沉着冷静。

    D.《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幼时照顾他的底层劳动妇女阿长深切的怀念之情。

  •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镜(líng  guǎng  弄(shì  而不舍(

    B.záo 开(zhàn 红(yān  气冲牛(dǒu

    C.薄(   塌(tān   乎不同(jiǒng

    D.伏(quán  tuì 职(chèn 痛绝(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注)①依姊夫:跟随姐夫。②:偷地。③:恼怒。④脱误:侥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大兄何见事晚乎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始就学 悟前狼假寐

    C. 结友别 自钱孔入,钱不湿

    D. 蒙辞军中多务 归告蒙母

    2解释加点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鲁肃过寻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当见大惊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母哀而舍之。

    4从甲乙两文来看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1)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_____。   (《赠刘景文》)

    (2)__________________,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倾听草木的呼吸》,完成下面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小院花欲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复瓣梅花等,以前从未见过。不言其他,单名字就已是绝代天香了。这梅的名字真是好。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④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⑤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坐在青柳里,眼前是绿的,水里是绿的,朱自清先生的眼睛也成了绿色。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⑥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⑦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⑧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须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⑨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1】结合文章,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在自清的光阴里自清,休息凡尘倦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中两个“自清”的含义。

    【2】请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小院花欲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3】第⑤段划线句“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与“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写作手法相同,请简要赏析本文这句话。

    【4】文章最后一段写到“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全文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①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然后放进小秤称一称,稍稍添点或减点,秤杆就能稳稳平住。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这一套动作一气呵成,绝无多余。

    ④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让人怀疑里面藏着美丽的精灵。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有时候,望着药箱上的一个个名字,总有一种阅览古籍书名的错觉。

    ⑤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⑥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⑦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⑧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锁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⑨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1读第③段,说说那三个阿姨抓药“麻利”的原因有哪些?

    2读第④段,说说中药取名有什么特点?

    3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内涵。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对中药的回忆,寄托了哪些情感?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世纪60年代,雷锋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献身国家是他身上最突出的闪光点;70年代,陈景润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成为那个时代的偶像;80年代,中国女排以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取得了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成为一代人的偶像;90年代,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为一代人的偶像……21世纪的今天,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偶像。

    每个时代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代表各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你觉得21世纪的偶像应具备怎样的时代精神?

    请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使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