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网课期间,小明却迷上了网络游戏,还经常在视频课的时候开小窗约你一起联机玩游戏。身为好友的你想劝劝他,你对小明说:
A.“你成天上课不听讲,这样下去成绩肯定下降!你对得起家长和老师吗?”
B.“小明,你自己不好好听课我管不了,但是你别影响我,我还想考高中呢!”
C.小明,你现在还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没意识到事情要分轻重缓急,现在不学习,长大后悔可买不着后悔药了!”
D.“小明,游戏虽然有趣,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咱们从认真听讲开始,一起努力学习好吗?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上级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有一种既光荣又自豪的感觉是颇能形容的。
B. 这次我们完成的任务,大约是全年的40%左右。
C. 当上级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有一种既光荣又自豪的感觉。
D. 谁也不能否认这次成绩的取得不是学雷锋的结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 写考场作文,语言是很重要的,可审题也一样不可小视,准确地理解题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
D. 透过《野鸭子》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相信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人间自有真情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花样游泳公开赛战罢,中国队大获全胜,囊括并包揽了成人组四枚金牌。
B.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C.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文化艺术的结合。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诗词文化盛宴。
5、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可以概括为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B. 后来,他在虎妞的资助下,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尽管这车子是祥子用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换来的,但他拉着它心里很高兴。
C.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挖掘与描写来塑造人物,是作品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D. 祥子之所以堕落,除了与社会压迫、打击、摧残有关外,还与祥子自身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幸福有一定的关系。
6、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只说了一句话。”“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这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依次是“副词”“连词”“助词”。
B.“徐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依次为介词、介词、连词。
C.“一泓清泉”“桃花红”“安排任务”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D.“眨眼睛”“干得很好”“雄伟壮丽”依次是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我国宋代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 《木兰诗》是北宋郭茂倩编的,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C.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羲之传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羲之笑/而不答
B. 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
C. 此儿必见/用笔诀
D.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恐不能秘之(__________)
(2)语太常王策曰(___________)
(3)遂与之(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此子必蔽吾名!
(2)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4】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9、古诗文默写。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已亥杂诗》)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6)《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B.每个人在世上只有活一次的机会。
C.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这句话用反问强调了“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责任心”。
B.我们活在世上要承担各种责任,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大部分应由自己来承担。
C.第③段有力论证了“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D.一个不爱人生的人不会爱他人和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不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3】请结合全文,谈谈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4】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2、命题作文
我们都会为别人点赞,有谁为自己点过赞?其实,为自己点赞不是骄傲,而是对自己的认可与鼓励,为自己点赞,告诉自己是最棒的!
请以“我为自己点个赞”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如出现请用××替代;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