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天下一家”作为统治者的政治追求,其内涵主要是由汉人来统一夷狄戎蛮。元朝臣僚在阐释民族、政治问题时常说,“天下一家,河北、河南皆吾民也”,“由淮而燕者,同一舟辙”。这反映出元朝( )
A.疆域范围空前扩大
B.边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
C.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D.民族交融促进国家认同
2、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3、下表所示为新加坡法定节假日安排。据此可知,新加坡现代节日文化反映了其( )
节日 | 备注 |
元旦 | 世界通用的公历 |
春节 | 新年中华民族传统历法的新年 |
耶稣受难日 | 基督教节日 |
A.开放的经济体系
B.儒家文化的传承
C.移民社会的结构
D.城市国家的规模
4、在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历程中,“钱”开始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铜钱大都以 “通宝”“元宝”命名,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这一变化开始于(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5、曹魏西晋时期,高昌置戊己校尉,受中原政权设置的西域长史节制。前凉政权于公元327年置高昌郡,下设县乡里。后继的前秦等政权亦将高昌作为属郡,委派当地大姓为太守进行管理。据此可推断,魏晋南北朝时期( )
A.高昌是丝路贸易的重要节点
B.政权更迭打破原有民族布局
C.经略西北为后世大一统奠基
D.高昌地区逐渐盛行门阀制度
6、《仪礼·觐礼》日:“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周代以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密切
D.儒家思想的影响
7、湖北汉口粮商李本忠因治理自奉节、巫山,下至巴东、归州、东湖的滩险,获“正五品加三级奖励、获授正四品候补道职衔,一子一孙获授从四品职衔”,道光皇帝还软赐“乐香好”牌坊。道光帝此举意在( )
A.肯定商人功业,提高商人地位
B.笼络地方乡绅,加强中央集权
C.宣扬儒家理念,促进乡里教化
D.动员民间力量,推进社会教济
8、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
A.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
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
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9、1961年,苏联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对美国来说犹如珍珠港事件,于是源源不断的资金从五角大楼、财政部流向了兰德公司、IBM、国际电报电话公司……联邦基金援助占据了航空航天研究费用的90%,电力和电子设备研究的65%,科学仪器的42%。这表明,美国这一时期( )
A.大力推行国家宏观调控
B.主要依靠非政府力量发展科技
C.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动力
D.政企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
10、岳麓书院藏秦简中显示,秦律规定,30户以上的里置典、老各一人,不足30户,与邻近的里共置;如果没有邻近的里,则置典而不置老。里耶秦简中有一则“有27户人家的成里向上级启陵乡请求设置典,却因为已有一典而被驳回”的文书。两处秦简可以用来( )
A.体现文书制度效率
B.反映户籍制度严密
C.研究启陵乡里结构
D.印证秦律严刑峻法
11、钞关为明清两代内地征税的关卡,下表所示反映了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这折射出明清时期( )
明代 | 7处(九江1处、大运河6处) |
清乾隆时期 | 34处(京师3处、直隶5处、辽宁2处、山西l处、山东1处、江南7处、浙江2处、江西2处、湖北1处、四川2处、福建2处、广东2处、广西2处、内蒙古2处) |
A.政府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江南市镇逐渐衰落
C.区域间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12、…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13、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
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
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4、晋察冀边区对旧村政权的改造,经历了半政权性质的村“动委会”,到民选村长,再到建立村民代表会议这样一个逐步改革的过程,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邻闾制,人民真正争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这一改造过程( )
A.断绝了地主阶级参政的途径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D.巩固了国民革命社会基础
15、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以下史事属于这段“延安的峥嵘岁月”的是( )
A.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B.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成立
D.中共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
16、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清末河北行唐县的某次会试以《中国试办警察利弊论》作为考试题目。此做法对应的主张是( )
A.以时务策命题
B.废除科举制度
C.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D.建立文官制度
17、据统计,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达3710 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4%上升到2020年的35%,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
A.科技革命加剧了军备竞赛
B.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
C.现代科技各领域互相渗透
D.航天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18、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布,人生而自由,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1791年宪法规定,在国内至少已缴纳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的积极公民,才能参加议会。这一调整体现了( )
A.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
C.专制势力异常强大阻碍了革命进程
D.政治实践与启蒙思想之间的偏离
19、1991年,加拿大政府公布了“健康和社会服务法”,规定由政府与社区合作共同来承担保健任务。同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些做法旨在( )
A.降低基层治理成本
B.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减少国家行政干预
D.扩大社区政府职能
20、下列内容为某学者对近代某次事件特征的概述。该事件( )
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
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为主要途径
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
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
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
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
