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īn) 震悚(sǒnɡ) 锲而不舍(qì)
B.修葺(qì) 猥琐(wěi) 酣然入梦(hān)
C.愧怍(zuò) 羸弱(yínɡ) 忍俊不禁(jìn)
D.污秽(suì) 屏息(pínɡ) 怏怏不乐(yànɡ)
2、文化积累——下列对《骆驼祥子》中主要人物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诈骗祥子的孙侦探。
B. 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
C. 离死亡只剩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
D. 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
3、班长邀请校长来讲话,下面的邀请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您来讲一次,想必您也会觉得荣幸的。
B.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在会场热烈欢迎您。
C.班会定在明天上午九点,请您务必九点前到会。
D.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帮助,希望您不要失约。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彷徨(huáng) 卓越(zhuó) 燕然勒功(yān) 钻之弥坚(mí)
B.田垄(lóng) 斑斓(lán) 亘古不变(gèng) 酣然入梦(hān)
C.昼夜(zòu) 咳嗽(sòu) 深恶痛绝(è) 义愤填膺(yīng)
D.选聘(pìn) 咀嚼(jiáo) 鲜为人知(xiān) 慷慨淋漓(gài)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儿童节想帮爸爸请个假”,孩子们稚嫩的手书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B. 报到那天,在陌生的教室里,我与50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C. 大智若愚,可以避免灾祸;锋芒毕露,往往道嫉受害。
D.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案例。就是这种“不安全感”,这种“本领恐慌”,使像黄大年这样一大批科技英才,兀兀穷年、拼命工作,为国家和军队创造出一批核心技术。
6、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偏正短语)
B.那天清晨落叶满地。(并列短语)
C.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动宾短语)
D.他在操场跑了十圈之后,上衣湿透了。(补充短语)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高考失利,小涛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8、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 关山度若飞________
(2) 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
(4) 策勋十二转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9、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作者______《己亥杂诗》)
(4)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__________》)
(5)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景色幽静淡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窗前的树
张抗抗
①我家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②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发出米粒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③我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④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轻松。
⑤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树身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⑥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树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⑦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是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一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样的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来。
⑧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杈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飞到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⑨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2】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3】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说说你最敬佩的树以及理由。
11、 人们为什么爱吃垃圾食品?
①人们常常问:为什么甜点和油脂含量高的垃圾食品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②研究发现,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油大糖多,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民间曾有“油多不坏菜”的说法,意思是炒菜多放油,吃起来就觉得香。科学家曾从进化论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③史前人类物质量乏、晚食艰难,他们整体奔忙却难以糊口,体力永远“入不敷出”,皮下脂肪永远“太薄”,他们最向往的就是糖和脂肪,因为只有高热量食物能让他们生存下来。当我们看到食物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阿片样物质则是大脑分泌的另一种化学物质,它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和享受,它和多巴胺共同作用,大脑就会把吃某种食物和愉悦的心情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不断重复。它们让人类的祖先在高脂和高糖食物中得到了享受,大脑便下令让祖先们去寻找这些食物。于是大脑就将摄入高卡路里的食物视作愉悦行为,指挥人们去寻找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_________进化到今天,食物来源充足,大脑里的这种化学反应_________依然存在。
④处于压力之下的人很容易想吃高脂高糖类食物。研究人员发现,垃圾食品对大脑产生的化学作用与抗抑郁药物类似。研究人员以两组老鼠为实验对象,先将它们长期与“鼠妈妈”隔离,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不安。一组老鼠被喂垃圾食品,另一组老鼠则被喂健康的食品。两组老鼠随后被安排分别穿越迷宫,进行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那么焦虑了。科学家认为,“垃圾食品”帮助老鼠补充了大脑中缺少的压力激素受体,从而改变了它们的状态。因此,食用垃圾食品有助于缓解压力。
⑤当人体感受到压力,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皮质醇,它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但是也会增加食欲,增加饥饿感,导致人更想吃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科学家解释说,压力会让人觉得生存受到威胁,必须多围积些热量。
⑥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这么多危害,却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吃垃圾食品会上痰?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会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一些物质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标准,进而形成一个思性循环 -- 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
【1】第③段的横线处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但是…… B.即使……也……
C.不仅……而且…… D.只有……才……
【2】第②段画线句“这种现象”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
【4】根据第③④⑤⑥段的内容,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当看到食物时,大脑一般会分泌多巴胺,与阿片样物质共同作用,让人心情愉悦。
B.进食垃圾食品的老鼠比起那些进食健康食品的老鼠,明显不焦虑了。
C.压力下产生激素皮质醇,它的任务就是提高血糖水平,给细胞提供能量。
D.常吃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成瘾的实验鼠,会对一部分健康产品产生排斥。
12、作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笔下那流过山石的泉水是清澈、清冽、清甜的,我们身边有些人,有些物,有些事可能会与清泉相似吧。
请以“像清泉一样____”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