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朱德是南京名册上的第一号“赤匪”,刘少奇被称为红国总司令,贺龙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头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主人公对“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的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C.《简·爱》的主人公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朝花夕拾》是鲁迅晚年时候的作品,其中有一篇散文《藤野先生》回忆的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所认识的老师。
E.《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知识渊博,勇敢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遇事沉着冷静。
2、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
A. 在俱乐部里,惟独达雅打扮入时,同志们看不顺眼,保尔也认为达雅好出风头。之后,每次见面、谈话,达雅庸俗的个人主义,她的自私与骄傲让保尔难以忍受,他们最终分手了。
B. 在黑松林前,唐僧师徒遇到妖怪化做被强盗捆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坚决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寺”,不料她连吃了六个和尚。
C. 祥子把顺手牵回的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姓钱的老头,卖了三十五块大洋,祥子用这些钱买了两个棒子面饼子、一件破白小褂。
D. 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聚会中,罗切斯特先生故意让简·爱以为他要向英格拉姆小姐求婚,并扮演了一位阿拉伯人试探简·爱的心意。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ǔ) 凫水(fú) 糜子(méi) 戛然而止(gá)
B.归省(shěng) 农谚(yàn) 褶皱(zhé) 无人问津(jīn)
C.冗杂(rǒng) 束缚(fù) 斡旋(wò) 落英缤纷(bīn)
D.迁徙(xǐ) 龟裂(jūn) 缄默(jiān) 瞠目结舌(tāng)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
, , 。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①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②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③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④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5、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了你什么启发?
6、古诗文阅读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开头两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醉”字用的极好,请简要分析?
7、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加“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感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经年此去杳无音,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他年此地重相逢,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改写
8、“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这首诗中的“________”一句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9、阅读《既要管得了,也要用得好》,完成小题。
既要管得了,也要用得好
纵观新兴媒体,发展方兴未艾、欣欣向荣是事实,网友追捧喜爱、人气爆棚是事实,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也是事实,面对这样的“三重门”,如何更好地引导和管理,成为一个摆上桌面的问题。
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的确,在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论断已成常识的今天,从热门资讯的跟帖区到社交媒体的朋友圈,从无所不在的弹窗到满屏飞舞的弹幕,甚至连网游、输入法、电子红包等都能传播信息、触发互动。虚拟世界的“泛媒体化”,集聚起海量用户,拓展了媒介影响,也模糊了媒体边界。无论网页还是应用,无论“PC端”还是“移动端”,围绕人们的使用习惯,纷繁多样的信息链条萦绕在网络空间,渲染出灿烂多姿的媒介图景,也给新媒体管理带来压力和挑战。
尽管有强弱之别,诸多网络平台的媒体属性却是客观存在的。日前,文化部将斗鱼、六间房等网络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许多人才发现,某些大型直播平台高峰时段在线用户竟高达百万数量级。更不用说有着月活跃用户逾6.5亿的微信上,近2000万个公众号每天推送超过70万条群发信息。自由发展,不是“野蛮生长”。对于新媒体,注重规范、进行规制是必要的。也正因此,仅去年,全国网信系统就依法取消违法违规网站许可或备案、依法关闭严重违法违规网站共4977家,有关网站依法关闭各类违法违规账号226万多个,这也是“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
传播分众化、对象化趋势日渐凸显,也警示对新媒体、融媒体的管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抵达“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境界,需要的是在明确媒体属性基础上“向前一步”的认识。从文字、图片到音频、视频,从论坛、网站到微博微信客户端,“内容形态+发布平台”有着海量组合。各种形态、各个平台有着什么样的特点、面对什么样的用户、形成什么样的生态,都需要花心思去仔细界定。新媒体平台、融媒体形式、自媒体状态,总有绕开禁令的办法、变通规矩的后门,用老办法应付新问题,难免会踩乱了鼓点、打错了节拍。怎样做到管控而又包容,让创新与秩序并行?如何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管得住、又用得好?厘清属性、分门别类,恐怕是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工程。
其实,新媒体是科技进步给人类的馈赠,用得好了,就能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正能量。从这个角度看,“管”和“导”同样重要,“堵”与“疏”并行不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在新媒体上,主流媒体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已经成为主力军,既有强大的影响力,又有强大的引导力,仅人民日报的新媒体就已经覆盖了3.5亿用户。同样,如果能够多包容、多理解、多借力,将不同属性的“媒体小船”纳入传播舰队,借用他们生动活泼的表达、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说他们想说的”同时“讲我们想讲的”,才能真正实现“看不见的宣传”。唯有清晰界定各类互联网产品附着的媒体属性,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一切媒介都运行在无损他人、有助公益的框架之内。
“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信息载体本身对于文明、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不容小觑。构筑制度保障、提升监管水平、重申媒体属性,“善治”“善用”并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方能激荡出更为绚烂的浪花,而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也才能更好地回馈人类自身。
【1】作者谈论的话题为什么要从“新媒体”说起?