21、“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是明朝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取消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将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标志着中国赋役史上人丁负担逐渐向土地转移的演变过程终告完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代“人丁负担”的是( )
A.魏晋时期的“租”
B.唐朝中期的“地税”
C.汉朝的“口赋”
D.唐朝时期的“户税”
22、安妮女王在位时期(1702~1714年),议会规定:任何人(假如他不是贵族,因此不具备上议员资格)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下议员。这一规定( )
A.使英国国王失去官吏任命权
B.表明英国议会垄断了国家权力
C.说明英国上院权力大于下院
D.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23、1648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被迫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和对帝国事务的投票权,规定皇帝不得干涉各诸侯国的内政;确认新约和旧约具有同等地位,以及各诸侯国的宗教自由;认可荷兰和瑞士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并保有内政和外交上的全部主权。这些规定( )
A.利于加强主权国家的世俗统治
B.构建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
C.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法律基础
D.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
24、中国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监察官员的作风和考核官员的业绩。若为此观点提供证据,可以选择的史实有( )
①秦汉推行上计制度 ②隋唐以御史台为监察机构
③宋朝取士不问家世 ④明朝设立了督察院和六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________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________.人类社会进人“________”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选择题
26、文明的足迹古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文明的足迹,成为历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如图所示史料中,有实物、有文献,更有兼具实物和文献价值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27、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8、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创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2)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
29、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________的时代。
30、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请按题号填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
31、邓小平理论的影响
在___________的指引下,中国的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32、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_____的思想,他经常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巨著《______________》,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3、发明:________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34、危害
(1)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⑨___________缺乏。
(3)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4)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5、一百多年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地追求。中国人在追梦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革命理论是什么?该革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探索,他又进行了哪些理论创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它系统回答了什么问题?
36、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37、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在唐初发明的印刷术,除用来大量印刷佛经外,还被用来印刷文化书籍和医药、历法等书。北宋庆历年间的印刷术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使字划凸出,每字单独成为一印,用火烧硬,制成字印;在铁板上敷松脂、蜡、纸灰,把一颗颗字印镶嵌于铁板,再用火烤,使松脂、蜡熔化,把版面压平,便可刷墨印书。这是印刷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与北宋发明的印刷技术。与唐代相比,北宋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清)马宗霍《书林藻鉴》
(2)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谁?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哪一部?
材料三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
(3)材料三中王维的画作属于中国传统书画的哪一种类型?这种画有哪些特点?
38、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当时主要有哪些思想流派(至少举出2个)?
(2)写出你最欣赏的一个流派的思想主张。谈谈你欣赏它的理由。
39、【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代初年,公文几乎完全继承了梁、陈讲求文辞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文风,一些有识之士看出这种文风的弊端,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首发倡议者是大臣李愕,他于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高帝革文华书》,历陈浮华文风之害,请求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自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序幕。
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就于武德元年(618年)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严厉批评了“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现象。初唐时期,唐太宗和魏徵,陈子昂等都发表过改革文风的言论,魏徵、陈子昂还在写作实践上作出表率,写出了许多朴实直言、不加雕饰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中期,骈体文又有所抬头,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把文风改革推向高潮。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唐代文风改革一直延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写作了大量文风朴实而又长于说理的公文。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摘编自张树文《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历史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特点。