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fēi)             洞(suì)             绳(qiàn)

    B.行(wō)            (biē)             (wō)

    C.迷(wǎng)          船(bó)             滩(yū)

    D.肉(xuè)            (bó)             伤痕累累(lěi)

  •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C.《红星照耀中国》,也叫《西行漫记》,是美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936年在陕北根据地采访写就的一部纪实文学,文中我们可以感知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邓发、徐海东等诸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风采,它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当时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的真实生活。

    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 3、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和坚强不屈的民族英雄。他们积极改革、励精图治以顺应历史潮流,他们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以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不同侧面得以体现,谱写了壮丽的爱国诗篇,铸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A.修改:中华民族不同侧面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体现

    B.修改:不同侧面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体现

    C.修改: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D.修改:体现了不同侧面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春风杨柳”,描绘出新时代春光明媚的景象,“尽舜尧”则表达了对中国六亿人民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

    B.颔联紧承首联“春风”句的境界,进一步开拓新中国欣欣向荣的烂漫风光。“红雨”“青山”突出了美丽明艳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C.颈联描绘了人民群众劈山治水、改造河山的艰苦卓绝的劳动场面,

    D.尾联称瘟神为君,包含着对瘟神的嘲笑意味,给人一种战胜瘟神的幽默感,表明中国人民消灭血吸虫、送走瘟神的决心,表现了毛泽东积极豪迈的乐观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九合诸侯:多次会和诸侯尊奉周王朝。②召忽:人名,事公子纠。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少时常与鲍叔牙______

    ⑵尝与鲍叔______

    ⑶吾尝三战三______

    ⑷而功名不显于天下也__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言/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司马迁《陈涉世家》)

    B. 管仲谋也/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C. 吾尝三仕三见逐君/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D. 吾尝为鲍叔谋事更穷困/朝往,暮而归(欧阳修《醉翁亭记》)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4请根据文章评价鲍叔牙的形象。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课外阅读

     

    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1】【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2】【2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

    3】【3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

    4】【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写远景,诗人用极简练的笔触勾画了一幅大海孤帆的动人情景,然后用两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疑问句勾起读者对“帆”的探究欲望。

    B. 第二节写近景,把帆船与风浪搏斗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又用两个感慨万端的否定句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深入。

    C. 第三节近乎特写镜头。一上一下,突出了“帆”与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从而强调发“帆”执着地祈求风暴的叛逆性格。

    D. 全诗一共三节,每一节都是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大海上这只孤独的白帆,其实正是诗人那骚动不安的心灵的象征。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应用文。下面的通知存在语病,格式和标点符号方面各存在错误,请将修改建议写在答题纸上。

    通知

    各班级班主任;

    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首次试飞。AG600的研制对我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请组织本班学生于明日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央视新闻频道的现场直播。

    育才中学政教处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蒹葭》)

    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④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⑨《过零丁洋》一诗作者用双关的手法概括了自己难忘的两次经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驭马挽弓、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潼关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淌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月,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

    【2】段中作者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

    【3】⑥⑦这两段在文章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谈到的从草木身上得到的人的道理

     

  • 10、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1)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 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 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2)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 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 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中午时分,液 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3)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 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 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再后 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 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 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 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

    (4)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 12 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 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5)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 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 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 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我望向窗外,黑暗中,一切都在夜 幕中静谧安睡,唯有天边那一丝光亮,是一颗星在乌云后,若隐若现。

    (6)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 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 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

    (7)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 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 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 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 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从那以后,她 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 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8)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 事。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 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 她坚强。

    (9)她睡着了,脸上满是笑意。我悄悄退出房间,走在走廊的尽头,心里对她充满敬佩和 赞赏。

    (10)窗外,是深沉的夜。这位关丽姑娘灵魂深处的坚强与乐观,就像天边那颗明亮的星,异常耀眼,照得我心里充满希望和力量。此时,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感激之情。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来了。

    (11)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那一刻,我曾经历的那些遭遇和磨难,原 以为的迷茫和绝望,都慢慢地变成了希冀。

    (选文有删改)

    1结合文章,请依据下表所给内容填空。

    事件发展

    结识乔雅

    (1)_________

    (2)______

    “我”的情感变化

    嫉妒羡慕

    (3)_________

    敬佩、赞赏、感激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位美丽姑娘灵魂深处的坚强与乐观,就像天边那颗明亮的星,异常耀眼,照得我心里充满希望和力量。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第 5 自然段“看见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冲我笑笑”这句话中的“笑笑”,表现了乔雅被发现假肢的难为情和吓到“我”的歉意。

    B. 选文第 7 自然段老中医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的意思是人活着不 怕肢体的残缺,靠的是心灵的完美。

    C. 第 8 自然段“说完,她淡淡地笑笑”这句话中的“笑笑”,表现了乔雅对磨难的坦然平和的心 态以及乐观坚强的性格。

    D.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具体描写“我”对乔雅的精心照顾,表达出“我”对工作的热爱和认 真负责的态度,这就是全文的主题。

    E. 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充分地表达了对繁花终将枯萎源零的 惋惜之情。

    4选文第 3 自然段极力写乔雅的美、父母的疼爱和家境阔绰,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文章第 11 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11、知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

    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本文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作家河城子有一次在一所大学的体育场跑步,跑到第二圈的时候体力不支慢了下来,一位红衣姑娘超过了他,速度不快但很有节奏。河城子猛向前冲了50米,把姑娘落在了后面。当河城子又慢下来时红衣姑娘又一次从他身边跑过,还是那个速度和节奏。几次三番,都是这样,河城子突然明白:匀速奔跑的人,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节奏去掌控自己。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