【2】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新媒体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联系本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既要管得了,也要用得好”?
10、常给心灵排毒
韩 青
①我们有过这样的感受:一遇到辽阔的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第一感觉就是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忧伤,瞬间杳无踪影。当初,梭罗来到瓦尔登湖,我想他就是去排毒的。在那里,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本巨著。而他如果一直在尘世生活,我想,他可能不会写出如此宁静、隽永的书。
②心灵的毒素必须清除掉,否则,严重时它们会夺去我们的性命、腐蚀我们的思想、吞噬我们的心灵。
③我们知道,孔融很器重祢衡的才气,多次在曹操面前夸他。于是曹操想见祢衡,但是祢衡很狂傲,不但不去跟曹操见面,而且还说了曹操的不少坏话,后又轻慢刘表、羞辱黄祖,最后为黄祖所杀。可见,祢衡是被狂傲“毒死”的。
④我们也听说过木马屠城的故事——特洛伊人与入侵的希腊联军作战,希腊联军假装败退,特洛伊人将敌人留下的一只巨大的木马当作战利品拖入城内,狂欢作乐。就在他们酣睡时,藏在木马中的勇士纷纷跳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瞬间就将特洛伊人打败。可见,特洛伊人是被掉以轻心、得意忘形“毒死”的。
⑤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毒素存在我们心里。某某因为嫉妒、欺骗,本该得到的玫瑰花却开在别人的手上;某某因为贪得无厌,踏上了不归路;某某因为懒惰、敷衍,该认真的事他却应付了事,最终难逃被辞退的命运……不把心灵里的毒素清除掉,你就休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⑥有人问纽约劝业银行创始人佛勒:“您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道:“用努力来发泄胸中的怒气。”人活于世,难免会碰壁、受伤,因此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与其把它们压抑在心里,倒不如用健康的方式痛痛快快地发泄出来。要知道,乌云散去是晴空。可见,给心灵排毒不失为明智之举。
⑦佛家云:“莫向外求”。诚如斯言,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能够帮助、挽救我们的,只有自己。因此,我们心里的各种毒素还得靠我们自己去把它们“赶尽杀绝”。每个人都是一个容器,这方面的东西盛得多了,那方面的东西就没有地方盛了。让我们把心灵里的毒素清理干净,腾出更多空间去容纳更多真、善、美,来滋养我们的身体、思想和心灵。
(选自2015年《心理与健康》第9期)
【1】文章标题中的“排毒”有什么含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出第④自然段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简要概括第⑥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11、关于“数学滚出高考”的主题阅读
【相关新闻】
继北京英语分数从150分降到100分后,数学也“躺枪”,“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之一。数学该不该“滚出高考”?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超过七成把票投给了“赞成”。在网友的吐槽中,几乎都说到数学学了那么多年,不在数学界工作,在生活中只用到小学里学的加减乘除,在买东西的时候能够数钱就足够了。
【报刊时文】
如果数学只为数钱(节选)
古希腊学者认为数学是“学问的基础”,当时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更是直言“万物皆数”。到了现代,数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基础,每一次数学的重大突破,几乎都带来科学的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理解宇宙的诸多途径中,数学是最接近于真理的捷径之一。
人们认为数学“无用”,可能由于中小学阶段所教授的代数、几何等等,都属于基础数学,而不是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内容,仅以纯粹的数理形式来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表面上看起来 “无用”。
但即使“无用之学”也分两种,一种是关乎技能的“无用之学”,另一种是关乎素质的“无用之学”。对于前者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世界上的技术技能林林总总,人们只学习自己需要的部分即可,其他的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学习掌握。比如一辈子都不可能开飞机的人,就不必去学习飞机驾驶,木匠也不必去学习电焊。但对于后者,却是多多益善。比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等学科,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无用之学”,既看不到直接的功能,也无法收获直接的效用,但它们是国民素质的基本内涵。
同样,“数学是大脑的体操”,数学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精准性,对于历来相信直觉、力求大概的国人而言,恰恰是非常宝贵、非常缺少的思维训练。数学思维的训练,是民族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缺乏数学思维训练的民族,往往只能徘徊在前现代的思维状态之中。
【专家话语】
不必要的必要(节选)
应该说,如果只以最低限度的生存界定,那么生活中将充斥着无数的“不必要”:不需要为了屏幕大一吋、分辨率多几个dpi每两年换一次手机;不需要研究DM,规划“双11”该如何抢购化妆品;你不需要《甄嬛传》,“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看云也是一种娱乐;几头家禽、一块田、一条能生饮的小溪(在现代这倒是很高难度的要求)就能生活。
正因为累积了许多派不上用场的事情,我们才能过着有趣、便利、存不了钱的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说,它们是必要的。比起其他“不重要但必要”的产品,数学还有下列优点:数学很便宜,只要从书本下载到一百年后依然是最强大的主机——人脑里就永远是你的了。
数学可以培养逻辑能力。人们普遍有“数学好的人等于聪明”这样逻辑上的误解,但逻辑好的数学人可以选择不指正这项错误。
数学不像101大楼那样矗立在人们面前,它是地下水,在事物背后静静流过。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老夫子提过,阅读《诗经》可以培养我们的各种能力。事实上,数学也是可以阅读的,它不只是乏味的符号与公式,不只是冗长的错了就要扣分的计算过程,它藏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但它绝对不等于魔鬼。
只要你愿意蹲下来,花点时间阅读,你得到的不会比阅读《诗经》少,不见得会比看《海贼王》无趣。
【海外之声】
斯坦福大学博士石毓智说:“在世界上,中国人赌博的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也最疯狂。然而从赌博中产生的两门学科——概率论与统计学,却与中国人无缘,是欧美人的首创。”
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曾在杭州与一群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颇为失望:“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对定理不甚了了,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
【1】针对数学是否需要“滚出高考”的问题,每则选文中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概括。
【2】综合阅读《如果数学只为数钱》和《不必要的必要》,说说其中哪些说法是相同的,并说明其表明观点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
【3】下面是对各选文中的句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一中的“躺枪”是网络流行语,结合上下文看,相当于成语中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 选文二最后一段“数学是大脑的体操”,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数学对于大脑的重要性。
C. 选文三中“它藏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但它绝对不等于魔鬼”,表明数学无处不在的,同时希望害怕数学的人改变自己的成见。
D. 选文四中博士石毓智的话,从一个侧面突出了中国数学教育只重视“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理念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训练。
【4】如何解决“海外之声”中两位学者提出的问题,结合选文的内容,概括说说大家有哪些重要的建议。
12、写作:请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
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
请以“那是一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